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什么骂《庄子》

本该接着讲佛教的思想,但是越写越难写,后面甚至用到了极限和微分的思想,我决定好好体悟一下动笔。上周有同学谈鲁迅狠批中医,迅哥可是一把好喷子,嬉笑怒骂,他也骂过庄子,说庄子是腐蚀国民精神的思想毒瘤。哇!这个帽子扣的可真大。

那他为什么要骂庄子呢?为什么心灵鸡汤和国学大师又都爱扯起庄子的大旗当虎皮呢?

文章将从庄子其书,庄子思想两个部分进行概述,精彩部分另起炉灶,小火慢炖。

有生活经验的人一定同意:一个人接受怎样的人生哲学,往往是他当时的处境决定的。你给热血方刚的小伙子讲美女豪车都是浮云,一定会被骂是神经病,给刚升职的同事讲“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友谊的巨轮转眼会成泰坦尼克。

1.《庄子》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庄子》是中国鸡汤的鼻祖,而且是落魄者的心灵港湾,是的,如果你现在踌躇满志,想有一番成就,请庄子给你励志。他一定会说,出门好走,别来侮辱我,。如果生意失败,仕途不顺,妻子出轨,儿女叛逆,读读庄子,你一定会狠拍大腿,对啊,说的对啊,我怎么没想到!什么都是浮云。但是,请你注意,一定要读《庄子》原文,国学大师的《庄子》读了可不一定有这个效果。

《庄子》现存版本一共有三十三篇,分为三部分,内七篇,外十五篇,杂十一篇,据考证,内七篇为庄子本人所做,其余未必。如果时间紧,任务重,建议读《逍遥游》,因为内七篇其余内容都是对此文的进一步阐述。

而《汉书》记载《庄子》有五十五篇,也就是说三分之一的内容今天看不到了。晋朝有位叫郭象的学者,在给《庄子》做注的时候,把他认为不是庄子本人思想的文章给删了。原因很简单,他说明明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事,为什么要啰嗦,一定是你们后人借着庄子的名义自己发挥出来的。本人本着节约读书人时间的良好心愿,就替你们给删了吧。比如,一个怨妇,痛骂自己始乱终弃的丈夫,洋洋洒洒写了十几万字,集结成书《论某渣男养成记》,郭象一看,皱着眉头说,啰嗦!全删了!就改成一句话“男人不是好东西”。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人治学不求真,但求实用。

2.《庄子》到底在说什么?

如果庄子活在今天,他也一定不受人待见,他肯定不会是你追捧的大师,因为他的思想太离经叛道,你一定能听懂,但你一定做不到。

庄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两个字“淡然”。用一位学者的话讲就是“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这世间没有什么值得你留恋的东西,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你牵肠挂肚。

《庄子》里有一个故事,魏国有个人叫东门吴,他十分疼爱他的儿子,不幸的是,孩子去世了,可是东门吴一点也不伤心,魏国的丞相很好奇,就跑去问个究竟。东门吴说,我之前没有儿子,我不感到伤心,现在儿子没了,和之前一样啊。之前没有儿子不伤心,现在没有儿子,退回了之前的状态,那我有什么可伤心的呢?这个故事让人大跌眼镜。如果这个道理能够成立,你也可以做到,那确实没有什么事能够让你伤心了。你本来就是赤条条来到世上,不管破产,失恋,被人骗,最惨不过回到了原来的状态,你并没有失去什么,那又有什么值得痛苦难过的呢?

但是,我们依然应该纠正一点,《庄子》里面的很多故事都是他杜撰出来的,即便是关于他本人的故事,也未必可信。就像那个著名的故事,楚威王听说了庄子的大名,派出使者带着厚礼聘他出任楚国的相,庄子却反讥,千金虽然是大钱,卿相也是大官。可是你难道没有见过祭祀时候用做牺牲的牛吗?这样的牛享受过好几年的优待,这时候还会被披上华丽的衣服,然后送进太庙等待宰杀。那时候即便它想回去做一只没爹没娘的小猪也不可能了。所以您还是回去吧,别玷污了我。我宁愿在污水里游戏,也不愿被国君管着。我这一辈子都不想做官,只有这样我最高兴。

尽管这个故事《史记》里面也有记载,但未必可靠,即便是庄子声名远扬,怎么可能会有国君一来就给你国家总理的职位。即便是商鞅也是经过了三次面试才有官做的呢。这恐怕也是庄子自己杜撰出来的了。

小结:《庄子》是一本写给落魄者的心灵鸡汤,不是勉励你重整旗鼓,而是告诉你淡然,周围的一切都不重要,即便儿子死了,也没有什么好伤心的,学学人家东门吴。

既然《逍遥游》很经典,下次就好好讲讲如何才能人生逍遥!


注:所讲内容,均非原创

你可能感兴趣的:(鲁迅为什么骂《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