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见贤思齐的方法

论语《里仁》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说见到德才兼备的人,要思考他们是如何做到的,自己怎么才能向他们一样优秀;见到没有德行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一样。标杆管理是见贤思齐的本质,把优秀的人作为自己对标的对象,学习他们的优点。对于不优秀的人,要知道他们的缺点和不足,以此来反思自己并改正自己。

见贤思齐是好事,但如何去做呢?怎么样把别人的优势和成功经验挖掘出来,复制过来呢?孔子继续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告诉了我们“见贤思齐”的方法和具体做法,并以“事父母”为例,这个是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的场景。方法一就是“几谏”,委婉的劝谏,成功则罢,不成功则“又敬不为,劳而不怨”;方法二就是在家事父母,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方法三就是坚持自己父亲的道;方法四则是要知父母之年,因为过一年就少一年了。说了四种场景,每种场景我们都会遇到,怎么办,也给出了方法。《论语》不仅仅是给我们讲道理,也告诉我们处事的方法。且不说赵普是否真的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学习《论语》还是有价值的。正所谓一千个眼里有一千和哈姆雷特,一千个眼里也有一个《论语》。生活经验不同,感悟不同,对《论语》的看法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这些例子或者说这些“见贤思齐”的方案和《最佳萃取实践》里说的SPAS方法几乎是一致的:Story故事情景主要说“事父母”;Picture是整体图片,就是从全局的观点出发看待问题;Audit是知识审查,就是对每个步骤和做法进行深度挖掘,把贤者的思考点、洞察、经验、心得要总结出来;Structure就是结构化表达,要让见贤思齐的方法更好的传播,就必须做到方法清晰、明了、容易记忆、容易理解。如果方法中出现比较模糊的不容易落地的动作,比如要做到“有效沟通”、“认真倾听”、“态度好”之类的,缺乏经验之人很难操作。怎么才叫“有效沟通”,什么样的态度才算是好态度呢?没法实施、不能准确衡量的,就无法复制和传播。

每到年底,大大小小的组织总会评优选先,昭告世人。各种颁奖走秀,还少不了来点物质奖励。年底的热闹劲一过,一切复又回归平静,等待来年重新上演。评优的好处就是鼓励大家积极向上,企业希望大家都能超额完成业绩;其他组织则希望大家都能出色完成任务。组织评选先进的最终目的还是希望树立榜样,后进学先进,大家学榜样。是提升绩效的一种手段。

效果如何呢?想来大家都心知肚明。

优秀们的先进事迹也整理出来了,最大的效果就是大家知道他们做了些什么,为什么得到了组织的认可。至于怎么样才能像他们一样提升业绩、提高服务水平,就真的只能搞领悟了。而绝大部分情况下,大家都忙于工作,谁又有空去琢磨别人的事情呢?优秀们的经验也只是笼统的被贴在墙上而已,江山代有才人出,各占墙面一两年。

见贤思齐的方法就是要将贤者的经验萃取出来,能够复制传播,能够作为组织的财富永远传承下去。即使专家们走了,但经验还在,知识还在,小白们依然可以通过学习专家的经验来提高业绩。

你可能感兴趣的:(3.11 见贤思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