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别面试问到数据库优化,就往分库分表上扯(二)

前言

分库分表能有效缓解单机和单表带来的性能瓶颈和压力,突破网络 IO、硬件资源、连接数的瓶颈,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下面将描述这些问题和解决思路。

事务一致性问题

  • 分布式事务

当更新内容同时存在于不同库,不可避免会带来跨库事务问题。跨分片事务也是分布式事务,没有简单的方案,一般可使用“XA 协议”和“两阶段提交”处理。分布式事务能最大限度保证了数据库操作的原子性。但在提交事务时需要协调多个节点,推后了提交事务的时间点,延长了事务的执行时间,导致事务在访问共享资源时发生冲突或死锁的概率增高。随着数据库节点的增多,这种趋势会越来越严重,从而成为系统在数据库层面上水平扩展的枷锁。

  • 最终一致性

对于那些性能要求很高,但对一致性要求不高的系统,往往不苛求系统的实时一致性,只要在允许的时间段内达到最终一致性即可,可采用事务补偿的方式。与事务在执行中发生错误立刻回滚的方式不同,事务补偿是一种事后检查补救的措施,一些常见的实现方法有:对数据进行对账检查,基于日志进行对比,定期同标准数据来源进行同步等。

跨节点关联查询 Join 问题

切分之前,系统中很多列表和详情表的数据可以通过 Join 来完成,但是切分之后,数据可能分布在不同的节点上,此时 Join 带来的问题就比较麻烦了,考虑到性能,尽量避免使用 Join 查询。解决的一些方法:

  • 全局表

全局表,也可看做“数据字典表”,就是系统中所有模块都可能依赖的一些表,为了避免库 Join 查询,可以将这类表在每个数据库中都保存一份。这些数据通常很少修改,所以不必担心一致性的问题。

  • 字段冗余

一种典型的反范式设计,利用空间换时间,为了性能而避免 Join 查询。例如,订单表在保存 userId 的时候,也将 userName 也冗余的保存一份,这样查询订单详情顺表就可以查到用户名 userName,就不用查询买家 user 表了。但这种方法适用场景也有限,比较适用依赖字段比较少的情况,而冗余字段的一致性也较难保证。

  • 数据组装

在系统 Service 业务层面,分两次查询,第一次查询的结果集找出关联的数据 id,然后根据 id 发起器二次请求得到关联数据,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字段组装。这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 ER 分片

关系型数据库中,如果已经确定了表之间的关联关系(如订单表和订单详情表),并且将那些存在关联关系的表记录存放在同一个分片上,那么就能较好地避免跨分片 Join 的问题。可以在一个分片内进行 Join,在 1:1 或 1:n 的情况下,通常按照主表的 ID 进行主键切分。

跨节点分页、排序、函数问题

跨节点多库进行查询时,会出现 limit 分页、order by 排序等问题。分页需要按照指定字段进行排序,当排序字段就是分页字段时,通过分片规则就比较容易定位到指定的分片;当排序字段非分片字段时,就变得比较复杂。需要先在不同的分片节点中将数据进行排序并返回,然后将不同分片返回的结果集进行汇总和再次排序。

因为各分片节点中的数据可能是随机的,为了排序的准确性,需要将所有节点的前N页数据都排序好做合并,最后再进行整体排序,这样的操作很耗费 CPU 和内存资源,所以页数越大,系统性能就会越差。在使用 Max、Min、Sum、Count 之类的函数进行计算的时候,也需要先在每个分片上执行相应的函数,然后将各个分片的结果集进行汇总再次计算。

全局主键避重问题

在分库分表环境中,由于表中数据同时存在不同数据库中,主键值平时使用的自增长将无用武之地,某个分区数据库自生成 ID 无法保证全局唯一。因此需要单独设计全局主键,避免跨库主键重复问题。这里有一些策略:

  • UUID

UUID 标准形式是 32 个 16 进制数字,分为 5 段,形式是 8-4-4-4-12 的 36 个字符。UUID 是最简单的方案,本地生成,性能高,没有网络耗时,但是缺点明显,占用存储空间多。另外作为主键建立索引和基于索引进行查询都存在性能问题,尤其是 InnoDb 引擎下,UUID 的无序性会导致索引位置频繁变动。

  • Snowflake 分布式自增 ID 算法

Twitter 的 Snowfalke 算法解决了分布式系统生成全局 ID 的需求,生成 64 位 Long 型数字。

请别面试问到数据库优化,就往分库分表上扯(二)_第1张图片

组成部分如下:

  1. 第一位未使用。
  2. 接下来的 41 位是毫秒级时间,41 位的长度可以表示 69 年的时间。
  3. 5 位 datacenterId,5 位 workerId。10 位长度最多支持部署 1024 个节点。
  4. 最后 12 位是毫秒内计数,12 位的计数顺序号支持每个节点每毫秒产生 4096 个 ID 序列。

什么时候考虑分库分表

  • 能不分就不分

并不是所有表都需要切分,主要还是看数据的增长速度。切分后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业务的复杂程度。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使用分库分表这个“大招”,避免“过度设计”和“过早优化”。分库分表之前,先尽力做力所能及的优化:升级硬件、升级网络、读写分离、索引优化等。当数据量达到单表瓶颈后,在考虑分库分表。

  • 数据量过大,正常运维影响业务访问

这里的运维是指:

  1. 对数据库备份,如果单表太大,备份时需要大量的磁盘 IO 和网络 IO。
  2. 对一个很大的表做 DDL,MySQL会锁住整个表,这个时间会很长,这段时间业务不能访问此表,影响很大。
  3. 大表经常访问和更新,就更有可能出现锁等待。
  • 随着业务发展,需要对某些字段垂直拆分

在实际业务中都可能会碰到,有些不经常访问或者更新频率低的字段应该从大表中分离出去。像我们平台,对于订单的热点数据,比如说价格,名称等字段放在主表中,同时建了一个副表存一些订单的额外信息。

  • 数据量快速增长

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单表中的数据量会持续增长,当性能接近瓶颈时,就需要考虑水平切分,做分库分表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