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道文化|竹编:织艺绘梦,用匠心传承美好

门道提示:农历六月二十七

竹,生于南国,四季常青,尤以夏季最为繁盛。竹之清淡、正直与坚韧的美好品格,世代相传。先民因地制宜、因才施用,将竹子编制成一件件实用精美的用品,正所谓竹编。

古语有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竹编工艺也大多集中在南方,这是因为南方湿热, 利于竹子生长, 获取成本低. 北方则不具备这样的优势,这导致了南方竹编工艺的大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精致优美的工艺品。

门道文化|竹编:织艺绘梦,用匠心传承美好_第1张图片
竹编

我国的竹藤编制工艺历史久远,据考古资料证明,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为便于存储米粟和猎取的食物,便就地取材,使用植物的枝条编成篮、筐等器皿。竹制品是古老的中国家居用品,全手工打造的竹编制品,更是因其历史感、环保,而成为现代家居必备物品。


门道文化|竹编:织艺绘梦,用匠心传承美好_第2张图片
竹编


关于竹编,还有一个很有名的成语故事。相传泰山是鲁班的徒弟,因为长久不见长进,被鲁班辞退了。几年后,鲁班闲逛集市,忽然发现一个货摊上摆着许多做功讲究的竹制品,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鲁班很想结识一下这位竹器高手,当人们告诉他这是泰山所作时大吃一惊,想起当初错辞泰山,不由叹道:“有眼不识泰山!”

门道文化|竹编:织艺绘梦,用匠心传承美好_第3张图片
竹编

从一棵完整的竹到可编织的篾,竹子要经过分篾、分层、过剑门刀、刮青、蒸煮、过圆刀等一系列看起来极为繁复的过程。竹篾必须具备宽度一致,圆润光滑不伤手,能防虫蛀等特性才可为竹编手艺人编织。  传统竹编胚体的外表加以镶、编、插各种凹凸立体的编织花形图案;染上深浅两层颜色,然后在其花纹凸出部位用砂纸磨光,显出明暗分化的编织花纹图案,一道道工序繁琐复杂。

门道文化|竹编:织艺绘梦,用匠心传承美好_第4张图片
竹编

竹编工艺大体可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在编织过程中,以经纬编织法为主。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还可以穿插各种技法,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 使编出的图案花色变化多样。需要配以其它色彩的制品就用染色的竹片或竹丝互相插扭,形成各种色彩对比强烈、鲜艳明快的花纹。

门道文化|竹编:织艺绘梦,用匠心传承美好_第5张图片
竹编

瓷胎竹编工艺使用的竹材是经过严格挑选来自成都地区的特长无节瓷竹,经过破竹、烤色、去节、分层、定色、刮平、划丝、抽匀等十几道工序,全是手工操作,制作出精细的竹丝。瓷胎竹编所用竹丝断面全为矩形,在厚薄粗细上都有严格要求,厚度仅为一两根头发丝厚,宽度也只有四五根发丝宽,根根竹丝都通过匀刀,达到厚薄均匀,粗细一致,观者无不赞叹其难。瓷胎竹编在制作过程中全凭双手和一把刀进行手工编织,让根根竹丝依胎成形,紧贴瓷面,所有接头之处都做到藏而不露,宛如天然生成、浑然一体。瓷胎竹编产品只使用竹材表面一层,纤维十分致密,同时进行了特殊的处理,能够耐干燥,不变形,不虫蛀,耐水可清洗。

门道文化|竹编:织艺绘梦,用匠心传承美好_第6张图片
竹编

游走在城市里,在路边,有这样的一群人,我们不曾留意过的一群人,他们是城市角落的竹编手艺人。遇见这些手艺人,能体会他们对自己手艺的自豪,也能听到他们手艺里的故事。他们用布满老茧的双手,默默地守着一份手艺,一份生活的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门道文化|竹编:织艺绘梦,用匠心传承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