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盖楼先检修-四横三纵的分析

培训愿景是什么?目标是什么?定位无,逼急了公司战略当做培训战略.

组织机构如何?部门下面一个处室的被人忽略的唯一一个没有经理的模块.专职人员4人,生产公司与职能部门接口联络人30多个.专职人员负责一级培训,如新员工、管理团队、营销团队、通用课程等,兼职联络人负责二级与三级培训;一级培训专员还负责指导与督查的角色,实际工作中未有履行此功能。

内容体系方面:精品课程25门,与业务直接对应的10门,有完整的课件、讲师手册、学员手册、课程大纲、练习题5件套;一线员工岗位培训教材95门,年底将达到350门以上。今年年底精品课程再增加20门。微课20门左右。这是经过团队集中开发、组织评审的成果。还有一些如解决问题的6反钥匙等外派讲师版权课10门左右。应不同训练营讲师临时写在的课程没有统计过,历年累积据说有500门以上,挺多只能说算做是分享材料。

学习项目的运营:分为场所、教具等硬件与训练营两部分。在硬件方面固定的容纳50人左右的培训教室有2间,150人以内的有3间,20人以内的有10间左右;教室里面硬件设施主要配备有投影仪、白板;有3间配有可以连接区域工厂的司柯设备。培训主要采取的方法是面授与岗位实践;没有网上学习平台。学习项目运营手段未实现网络化联接。二级与三级部门采取手工签到、人工出批卷。项目上搭建了五横五纵训练营运营的模式,但未与公司人才选拔、培养紧密关联,也未将学习项目的运营结果的运用制度化,目前仅新员工培训与员工转正相关系,其他训练营的结果与其晋升与任职资格未实现有效相互支撑局面。除了管理干部与专业技能的五横五纵,还有大专、本科、硕士的学历教育班。

效果评估方面:正尝试着前置至培训需求分析阶段予以明确,将培训效果评估的内容、工具、手段等在需求分析的时候就想清楚,并作为课程内容设计的一部分提前考虑。不但使学习的内容能解决员工的绩效问题,也使课程的演绎方式也能促使培训效果的转化。实现从课程设计开始出现更多能使员工业绩与行为变化的优质课程。目前主要采用的有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与测试法,同时尝试着培训作为业务项目推行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与项目结果直接关联,立项的项目结果即为培训效果。

内部讲师队伍:呈分散状态,除入队之初的TTT培训,后期无技能进一步提升训练,也并没有针对讲师一对一的授课计划,也并未按聘期制进行及时更新与调整;除了课程开发费、讲师津贴,在晋升、薪酬、荣誉等方面并无其他优越待遇。队伍的建设与干部队伍的建设未有关联的制度与措施保证,梯度建设的构想一直处在酝酿当中。

培训管理员队伍:专职队伍4人,加入队伍最长的未超过2年,1年内的占50%。对企业的认识与了解刚刚开启,培训的底子是有,但培训的学习项目设计与运营、培训效果评估、课程设计与开发等的专业能力提升还有待快速提升。

除了以上内容每年的企业职工职业培训补贴、新型学徒制以及初级职称的评定也是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内容。

作为培训模块的工作内容梳理出来后,存在哪些问题可以通过企业大学的筹建而完善的呢?以上内容哪些可以作为重心而延续下去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欲盖楼先检修-四横三纵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