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开课的随想——重新审视我们的掌中之物

微信公开课的随想——重新审视我们的掌中之物_第1张图片

2016年1月11日微信公开课在中国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举行,就在其前一天的1月10日,一个链接开始蹿红朋友圈,接着一个谣言开始火爆朋友圈,接着朋友圈里的朋友们开始人人自危,频繁操作支付宝等软件。

后来的事,大家就都知道了,微信官方出来辟谣,解释说我和微信的故事都是真的,盗号什么的都是谣言。刹那间无数人躺枪,活脱脱地被玩了把智商。

笔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呼吁大家要注重提高或者保持住自己的智商指数,而是想说另一个老掉牙的话题——在这个总是讲究数据化移动化的时代,我们需要偶尔找个时间,让自己静下来,感受一下真我,回归一下本心。看到这儿,你或许会觉得本文又是一篇鬼鸡汤文。

可是,不妨回想下面几个问题:

你有没有过找不到手机就会大惊失色,觉得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你有没有过把手机上能刷的软件应用都刷了一遍之后就感到茫然无措?

你有没有过给一个人发去微信,然后对方迟迟未回复你,而觉得心里不舒服甚至魂不守舍?

不知道你有没有,反正我有,现在也有。

手机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这是废话。

手机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这是废话。

手机吞噬了我们的生活,这是废话?

智能化时代基本上人人手上都有一台智能化手机,但是手机毕竟是手机,它只是一个工具。然而我们很多人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或者说是在与手机的相处过程中,不知不觉,日久生情,把手机看成了一种情感和精神的寄托物。这就直接导致我们会很在意通过手机传达出来的自己和他人。

手机蚕食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每天,我们忍不住地在朋友圈上晒照片,起初可能源于一种十分简单的心态,只是想记录下某时某刻的某个场景和某些感受,这更多的是关于自我精神的满足感。但是当我们尝到了点赞和评论带来的甜头之后,我们把满足感的来源从自己的内心拱手让给了外界。

于是,我们发朋友圈的理由不再是纯粹的记录,而是想引起别人与自己的共鸣,点赞和评论越多,那种自我的满足感就会越强烈。反之,如果没什么人点赞或者评论,我们就会觉得失落沮丧甚至伤感。更加糟糕的情况是,我们会因某个人没有点赞或者评论而感到不满,而心生怨愤。

我们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在意朋友圈里的自己,但是我们却忘了去关注内心深处的自己。我们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在意朋友圈里的朋友,但是我们却忘了去关注实际生活中的朋友。

朋友,我希望我们都不要迷失在朋友圈。我们应该多多去关注自己内心的富足与否,而不是去关注点赞的个数或评论的条数。我们应该多多去观照一下自己内心的画面,而不是流连于朋友圈上晒的照片。

手机引起了我们的价值观混乱

我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由感而发地写了点什么,然后情不自禁地发送了出去,不用说,当然是发给我觉得很重要的人,但是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不知过了多久,依然没有收到对方的任何回复,就这样盯着聊天的窗口发了半天的呆才决意睡去。

我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我和一个比较要好的朋友共处一室,朋友不知道从何时起很自然地摆弄着手机,他或许是在聊天,或许是在看着别的什么软件应用,我试探性地问他在看什么,但是对方只是含糊地回了句没什么,视线仍然停留在手机屏幕上。

我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翻开手机通讯录,英文字母从A到Z,几百来个号码,却不知道该打给谁,分享喜悦也好,倾诉烦恼也好,但是打开通讯录之后,就又不知怎的退了出来。

手机,或者说网络,再或者说,无线电,它们仿佛真的缩短了时空的距离,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另一个角落的人进行交流,让我们的生活增加了更多的选择性和可能性,但是同时也让我们忘了身边人才是我们最应该珍惜的人。

借用一句话,水中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到底何为真实,何为虚幻?我们真的需要好好想想。

手机损害了我们的理性和判断力

我们回到本文开头说的微信公开课的事,如果我们没有如此执念于手机,那么当我们最开始发现一个好玩的链接时,就不会兴奋得头脑发热。

如果我们起初就没有兴奋得头脑发热,那么当第一次看到谣言时,我们也不致于烧昏了头脑,去为这样的一个谣言而惶恐不安,甚至去转出银行卡里的真金白银。

信息化时代代替了工业化时代,新媒体赶超了纸媒,但是这些并不能说明我们的大脑就可以寄希望于人工智能了。

可是,一切都是手机的错吗?

当然不是,天使的手里握着爱的利箭,撒旦的掌中攥着恶的刀锋。

你可能感兴趣的:(微信公开课的随想——重新审视我们的掌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