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4微课问题

微课不是为了教师教的“内容”,而是学习者学习的“内容”,在当前微课设计实践及国内诸多微课大赛参赛作品来看,教师从微课内容选题到内容设计以及讲解方式受课堂教学方式影响较大,没有真正从学习者个体自主学习视角设计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微课成教学片段

主要表现在用内容多少和时间长短来衡量微课,用教材(课时、单元)标题或教学环节做微课标题等。微课的“微”不只是“内容少”“时间短”,不是将一段40分钟的教学视频切分成四段或五段就成为微课。按“教学片段”设计与制作微课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按课堂教学场景设计制作微课,势必会过于重视自身的教学技能的展示,减少学生对问题的接受和吸收方面的关注;教学片段会强调场景的真实性,且干扰因素不易控制,增加微课制作的难度。由此可见,将微课设计成教学片段,聚焦点并没有放在“如何支持学生自主学”上,因对微课应用场景理解和把握不准导致应用主体错位,所以,往往是费了时间和功夫,但却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影响微课的应用效果。

2.微课像上课

主要表现在内容讲解中会强调“与学生相对的教师身份”“有意保留课堂教学环节,甚至追求这种课堂教学环节的完整””“微课就是解读上课用的课件”,用课堂教学这种方式讲解学习内容,在学生的实际学习中有时会降低学习者观看视频的兴趣,不能有效更新学生的思维视野,因此,微课设计强调从学生学习角度设计内容呈现方式,要符合学习者个体通过视频学习的特点。

3.教师不恰当出镜

微课作为一种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材料,讲解者本身(肢体)语言可以给学习者传递一定的信息,但并非要求一定要有教师的镜头,多数情况下教师在镜头下会有压迫感或紧张感,反而会影响学习者观看教学内容。有很多微课作品制作中通过将专业抠像和非线性视频编辑处理教师出镜问题,增加了微课制作的难度和复杂性。

解决微课设计与制作中应用主体错位问题,关键在于设计者要充分理解微课特点和应用场景,体验到“教”与“学”之间的转换,体验视频讲解与课堂讲面对面集体讲解要求的不同。微课制作少用“同学们”等称谓,弱化课堂教学环节,直奔讲解内容,多对内容进行加工处理,避免照本(课件)宣科,多采用能吸引学习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故事、说唱、配图等)呈现学习内容。

三、视频媒体资源应用不当问题及解决

多数人认为微课的主要形式是视频,视频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能直接记录教师讲解过程,综合了多种信息表达方式优势。人们在长期的“信息交往”中,从读文到读图到“看视频”,形成了对视频的特定心理需求:画面稳定且流畅(非静止)、无噪音,声画同步等等。在微课设计与制作过程中要充分、合理发挥视频媒体表达的优势和特点,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视频生成手段单一

微课制作有多种方法和形式,如手机拍摄,专业录制、PowerPoint+软件录屏、手写(手绘)白板、动画生成等。但往往设计者在一个微课里就习惯采用单一方法制作微课,比如手机拍摄就局限使用手机拍摄,不能根据实际需求,综合采取多种制作方法,这种做不到根据内容变换更合适的表达方式的行为,势必会降低微课制作效率。

在利用手机等设备拍摄视频时,要注意画面稳定和方向,比如使用支架、不变焦,减少移动等。

2.视频声画不同步

除真实拍摄制作微课外,声画同步是微课制作技术中一个关键点和难点,微课中经常出现声画不同步现象是因为多数设计者缺乏动画制作经验。但在微课设计中如果通过转换设计思路,就能这样有效解决问题:微课是一种解说或演示型学习材料,一般制作过程是先做微课内容,再根据内容进行解说(这是形成解说滞后画面根本原因),但可以反过来设计,即先设计解说内容,再根据解说词设计画面内容,一句解说词配一对应内容,也就是先声后画,类似于MV的设计制作方法。

3.视频画面长时间静止

与声画不同步问题对应,微课设计与制作中容易出现长时间视频画面静止现象,即教师长时间对一静止内容进行讲解,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教师在制作微课时,缺乏动画设计经验。教师可以通过叠加、切换等方式控制内容呈现顺序,也可以在制作过程中通过添加标注、鼠标移动等方式来引导用户讲解内容呈现顺序。标注和缩放也是视频中强化关键内容常用方法,这两种方式既可以在设计内容时(如制作PPT)时实现,也可以在后期视频录制或剪辑中实现。

4.视频再编辑困难

一切事物处于发展变化的状态之中,我们希望自己在需要的时候能够灵活再次编辑加工自己设计的材料,但视频材料一旦生成编辑修改就非常困难。即使制作出的微课中出现一些问题想要改正或想要添加一些更好的设计时,有时也因为编辑麻烦而放弃修改,所以在制作微课时就要处处考虑为后期修改编辑提供便利:如保留原始文件和素材、进一步缩小微课选题的知识点粒度(层级)和范围,如圆的面积推导公式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几何”中的一个知识点,可以作为微课选题,也可以细分为一种具体的方法:用矩形面积推导圆的面积、用三角形面积推导圆的面积,一分为二或更多。

从根本上改变微课就是视频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微课的“微”是在选题大小、内容多少和学习时间长短方面所体现的“微”,但形式并不一定必须是视频[10],可以是图文方式,在设计时适合用图文呈现的内容就采用图文,适合用视频(如真实场景、演示示范、扮演等)呈现的再设计视频,一个微课可以是“图+文”、“图文+视频”或视频等形式。



三、微课“情节”或“情境”设计

有适当的选题及技术方法,还要让设计的微课(视频)吸引学习者观看,让学生喜欢看、愿意看。仅仅考虑制作技术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情节”或“情境”设计。以下是这个微课采用的几个“吸引”人的设计。

1、设计了问题的真实情境,即现实中真实使用滴药水的三个场景:学有所用

2、设计了大眼仔这个角色(形色),通过对话强化信息,比如对话中提出的“结膜下穹窿”位置。改变叙事人称是一种好方法,如角色扮演、第一人称等。

3、设计及制造认知冲突:一个认为滴眼药水很简单,但实际上却常常犯错。冲突是吸引人的好方法。

4、关注问题,让学习者“学有所获”。微课不只是介绍了眼部给药的正确方法,更是强调了“容易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如:嘴苦、喜欢多滴等。依据学习者学习问题设计制作微课是吸引学习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5、提供结构图,视频内容结构及层次清晰,帮助学习者更好理解讲解内容。

2019-11-14微课问题_第1张图片

只是这个步骤总结得有些太多,想一想滴个眼药水都要这样十个步骤,害怕!!!

个人对微课设计制作想法:

设计制作微课站在知识及问题的视角,直入主题,将知识及问题客观融入到视频中,不要过份强调师生角色(如同学们,我是...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堂教学环节,避免用上课讲解方式做微课,用课堂教学的情境来设计微课往往适得其反,对学习及内容理解不会有什么帮助,更容易引起抵触,也影响微课的通用性。

让别人更容易接受的视频,从技术上看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1、画面稳定。特别是实景拍摄的视频,晃动是质量的硬伤。

2、声画同步。一定不要做那种长时间画面静止不动,教师长时间看图说话读稿,这两种方式都不符合人观看视频的心理预期。语速及节奏不宜过慢,要简练,不啰嗦,没有明显噪音或干扰音。

https://mp.weixin.qq.com/s/We3HqGaULzbRAs1QvUTedg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11-14微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