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建模]全程建模后续的出版问题和整个的发展趋势对话

2007-07-03 15:42:26  伊达
我看到有人跟你约书了 ?

2007-07-03 15:42:37 青润
呵呵,是的
 

2007-07-03 15:42:45  伊达
正好再写一个新版本 

2007-07-03 15:43:02 青润
这次是********出版社。
 

2007-07-03 15:43:06 青润
我还在考虑。
 

2007-07-03 15:43:26  伊达
那应该很好呀 ********出版社的书,还是很受欢迎的。。

2007-07-03 15:44:03 青润
其实不用她来找我,********那边现在我也有认识的人,他们也可以帮我解决********出版的问题。
我只是在考虑这本书的整体定位问题。
 

2007-07-03 15:49:34  伊达
我记得你blog里有一篇 ‘方法论’和‘过程论’的介绍,在哪个类别里呢 找了半天没找到 
找了2遍了 没有 是不是删了 ?

2007-07-03 15:51:41 青润
不可能,我那里没有删除过东西。
http://blog.csdn.net/qingrun/archive/2006/12/21/1451598.aspx

2007-07-03 15:54:27  伊达
对 就这个 

2007-07-03 15:54:42 青润
恩。
 

2007-07-03 15:57:07  伊达
全程建模应该算是 过程论和方法论兼有了。。

2007-07-03 15:57:49  伊达
既有从业务-需求-……代码的开发过程,又有具体的分析、设计实现方法

2007-07-03 16:01:10 青润

目前是都有了。
 

2007-07-03 16:04:45  伊达
林锐的SPP方法论,里面有针对中小企业的研发管理规范和各项文档模版,同时还提供了配套的 项目管理集成工具。下一次全程建模

是不是也考虑:除了介绍方法、过程外,还提供具体案例和针对案例的详细说明,并提供所出的各项文档资料的模版和示例呢?

2007-07-03 16:05:13 青润
恩,这个是可以考虑提供的。
 

2007-07-03 16:07:21  伊达
因为第1本书里面,光是提到要出各项文字资料,没有进行深入的说明,例如:给出模版和示例 或者 不同情况下的应变指导等。我

觉得全程建模要在企业里面使用起来,没有这些辅助的、配套的东西,光靠UML模型本身,还是不太容易让人接受的。

2007-07-03 16:07:57 青润
哦。
我明白了。
 

2007-07-03 16:08:39 青润
做一套完整的支持平台,包括文档,辅助资源,这样是第二本书的目的之一
 

2007-07-03 16:09:46  伊达
最好出文档的地方,能够“自动生成文档”或者“大部分能自动生成”。这样大家就觉得用建模的方式来进行分析、设计,确实要省

事、省力。因为以前,即使用uml建模了,文档还是要单独写,而且模型变了,文档要重新改,比较麻烦。

2007-07-03 16:10:41  伊达
我觉得你出第二本,第3本都可以出了,有不少东西可以写,大家也愿意接受。

2007-07-03 16:11:17 青润
我就怕做出垃圾来,那样不好。
呵呵,有些考虑简单了。
这样我可以考虑一下第二本的写法了
 

2007-07-03 16:12:55  伊达
例如:第二本就专门模拟一个完整的例子,起名类似于“全程建模具体案例全程剖析”等名字,把一个例子从项目如何起源的,刚开

始的时候需要做那些工作,下一个环节是如何开始的,要干什么内容,用建模方式来做如何进行,等等。把一个例子的方方面面用建

模的方式介绍清楚了,我感觉非常有市场。因为大家知道如何实战了,也有指导的范例了。

2007-07-03 16:13:31 青润
只是这样需要花费的精力太大了。
出版社的可怜的稿费,根本就不够。
 

2007-07-03 16:14:17  伊达
然后第3本就出一个 全程建模的方法论与支撑平台 为主题的,重点在支撑平台上。

2007-07-03 16:16:01 青润
恩,那就需要有资金支持了。否则,难度太大。
 

2007-07-03 16:17:16  伊达
我看林锐搞的基本就是:SPP的方法论的稿子,在网上全部公布;配套的平台提供2个月的试用。他赚钱主要是通过:通过给企业提供

咨询获得咨询费,更多的是卖他的配套平台(卖平台2种方式:一种是按月租;一种是买企业版装到本单位。主要为中小企业来定位

的)。

2007-07-03 16:22:51  伊达
林锐提到的 “目前常见方法论介绍和优缺点分析”,包括:PACE,PMBOK,CMM/CMMI,ISO,敏捷之外,还有专门针对 RUP和面向对象方法论的。
 

2007-07-03 16:23:30  伊达
后面分析后的结论为:

2007-07-03 16:23:31  伊达
RUP及其配套软件工具是重量级的软件研发管理解决方案,它面向的是高端用户,对户的财力、开发和管理能力要求都很高:
2 首先,用户得有钱买Rational的软件工具,否则光有RUP方法论如同纸上谈兵。Rational的软件工具都是非常昂贵的,例如配置管理工具几乎是每个项目成员都要使用的,但ClearCase的每个License大约5000$美元,这个费用相当于中国普通程序员一年的工资收入!显然,大部分国内企业没有钱购买Rational公司的软件工具。
2 如果要使用RUP方法,人们得先熟悉UML,否则除了RUP模型图之外你基本上看不懂细节内容。可是在普通企业里,大部分人(尤其是领导和管理人员)不熟悉UML。学习UML和RUP的难度远高于CMM和PMBOK。
2 项目经理和开发组长要有能力控制迭代过程,否则迭代式开发就变得混乱无序和漫无边际。可是国内很多项目经理连瀑布式开发过程都控制不住,他们又怎么能够管理好迭代过程呢?使用RUP的风险是很高的。
根据上述分析和许多同行的反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RUP及其配套的软件工具基本上不适合于国内中型和小型软件机构。
 

2007-07-03 16:24:03 青润
恩。
 

2007-07-03 16:24:31  伊达
所以他总结了以往集中方法论后,提出他自己的 IDP研发方法论。

2007-07-03 16:25:01 青润
恩。
 

2007-07-03 16:26:01  伊达
所以我也想到一个问题,就是:全程建模要较好推广使用的话,其支撑和配套的工具来自哪里? 若没有合适的、便宜的工具,也难以发挥全程建模的效果。

2007-07-03 16:29:46  伊达
我曾仔细看过林锐那边搞的IDP和配套的平台试用,提了一些问题,他给回复过,其中还提到“全程建模”这块。

2007-07-03 16:30:07 青润
哦。如何提的?
是他自己的建模把?
 

2007-07-03 16:30:20  伊达
1.我这边IT研发的情况基本是这样:
调研,分析,设计,基本是按照瀑布流的方式,按照面向过程的思想来进行的,所出的文档资料也是按照国标的模板(加以改良)进行的;而到了编程阶段,我们用的是java 和 .net,是OOP方式,造成前期所做的详细设计,交给程序员后,他们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进行。也就是说,前一半采用面向过程的方式进行设计,后面采用OO的方式编程,二者不能严格、连贯的对应起来。造成程序员编码的时候,是在原来的详细设计书的基础上,再按照自己的想法再去进行模块设计。 因为程序员从详细设计书上,不知道该出几个对象,几个java文件,几个jsp文件,看到的往往是分了几个模块,每个模块里面的处理流程,处理单据是什么式样的,而这些不是他编码所需要的。
 而这些在IDP里面,对于“详细设计”与“编码”具体如何结合上,未见有具体的论述。

林锐简单答复:这类问题是编程技能问题,和流程没有多少关系。
      IDP是管理流程,不关注设计、实现的细节。

2.IDP可否和青润的“全程建模”集成起来?
我觉得现在IDP里面,全局的思路非常好,但对OO这块提到的很少。对于C++ 或者 面向过程开发很适合,对于JAVA .net开发,我觉得稍有欠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林博士后期基本不再参与编程的缘故。。。
而 全程建模可以比较好的解决:
? 业务模型-用例模型-分析模型-设计模型的紧密衔接和互相连贯。
? 分析文档、设计文档可以在模型的基础上自动生成(稍加改造文档模板)。
? 基础代码可以自动导出。
? 后期的变更,例如需求变更、设计变更、代码变更等,能很好的逆向到模型中去,从而保持分析、设计等模型的最新性和可用性,并且模型更新后文档可以自动更新,对分析设计人员来说,效率很好,做起来也有兴趣,而且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该动脑子的地方了。

林锐简单答复:我们目前不做这些事情的根本原因是“这类事情不能盈利”。公司最求商业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学术和技术。
 

2007-07-03 16:31:22 青润
呵呵。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全程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