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是不是臭奸商

许知远采访马东了。

十三邀第一季,我看过几集,都是挑着我比较感兴趣的参访对象看的,少有的很真实又有深度的访谈节目,第二季一开篇就采访马东,着实惊艳着我了。

马东是我很欣(xi)赏(ai)的主持人,我并不是因为《奇葩说》而喜欢马东的,反而是因为马东才喜欢《奇葩说》的,喜欢他身上的纯粹感。

他喜欢在节目里,一边说自己是不要脸的臭奸商,硬广一个接一个,一边又保持着文人的清高,在两者之间自由的切换,无论是哪一种都透露着纯粹的味道。正是这期十三邀的采访坐实了我的这个看法。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不看几个综艺节目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其实我之前是不看奇葩说的,老实说我并不喜欢大块的撞色,煽情和浮夸的表演,后来又去看了的原因是一次聚会,酒足饭饱大家在一起聊天,他们就开始讨论这一期奇葩说的观点什么什么的额......留我一个人坐在那里一脸懵逼......然后我被他们意味深长的看了好几眼,我很尴尬,觉得自己很low,难道是老了?没有啊,我觉得我年轻的很啊,只是跟他们少了一份共同感。

什么叫共同感?打个比方,三个人一起去一个地方旅行,一起看过某部电影,或者一起参加过同一类型的学习,那么在这三个人之间就会产生共同感,在这三个人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就经常会带入曾经经历过的场景或对话,这时来了第四个人在旁边,第四个人就会觉得跟他们之间有距离和陌生感,而这三个人反而会通过第四个人,产生更加亲密的感觉。就好像我上面的经历,虽然都是熟人,是朋友,但是因为他们有一份我没有的共同经历,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他们是我们这个大套娃里面的小套娃。有时候我们会说想要加深感情,那就一起去旅旅游啊,看看电影啊,一起去做做慈善义工啊之类,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共同感。

有了共同感除了加深感情以外还有什么用呢?更容易快速达成共识,比如在开会之前,请一个老师来给大家讲一场沙龙,可以促进高效的开完后面的会议,因为参会人员会更觉得我们是一个整体,比人们从四面八方带着不同的信息来到这里开会更有效率。就这样我营造了我和朋友之间的共同感,虽然我最喜欢看的是马东和蔡康永的结案陈词。

喜欢马东身上的敏锐和洞察力,他的表达有时像一根针,会刺到你,也只是刺到你,我觉得这是一种分寸感。像锤子一样,棒喝把你敲到顿悟,那样一大半都是敲死了,能活下来的都顿悟了。只需刺你一下,然后自己开悟去。

图片发自App

马东说,他第一次做的综艺节目是《挑战主持人》,他自己本身是主持人,还要选拨主持人,那标准到底是什么呢?想来想去没有标准,那就比谁招人喜欢,比才艺,只能够到这个层面来比较。而到这个层面,它就是一个综艺节目,并不承担,你想象当中真正选拨或者培养支持人的功能,那只是借口。就好像《非诚勿扰》并不对你俩相不相爱负责任,他只是提供一个相亲的过程,让你们价值观冲突。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从那时开始,他对综艺的理解更深。就是内容是最重要的,它是一个节目,节目的形式不重要,一个节目能够长久,往往产生在价值观冲突上,它就会自发的产生内容。这就是视角,我们用不同的视角看待事物,往往可以提升创造力。

我大概一年前就有做公众号的想法,只是单纯地觉得好多人都在做,也好想做一下试试。然后我认为写文章一定要自身很有底蕴,要写得对写得好写得有道理,我就开始关注好多公号去学习去分析,看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他们都说的很对很好很有道理,写一样的不甘心,写不一样的,好像各种观点都别他们写完了,然后就真的没有然后了。

直到有一天,我认识到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讲师、导师、包括公众人物等,除了基础教育以外,都是在贩卖自己的价值观,就像我现在在这码字,其实就是在贩卖我的价值观,同样一个话题一件事情,只是角度不同而已,你对!我错?哪里有什么对错。哪个时代不都是一样,只不过现在每人手里都有一个自媒体的权利,而且有了技术通道,所以我们的声音被听到了。这才有了我这个自媒体的诞生,没有了对错的自我评判,剩下的就是做好。很多事情如果你不开始,就等于已经搞砸了。

许知远是和马东很不相同又很相像的人,看过好多期他的访谈,完全能感受到他想要改变这个时代的愿望,那种好奇和不理解,还有那股喷薄而出的愤怒。跟马东的底色悲凉放在一起,我都觉得自己看见了一副太极八卦图,相克又相生。

今天我的结案陈词,被误会是表达者的宿命,面对误会选择沉默。

不晚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马东,是不是臭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