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死而死,为不战而战

为不死而死,为不战而战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拯救大兵瑞恩】,二战题材的影片无出其右者。

斯皮尔伯格,这位犹太人血统的电影大师,拍得出【辛德勒的名单】这样伟大的作品,他的艺术水准同样至今无人可及。他对人性的探索和展示,其深刻独到令人惊觉之处无不震撼。

欣赏这样的作品,已然不能停留于视觉和心理上的触动和冲击,而是思想领域和意识形态的开垦和翻耕,这种体验并不享受,这个过程甚至是疼痛苦闷的,而无论是整体的人类社会还是个体的认知体系,进步的姿态,就是走出舒适区。

影片一进入正题就是长达二十五分钟的诺曼底登陆战役,何其惨烈,直逼人心。急速穿梭的子弹冰冷无情地击落一个个猝不及防的生命,血腥残酷的战争场面充满了血肉模糊的惨烈,无处不在的死神笼罩着整个滩头似乎透过镜头传递出死亡的恐惧……那漫长煎熬的二十五分钟,毫不留情地将观众抛进最真实的战争场面当中,无处回避地去直面历史的极端时刻,人性的极端状态,那感觉正是摇晃的手持镜头下刚刚上岸的米勒中尉眼前的晕眩绝望,耳边的混沌无声,心中的震惊无措,以及不禁和他一起慨叹:太惨烈了!

我一直在思考,导演如此重现真实的二战场面的目的是什么,影片里八个救一个想要传达的是什么。在我的认知理解极力可及的范围内,或许只在浅表,却也探触到一点端倪。

为不死而死,为不战而战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母性


影片里有一个镜头令人动容。瑞恩的母亲望着由远而近的汽车,当车上下来的两位官员脱帽致敬的一刻,母亲颓然倒地,肝肠寸断。

小分队在找到瑞恩之前,每个人都不理解八个救一个的道理。而最终他们的选择是用生命捍卫对母性的尊重和向往。

母性是人性当中最温情最永恒的一面,母性孕育生命也代表着绝对的保护和柔性的力量。所以在海滩上濒死的士兵捂着支离破碎的身躯凄惨地呼唤着母亲。所以在医生弥留之际,绝望地呢喃:妈妈,妈妈,带我回家……

导演花了不少的笔墨来唤醒观众的感知,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对母性的向往和渴望是人之本能。所以八个救一个并不是用8>1的简单公式可以解释的。

为不死而死,为不战而战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二.信仰

狙击手亲吻十字架的画面是影片的一处重笔。战争面前,人的生命异常脆弱渺小,人人都命悬一线。

夜深人静时,战争暂时止息,人心却没有安息。只有狙击手,白天无比勇猛,晚上可以倒头就睡。因为他有上帝,上帝是他的依靠,在上帝的旨意里,生死可以坦然无惧。

每一次危急时刻,每一次射击之前,狙击手都要用力亲吻胸前的十字架,一边射击一边祷告:主是我的高台,我的避难所,我的盾牌,我的依靠。这样的情节有力地撞击着我的灵魂,相信作为上帝拣选的犹太人,斯皮尔伯格所要表达的不仅仅是信仰的真谛,更是灵魂的所向。

为不死而死,为不战而战_第4张图片

三.家园

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代,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家园。或许是生养自己的故里,或许是一个安放亲情,友情,爱情的所在,或许是梦想中的乌托邦,或许是一处还未企及的远方。

而身在战场时,那个家园更加具体,更令人怀念或向往,更容易触碰到内心深处的柔软。

德国兵被俘虏后,拼命地说:我喜欢美国,美国什么都好,什么都好!他提起了美国的流行歌手,唱起美国的流行歌曲,那些远离战场存在于和平家园的事情最终打动了美国大兵,免了他一死。

四个美国大兵错落地坐在台阶上,旁边一只留声机的喇叭里放着靡靡之音,似乎将人们带回到曾经的生活中,如梦如幻,令人陶醉。这个画面令我印象深刻,四个身影侠骨柔情,每个人都是立体多面的存在,都深深地向往自由,向往和平。

瑞恩讲起哥哥的糗事,讲得声情并茂,笑得眼泪都流下来,最后说:第二天他就离开去了战场……笑容僵住。

这些画面都是长长的战事中一个个抽离的瞬间,这些瞬间极其短暂,却正是他们家园的方向。为不死而死,为不战而战,为了更长久的和平自由,或许献上的是那些人永远的失去和分别。

为不死而死,为不战而战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最后,不得不提汤姆·汉克斯的表演之一如既往的令人叫绝。

米勒坐在石头上痛哭的那一场表演,无法言喻。当兄弟的生命一点点从手心里指缝间流走,无法挽留,无力回天,深深的悲哀化作切齿哀哭。那深深的无力感就像开场的惨烈战争一样,凶狠无声地攫住人心,直击灵魂,发人深省。

影片的最后,年老的瑞恩向十字架墓碑敬了一个军礼。如鲠在喉,欲哭无泪。战争的累累伤痕触目惊心,沉默中久久地诉说……

Esther

2017.2.7

SH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不死而死,为不战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