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盛宴

  人真正活着的时间,不是年龄决定的,而是思考的时间决定的。

  这句话我觉得是刘未鹏这本书的中心,也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

  有没有人想过,到底什么是思考呢?做考研题写出答案不叫思考,思考答案是怎么由题想出来的才是思考;上课听老师讲课不叫思考,自己提出对该门课的见解才叫思考;上班了老板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让怎么干就怎么干让干多少就干多少这不叫思考,想想老板到底想怎么干老板为什么要这么干这才叫思考。

  我们的生活,家庭,事业,情感处处都充满了问题,都需要我们去解答,去决策,到处体现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罢了。而这本书讨论的重点,就是如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刘未鹏提出的感受跟我在高中时的看法有很多共通之处,那就是我们都认为:所谓的举一反三,就是将遇到的问题在脑海中进行抽象加工,从中得到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案,然后在下次遇到类似问题的时接快速应用解答;所谓的解决问题,除非你以前看过这道题的答案,你往往需要根据已经题目的条件联想已掌握的知识定理进行对照使用,分析条件之间的关系,而牛人就是直接根据自己的理论分析条件的人。下面我会展开具体的论述。

  第一个共识,马克思说我们这个世界是联系的世界,问题自然也是联系着的问题。你现在遇到了这个问题,你以后很可能会再次遇到这个问题或者与这个相似的问题。所以遇到现在这个问题的时候你要多思考,提出一个尽可能好的解决方案,以后你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很快解决,而且还解决得很好。按照这种思路,可能在初始的时候你做得比别人慢得多,但是往后你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然后走到队伍的前面。

  下面我说一下“举一反三”的具体方法。首先就是抽象的概念,什么是抽象?抽象就是将事物的某一部分特性抽离出来单独进行分析研究,我们眼睛看到的往往都是很多属性的复杂结合体,需要我们的大脑来进行剥离抽分,然后只针对部分属性进行思考。这就是抽象,也就是“举一”。如何反三呢?那就是把这些思考的结论再返回到实际环境中,都可以应用到哪些具体事物上呢?然后认识到只要事物在哪些方面上是一样的,他们都可以用这一套解决方案来解决,这就是“反三”。

  举一反三也就是“个体——抽象——广泛的个体”思维过程。刘未鹏书中说了好多办法,什么文字变换,自己写博客,与别人交流吵架,教别人之类的,在我看来就是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罢了。

  第二个共识,这其中还牵涉到一个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怎么样才能让你大脑里的知识在需要的时候就立刻蹦出来呢?刘未鹏提出的名字我很喜欢,叫做“多线索记忆法”,让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环境背景情景中的多个因素与你想要记住的东西绑定在一起,这样在你需要的时候可以根据线索来找到你想要找的东西。举个例子说,第一次在饭店里看到“擀面皮”三个字,我立马想到了我妈在家里手擀的劲道十足布满纹理的轻黄面条,吃的时候才发现卖的是白色的而且没有纹理,所以说我妈做的面条的样子就与“擀面皮”这三个字绑定在一起的。换个例子说,当别人问及你身边的某个熟人时,你脑海中是否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他(她)的音容笑貌呢?所以我们的长久记忆,往往都是绑定式记忆,没有单独记忆的。

  我在学习数学定理的时候,发现一个好习惯,那就是:学习的时候对知识进行变形,想想以后用的时候可能会在什么情况下用,这样知识点就与多个情景绑定在了一起,在用的时候很快就把知识点回想出来了。因为在那时的我看来,如果你让我学一个不知道有什么用处的东西,我是绝对不愿意学的。文雅的说法,就是“学以致用”。而刘未鹏采用的方法核心不是我这种办法,他是一个喜欢抽象抽象再抽象的人,所以他在学习定理知识的时候,会详细地看背景,这个定理的提出是因为当时面临了什么问题,作者又是怎么想出来这个解决方案的,这个定理背后的思想方法是什么?弄明白了这些问题,自然已经将知识的作者背景问题背景提出原理应用背景搞得一清二楚与问题绑定在了一起,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兴趣习惯自由选择把什么东西绑定在一起。

  在看书学习中,有一个细节很多人不屑但刘未鹏和我都视若瑰宝:那就是用自己的话讲书中的意思陈述一遍。这样你陈述出来的东西就是你的理解,是你的东西。我始终坚信,人用得最快最好的永远都是自己造出来的东西。因为人的语言机制要说话表达,还是需要大脑的逻辑抽象处理区域进行处理的,所以用自己的话表达就必须让你的大脑进行思考,思考得越到位,说出来的话对比着人家的原话,看哪里不一样了,是你忽略了什么?还是作者忽略了什么?对于我个人而言,往往会因此产生一些“奇思妙想”,生出一些跟书上不一样的东西来。

  举个刘未鹏书中的例子。他在书中说到一种境界——“心中无锤,手中有锤”。简单意思是说,我们在用锤子的时候,心里不要有锤子,这样就会觉得满世界都是钉子看到问题就想用锤子解决问题。但是他又说“当一个人心里想着锤子的时候,他无论看什么什么都像钉子”,并且还并没有指责后一个观点的不好。这两个不是矛盾的吗?然后我想到马克思的“对立统一”思想,他们两个肯定有共通点,经过反复咀嚼这两句话,突然间狗血的曙光照亮脑海,让我想到了一句话“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恍然大悟。在思索问题解决方案的时候,我们要紧扣问题是什么,然后在方法上进行最大范围的思考,不受自己习惯道德规则的左右,进行全自由地思考,至于方法是否阴毒那也是方法想出来后选择时考虑的事情了。对比我的思考结论的文字形式,再对比刘未鹏的书籍文字,有一样的地方,有些地方却不一样了,但这个新产生的东西就是我思考的产物,是我自己的东西。

  解决知识的提取问题,接下来考虑得重点就是选择学什么知识怎么学习的问题了。

  学习的首要问题,就是要知道自己要学习些什么?所以请带着目的学习吧。因此刘未鹏自言,他看书的时候喜欢跳着看,只看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存书的时候也是根据内容的主题存的,而不是依据书的名称。

   刘未鹏在微软创新中心,他认为,IT界的知识顶层不断改变,但底层的技术支撑和背后的思想方法却一直没变,在IT界要分清变和不变的东西,而这些不变的东西就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他第一次微软面试失败,就是因为底层基础知识不牢。在具体到某一个领域的时候,学习就是让心里明白这个领域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体系,而这个架构又是怎么样一点点搭起来的。重点就是这个学科的骨架,细枝末节的东西不是重点。而据他说,在他采访C++的创始人时,创始人告诉他学习C++的第一原则是了解基本的概念而不是语法细节,应用的第一原则是直接将你的想法映射成类和对象。

  此外,根据知识的领域,又将知识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各个领域专业知识,一个是凌驾于各个领域之上的人脑思维运转机制的知识,而后者尤其重要。像什么心理学著作,乐嘉的《色眼识人》,NLP的基因驱动论,都属于后者的范畴,但真正关于如果从问题想到答案这一点上,国内就没听说过哪个门派了,国外倒是有大师的著作可以拜读。

  还有一种中国传统的分法,就是书上的知识与经历的知识,或者说自己的经历与别人的经历,假想自己处于别人的那个境地自己是什么感受又会怎么做。

  知道了什么是学习,以及要学习什么,怎么学还不够,还需要一味调料,那就是学习时间。我总结公式是:学习时间=学习密度×学习持续时间(表上的起止时间之差)。学习密度低了,频繁的上下文切换只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去回顾历史,真正高效的学习是肯定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所以专注和持之以恒给人带来了成功。

  关于学习,暂时谈到这里,回归到解题上来。总结了几个常用的思维方法。

  1.时刻根据要解决的问题思考。

  2.太抽象了的东西那就举个具体例子思考,太具体的东西那就抽象了思考。

  3.对问题的构成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其中的关系,回想已掌握的相关知识进行应用看能否解决。

  4.如果解空间不大,或者你有工具帮助你快速做这样繁杂的问题,你完全可以把解空间里的每一个可能解全部试一遍。

   5.对题目条件进行改变,增删改查。

   6.对题目进行转化,转化成一个或多个会处理的类似问题

   7.交给潜意识慢慢思考吧。

  需要另外强调的是,其实人脑也有就像电脑的内存一样的东西(因为计算机本是就是对人大脑的一种模拟),思考时的存储空间有限的很,大约是最多记住七个单位,所以在思考的时候刘未鹏建议手边最好放个纸和笔,将你的思考中间结果记下来,腾出空间让大脑接着思考使用,同时看着纸上的文字会提示你的思维过程是怎么走下来的。本人已经实践,颇为有用。

  接下来是关于思维灵活性和速度的讨论,常常用脑又注意休息大脑自然就灵光,而那些所谓难题往往是进行高思维强度训练的绝佳题材。

   细枝末节就说这么多,再细节我可不想再去抄书了,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网上找他的博客看。最后,请你们再看一遍三句话,完成整个思维过程;

 人真正活着的时间,不是年龄决定的,而是思考的时间决定的。

  所谓的举一反三,就是将遇到的问题在脑海中进行抽象加工,从中得到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案,然后在下次遇到类似问题的时接快速应用解答.

  所谓的解决问题,除非你以前看过这道题的答案,你往往需要根据已经题目的条件联想已掌握的知识定理进行对照使用,分析条件之间的关系,而牛人就是直接根据自己的理论分析条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