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规划、贪心算法、分治算法的优缺点分析

动态规划模型相对于静态规划模型的优点:
1. 能够得到全局最优解;
2. 可以得到一族最优解;
3. 由于动态规划方法反映了动态过程演变的联系和特征,在计算时可以利用实际知识和经验提高求解效率。
动态规划模型的缺点:
1. 没有统一的标准模型;
2. 数值方法求解时存在维数灾。(需要额外的内存空间,并且一维问题可能需要二维空间)


《算法之道》对三种算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如下表所示:

 

 

标准分治

动态规划

贪心算法

适用类型

通用问题

优化问题

优化问题

子问题结构

每个子问题不同

很多子问题重复(不独立)

只有一个子问题             

最优子结构

不需要

必须满足

必须满足

子问题数

全部子问题都要解决

全部子问题都要解决

只要解决一个子问题

子问题在最优解里

全部

部分

部分

选择与求解次序

先选择后解决子问题

先解决子问题后选择

先选择后解决子问题

 

分治算法特征:

    1)规模如果很小,则很容易解决。//一般问题都能满足

    2)大问题可以分为若干规模小的相同问题。//前提

    3)利用子问题的解,可以合并成该问题的解。//关键

    4)分解出的各个子问题相互独立,子问题不再包含公共子问题。 //效率高低

【一】动态规划:

       依赖:依赖于有待做出的最优选择

       实质:就是分治思想和解决冗余。

       自底向上(每一步,根据策略得到一个更小规模的问题。最后解决最小规模的问题。得到整个问题最优解)

         特征:动态规划任何一个i+1阶段都仅仅依赖 i 阶段做出的选择。而与i之前的选择无关。但是动态规划不仅求出了当前状态最优值,而且同时求出了到中间状态的最优值。

          缺点:空间需求大。

【二】贪心算法:

       依赖:依赖于当前已经做出的所有选择。

       自顶向下(就是每一步,根据策略得到一个当前最优解。传递到下一步,从而保证每一步都是选择当前最优的。最后得到结果)

【三】分治算法:

        实质:递归求解

        缺点:如果子问题不独立,需要重复求公共子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面试准备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