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清 依山"临"水,正本"清"源

【终稿】

山东·临清 依山

三奶走进屋子,问已经倒在床上有点迷迷糊糊的我:要不要什么什么号码?

我虽然已经喝得迷迷糊糊,但是也很快反应过来她说的是Wi-Fi密码。

我摆着手,笑着说道:不用啦!

那一刻,借着几分酒力,万千感受涌上心头,但我能说出来的只有一种:

当你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渐渐远离了这些智能工具,或者说你内心真正可以不依赖任何陌生的工具却又不感到孤独而且还有所寄托时,你才越来越回归人之为人的本性,本性是什么?是情。

六十年前,一个默默无名的普通如草芥的年轻小伙子,家里很穷。

家里的三个孩子都是男孩,他作为长子,也算是家里的劳动力,但因为所产出的粮食实在是难以为继,天灾人祸。不管他怎么勤奋,都没办法提供给家里人基本的温饱,准确的说是不被饿死。劳动力也是一张嘴啊,也要吃饭。为了把家里为数不多的吃的,留给父母,留给弟弟们,他毅然决然选择了那个时代的潮流,闯关东。

千万别觉得这有多么高尚,没有高尚,活人活己而已。那几年正是冯小刚《1942》里描述的那场惨绝人寰的灾难巨变,地点虽在河南,却离这个年轻人的家不远——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而据传说,年轻人的小妹妹,就在这场灾难中被饿死,以致于后来人都很少提及。

年轻人,独自越过山海关,朝着迷茫未知的辽东跋涉者,后来又在辽东一带勤奋打拼,安家立业。开辟了东北的一片新天地。后来有了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后来又有了两个孙子,一个孙女。几个孩子各有所长,都是响当当的人才。只可惜,这位年轻人六十多岁就去世了,没能看到这些欣慰的成绩,好在有一种说法叫做在天有灵。

就在这个年轻人闯关东不久,他的三弟,面临着抉择,是念书还是劳作?三弟想念书啊,但家里供不起,只能过继到别人家。

三弟和年轻人感情最深,因为三件事。

三弟学费不够,没办法上学,人生窘境之时,早就工作的大哥,从东北给他汇了25块钱,约等于三个月的生活费,这样三弟才把初中念完。

后来三弟又当了兵,大哥给三弟写信,说:当兵不入党,你这个兵白当。三弟记下,吃了别人没吃过的苦,干了别人不愿意干的活,终于士兵入党,后来又提了干,到后来转业到地方干起了警察,这算艰苦奋斗一生终于有了一份保障和归宿。

还有一件有关三弟的婚姻抉择。当时有两个女子,一个长相周正略带娇嗔,一个办事得体会过日子。三弟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写信询问兄长,父亲过世早,长兄即为父!大哥回复很简短:你身体不好,貌美如花的那个是想要你的命,你得娶那个能救你命的人。于是他选对了人生的另一半。

三件事让三弟一辈子念念不忘。

后来,三弟回忆起这段经历,还总是对大哥的魄力和坚持念念不忘。他说如果没有大哥当年闯关东得勇敢选择,家里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我的书也念不起了,甚至都不知道我有没有命活到念书的年纪。他对大哥长兄如父的情怀赞赏有加,每每言及,常常眼角含泪,情不自已。

这个三弟就是我的三爷,而那个年轻人就是我的爷爷。

当年那个三省交界的旱灾地就是山东冠县柳林镇的张范庄,现在属于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管辖。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我是一个很在意根本的人,父母是根本,长辈是根本,一个家族的历史也是根本,铭记历史,等同于开创未来,这样一个独立的人,会在浩大的时间长河里有一种归属感,会在广袤的空间位移里多一份心灵坐标。

故乡,或者老家对你的意义,绝对不是认识几个老乡,认识一群人。而是你终于知道你品性里那份出生地没有的执着和情怀来源于哪里?

回到临清后,我知道了我心里的那份情怀到底来源于哪里。

我有两个最基本的情怀,一个是爱国,一个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赤子情怀。

临清是两位近现代的伟大人物的故乡,一个是张自忠将军,一个是季羡林先生。一文一武,声明赫赫。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

我走在临清的大街小巷里,吃到了很多我在西安酷爱的食物,听着公园里人们唱着京剧,原来在基因里就有这么一种注定。我发现我和我的那些叔叔们,从来未见,但生活习惯却完全相同。人生的巧合就在这里,所谓的情怀挥之不去。

我没怎么听过乡音,这回回去,全程都是浓重的乡音,我听得懂,也觉得很神奇。

人穷不穷都该返本!

江北水城,运河之都。

这是我家乡所在的市的美称。

聊城。

我必须要向你炫耀一下。

你没去过聊城,我告诉你几个地方,你把他们组合起来,就是聊城的样子。

西安古城的气魄灯光,山海关古城的大小规模,外加一种拆掉其余围墙的独特建筑格式,这是聊城的古城墙。

杭州西湖的广阔和风韵。

赵州桥的设计。

天津之眼的造型。

水城的水从哪里来?

京杭大运河!

概括为:聊城=西安古城+杭州西湖+天津之眼+京杭运河

把这些融合在一起,加之灯光,意境底蕴可见一斑。

这次回去的盛情,我觉得来源于两方面,来源于老家人的热情,还有就是我的那份深情,两种感情交互,可谓真正的盛情难却啊!

我不善于表达,我愿意真实。

我会记得老人家那份眼泪,记得大叔,二叔的接送陪玩和酒量,记得大婶,二婶,还有三姑三姑父的厚意深情,满满的沉甸甸的箱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从骨子里讲,我是山东人;

从普通意义上讲,我是东北人;

从心里认同感讲,我是西安人,是山西人,是成都人,是广东人。

我深爱着这些土地上的人们。

25岁的这场寻根之旅,是超越了我年龄的一次心灵之旅,与功名利禄相比,我更珍视这份情谊。

临清的一所小学的教学楼上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话,对于小学生来说确实有些深奥,但却非常提气,颇有胸怀天下的襟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替万世开太平。

你可能感兴趣的:(山东·临清 依山"临"水,正本"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