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夏令营习得之一恭敬

寺院夏令营习得之一恭敬_第1张图片

恭敬,在佛教之中,特指恭敬佛法僧三宝。僧侣们因对三宝恭敬、虔诚、谦卑,而坚定信仰,菩提增长,实现自我圆满的修行。

而在寺院夏令营中,尊敬师长,我想是从佛教中首先要学习体验到的一项重要内容。生活中虽然人们都在提尊敬师长,但实事上,当下这个社会,存在着极为普遍的不敬师长的现象,老师这个职业面临着空前的信任危机、道德危机,人们普遍存在着轻视、鄙薄教师的现象,无论从社会地位、工资待遇、职业形象等各个角度,老师这一角色,都不被人尊敬。而尊敬师长,本应成为社会的基本共识,是社会的最基本文明标准。

寺院夏令营习得之一恭敬_第2张图片

而在寺院之中,我们能真正感受到何为敬师,如何敬师,那是每一天每一时每一人都在时刻保持的状态,是发自内心的恭敬、尊重。夏令营期间,有法师课程,同时也有社会义工老师课程,社会义工老师,有不少是知名大学的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但是,无论是谁来上课,特别是在法堂授课,每一节课,都要有“请师”这一仪式:上课前全体学员起立,双手合十,然后委派20名学员代表,男女分列两队,手持鲜花,在相关引请法师的带领下,手托香盘、手拿法铃,到方丈室恭请主讲法师或老师移步法堂,至法学门外时,请师者步入法堂,引导全体学员一起双手合十,分班站立,敬迎授课法师或老师步入法堂,直到登上讲台,端坐示意大家坐下,才开始正式上课。

这个“请师”仪式告诉我们:师是要请的,法是要求的,知识、学问都得是学子恭敬求得的,正如《易经》云:童蒙求我,非我求童蒙。因此,一切善法,及传授善法的老师,都应当受当真正的发乎内心、形于仪式的恭敬请求,而善法,就是能增长我们智慧的知识、学问、技能,其传授者,我们都应当怀着一颗至诚之心恭敬迎求。但现实的情况是:课堂上老师所讲知识是灌输的,是填鸭的,老师都是在求着学生、逼着学生去学习、接纳,而不是学生求着老师去学习、吸取,整个反了。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常常对老师怀着一颗挑剔的、傲慢的、评判的、怀疑的心去对待老师的教学,当然也有老师个人素质不够的原因,但敬师可以说是当下社会最应当反省的。在寺院的夏令营中,让所有的参与者都强烈感受到,何为敬师,如何敬师,为何敬师,这真不是虚的,而是实实在在的体验。

人们因恭敬虔诚而谦卑,而实现与师长的对接。

寺院夏令营习得之一恭敬_第3张图片

在寺院中,人们敬师的仪式有很多种:

一是课前请师

二是课后送师:下课后,所有学员起立,双手合十,口称“阿弥陀佛,感恩师法”,对面分班站立,恭送法师,直到法师退出讲堂后方可自由活动,

三是课堂听讲,必要端身正坐,双脚八字分立,屁股只坐凳子前三分之一,不可依靠,不可歪斜,更不可翘二郎腿。

四是遇师问询:凡路上遇到法师,一定要站立一侧,双手合十,鞠躬问礼,口称“阿弥陀佛”或“法师好”,待法师过后,方可走动。

五是斋堂用餐:必须先待法师坐定,诵念过供养词后,方可用餐,用餐时不交谈,不得发出声音,几百人吃饭,鸦雀无声,以示恭敬。待法师用餐离席后,其他人员方可离席。

六是跪拜礼敬:跪拜主要是向佛菩萨跪拜,有时也对法师跪拜。现在人们一提起跪拜,就觉得是奴性落后,而从不认为是对自己信仰者的至诚礼敬与谦卑。这实在是一种观念加锁。我们也早已不行跪拜礼,这是社会的进步。父母家族早已不会做“恭敬”的示范,学校更无“恭敬”的教育,全社会都在“恶搞”一切、蔑视一切、玩弄一切,我们又怎能让孩子生起恭敬心呢?

但我们不能不跪拜自己的祖宗与父母,不能不去跪拜心中的圣贤大德,不能不去跪拜自己的神明,不是盲目信奉,而只是以此锻炼我们恭敬与谦卑的能力。

以上种种,在世俗生活中当然不必如此,但我们可以常常以此心、以大家认可的普遍礼仪对待老师长辈,如遇到老师鞠躬问好,上课喊老师好,下课喊谢谢老师,问老师问题起立等等。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文明教养。

寺院夏令营习得之一恭敬_第4张图片

请师、敬师的最大意义是,以真诚之心,把自己与传递我们智慧与爱的师长们在内心深处进行链接,就如同我们上网一样,首先是我们要连网,跟谁学习,就向谁“拜师”,“拜师”一词在生活中还常常听人说起,但却早没有了敬拜的意味。受制于现实的风气,我们不可能真正做到“拜师”,但在内心我们可以感念师长的恩德,他们常常放弃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生活,为我们每天备课、讲课、批改作业,他们为了我们的成长,为了我们的智慧增长,付出了很多耐心、爱心与苦心。

在寺院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人们都会不自觉地升起恭敬心、虔诚心、敬畏心、谦卑心。

在当下的社会,人们普遍缺乏恭敬与敬畏,总是天不怕地不怕,眼中只有名利金钱,行为没有底线,师长不敬、父母不敬、国家不敬、自然山河大地草木不敬,于是无所不为,无所不用其极,终于人心浊秽、江河污浊,长养我们的大地被破坏,互生互存的人类走向互防互害,人们一步步把自己推向了一个污浊恶世。

而人一旦对师长拥有虔诚心、恭敬心、谦卑心、庄严心,人们的综合素养、外在表现、內在状态、精神面貌、言行举止等等一切,包括学习力、执行力、行动力、专注力都会发生质的变化,人的学习效率、学习质量都会有极大提升。

人越是虔诚恭敬越是谦卑,内心就越是强大。

古今中外,几乎所有卓有成就的人,无不是心怀恭敬与谦卑。或恭敬上帝,或恭敬佛祖,或恭敬圣贤,或恭敬祖宗,或恭敬父母,或恭敬师长,或恭敬明星,或恭敬偶像,只要有所恭敬,他就会在恭敬的人面前谦卑下来,完全地恭敬就会有完全的谦卑,完全的谦卑就会有完全的认同,完全的认同就会有完全的接受,就会有完全的效仿,就会有完全的力量,就会有完全的趋向,趋向那个自己恭敬的对象,那个心中无比尊崇的偶像,如此,必然地让自己内心拥有满满的力量,满满的阳光,满满的激情,满满的希望,这样的人会颓废吗?会经不住挫折吗?会脆弱敏感吗?当然不会!

这就是虔诚恭敬的力量!

寺院夏令营习得之一恭敬_第5张图片

在寺院时,发现这里的所有的人,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前来参观的普通人,还有前来参加寺院静修活动的学员,无不表现出虔诚、恭敬、谦卑,无不是言行举止规距、认真、文明,许多人和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判若两人。

如果学生能恭敬知识、恭敬科学,恭敬那些圣贤大德,恭敬那些科学巨匠,他会不深入地学习、接受并为之付出全部精力吗?他的心中自然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更加灿烂辉煌。

中国人近几十年的恭敬心都大打折扣了,只对金钱保持着最纯净的恭敬,对于任何人,无论你多有成就,多么贤德,多有才华,多有贡献,多么伟大,都不再发自内心的纯净地恭敬了。

寺院夏令营习得之一恭敬_第6张图片

下面这个故事,很好地表现出了当今人们关于虔诚恭敬的困惑心理:

一位研究生拜访法师,不理解地问:为什么好多人见到你都要磕头?这是不是有点迷信?我没有拜过任何人,我只拜我自己!

师:你一定打过篮球,或者羽毛球,或者乒乓球吧?

青年:是的,打过!

师:打篮球干什么?不打篮球,篮球会难受吗?而且那么多人打一个球,是为了快点把篮球打烂吗?

青年:不是,是为了锻炼身体和娱乐。

师说:不用篮球也可以像打篮球一样运动嘛!

青年:那样多没意思。而且旁人看到还以为是神经病呢!

师:说得好!篮球只是一个道具,一个锻炼和娱乐的道具。那么,身体需要锻炼,心灵就不需要锻炼吗?

青年:按理应该。可心灵怎么锻炼呢?

师:人在崇拜的时候,五体投地,表现出谦卑、服从、忏悔、求助、感恩和接受,同时也是将自己的心灵融化,与被崇拜者在心灵上合一与连接。这就是心灵的锻炼。别人礼拜我,我也是一个道具,就像一个篮球,让人打来打去。只不过我不是真的篮球,是一个心灵篮球。同样,拜祖宗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孝心,用心灵承接祖宗累积的能量。拜土地是为了感恩珍惜土地,我们生长在大地,大地给我们很多的食物和物品,而我们回馈的都是垃圾;拜龙王是珍惜感恩水,因为人体有70-80%是由水组成……中国人拜的学问深了,里面有大智慧妙作用。虔诚礼拜的时候,拜和被拜是一个整体,哪有什么你我高低呢?有些人搞不懂就大加诽谤,是没有实践过和用心体验过。妄加诽谤就是痴狂!

青年:太高深,太智慧了!请受我三拜!

师问:感觉到心灵锻炼的美妙了吗?

青年:嗯!很伟大!……

寺院夏令营习得之一恭敬_第7张图片

因此说,恭敬,谦卑,是为了与比自己更大的能量进行对接,敬师敬父母,就是为了与师长的智慧与父母家庭的能量与爱相连接。

生活中,凡对父母不恭敬,不能全然接受父母者,无法全然接受给自己生命的那两个人者,往往人际关系差,心态会失衡,情绪反复多变。长大后常常处理不好家庭关系、夫妻关系、同事关系、及与环境、领导、财富、健康等的关系。心理学者大量临床研究发现:与父亲的关系在一个人的生命里意味着人际关系、与领导、权威的关系、与事业的关系;与母亲的关系意味着,夫妻关系、财富关系,健康关系。所以,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活出恭敬、谦和的典范,活出幸福的典范。

而孩子们最大的痛苦、烦恼与纠结,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与父母家庭的关系,当孩子没有能力处理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也就意味着ta无法处理好自己与老师、同学、未来夫妻、家庭、工作、领导、异性、健康、财富的关系,ta尤其无法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很少有学生因为学习累而痛苦的!ta不知道如何定位自己!特别是当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不能恭敬自己的爷爷奶奶时,他们几乎在内心深处要分裂掉了,因为孩子无论如何无法理解,同样与自己血缘如此亲近的人之间为何会如此地冷漠,他们只会对抗自己的父母,而对抗自己父母的最好方式是,搞砸自己!因此,父母一定要成为孩子恭敬、谦卑的典范,一定要成为孩子人生幸福的典范。要用自己的生活直接告诉孩子:这就是幸福!幸福就是这个样子!而不是父母天天对孩子讲什么是幸福!

因此,佛教教义里,我们首先要学会恭敬,敬父母,敬师长。

寺院夏令营习得之一恭敬_第8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寺院夏令营习得之一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