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失去了生活的可能

閱讀的生態正在改變。

連素來熱愛閱讀的日本也是如此。以往在通勤列車上人手一本文庫本的盛況不復,在列車上的一片靜默中,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乘客忙著刷手機,真正捧書閱讀的約占六分之一,其餘的乘客則是默默地休息。

我們失去了生活的可能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同樣是所謂的零碎時間,為什麼過去的時代人們能夠專注於閱讀思考,而今天的人們做不到?

社交媒體的出現,極大地分散了人們的注意力,搶走了、剝奪了人們的碎片時間。社交媒體創造出虛擬的社交需求,虛擬的社交需求強化人們的心理依賴,同時刺激人們進一步投入創造“社交鏈”的過程。當每個人既是社交內容的創造者,又是社交內容的分享者和接受者,人們就不自覺地以極大的熱情深陷其中。

同時,現代人的事務化和瑣細化也加強了這一趨勢。現代社會的運行,背後倚賴的是近百年來高速發展的科學體系,社會運轉的語言是科學語言。科學語言追求精細化和程序化,講述力求精確,行事務必有步驟,將疏失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不過,這樣一來,我們就不可避免地陷入越來越複雜的程序和為了實現程序而準備的程序之中。由此蔓延的事務於是越發龐雜、越發瑣細,我们则愈加深陷于其中。如此,我们需要更多的片段时间来完成这些“非如此不可”的工作,如何理解和运用“碎片时间”于是成为一个现代人生活中的大命题----不过,这实际上只是一个懒惰的托辞----在没有这些琐碎事務出現之前,我們同樣擁有這些碎片時間,我們利用這些時間來閱讀思考、面對自我,卻也並不覺得是一種浪費。總之,我們實質上失去了轉頭面向自己的真實生活的能力。

閱讀正在成為一件非常奢侈的事。閱讀能力需要思考能力的支撐,而思考需要連續不斷的邏輯運行,需要培養感知週邊事物的能力,但是當下的生活總是不斷向我們索求各種即時更新的答案,種種待完成的事務在啃噬著腳跟,使我們無力培養或發展我們的思考能力。我們所擁有的,似乎只剩下說“是”或“否”的機會;至於為什麼“是”或“否”,則無力回答。

就人類總體而言,表面上看來,我們得到了超越以往所有世代的知識;實際上,我們正在喪失深入探究知識的能力與慾望;愈來愈快地,我們正在加速失去生活的可能。這,才是現代生活中最悲哀的事實。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們失去了生活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