《看见》——柴静

    我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迷恋上了柴静,就像柴静自己说的,她去翻自己二十几岁时的日记,已经全然忘了自己当时的心境,甚至和自己恋爱的人也是那么的模糊不清。也许是从非典、也许是从重回汶川她和老人的那个留影,也许是因为药家鑫案,也许是因为《看见》。她的声音有一种特质,没有那么的动人却那么的安宁。可能更早的时候我还没兴趣看东方时空的时候,错过了柴静的成长。但在我开始有自己的世界观、是非观的时候,柴静却开始陪我成长。大学时期重新去翻看的《新闻调查》,到现在每期比看的《看见》。从虐猫事件、华南虎事件、隆胸假体事件、药家鑫事件、卢安克和告别卢安克等等。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个人评价柴静说她只不过是把社会中出现的许多问题,用最文艺的方式表达了出来。语气中带了些许不屑,但我想说,能把那么多社会现象用最平实但却深刻的语言表达出来,我不知道有谁能做的比柴静好。

    柴静最善于用一个又一个的案列来陈述一个事实或者引出一个问题。但柴静说更多的时候,她只是希望还原一个事实。让更多的东西明朗化。在非典期间,她在非典最初忽视过自己的职责,所以这样的错误她不敢再犯。她说生活就是一种体验,只有体验了生命才没有虚度。而她是一个幸运的人,她能比普通人有更多的体会。白岩松说他们这一代电视人是幸运的,在发展最快速的几年,他们见证了所有变化并参与其中。但很多人都想着怎样可以让现状更好。而白岩松说,即便我们不能把它变得更好,但经过努力我们至少可以让它不变得更糟。而这样的努力过程往往不会有人看到,因为所有人的眼光都盯着更好。即便这样,他们还是继续努力着。希望能够以一天在一个平稳的起点看到一个更好的未来。

   柴静介绍新书的短片中引用了郭沫若的话:自由是外面给的,但独立是自己的。我们不要以为的去追求自由,而是应该首先学会独立。因为如果给了你自由,而你不独立依然是奴隶。柴静说,我没法说我能做的更好,我能做的只是“此时、此地、此身。”此时我能做的事,绝不推诿到下一时刻,此地我能做的事,绝不想着换另外一个境地我再做,此身我能做的事,我绝不妄想以他们替代。柴静说,因为她的起点那样低,所以努力的过程可以这样的漫长,想到这里她平衡了。喜欢柴静也许也是基于一种共鸣,对于我来说错过此刻才是不可原谅的。我没法知道下一秒,但至少可以改变这一秒。

    白岩松说柴静到CCTV之后的第一个搭档是来自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自己,而这本书的最后出版权辗转到了一个也是来自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优秀主编手中。草原合该是柴静这一生该有的缘分。还是那句话,就算我们生命中有一步走的不同,我们便不是现在的我们。所以现在所遇到过的,经历过的就是属于我们的缘分和独一无二。《看见》记录了柴静十年来所看见的一部分。而这十年风云变幻,作为80末的一代人,我们也经历了太多的独一无二。我常常想,在我的有生之年中国还能否再举办一次奥运会?我是否还可以去当一次志愿者?但过去的时间,真的只能回忆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见》——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