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月前看到预告片的时候,我就预感会爆。现在上映不到五天,我已经刷了两次,可以说是非常喜欢了。
但是中外影评人一致对该片不看好,最广为诟病的主要有几点:剧情硬伤,感情淡薄;音乐没有同期收声,并且偏向口水流行歌曲;作为歌舞类型片来讲,镜头调度感不强,艺术感也不好。
而imdb对该影片第一个是定位是biography,第二个和第三个定位drama和musical,而狗爹的至暗时刻第一个定位就是biography,这么一看,确实是大写的尴尬。
剧情硬伤其实你要说逻辑不通倒是算不上,只是整个剧情的走向可以说是陈腔滥调,用脚趾想想都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犹如一台完美运行的机器,打开外壳却发现内里空空如也,看不到任何零件和齿轮。
童话故事里面为什么最后王子和公主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因为是公主呀,公主总要和王子一起生活的,这种理由显然苍白无力。
首先是老婆的爹,简直太容易搞定,小时候男主影响小姐的礼仪课都要被挨一巴掌被警告,长大了之后就轻轻松松拐跑了贵族小姐,而且并没有发难,就因为青梅竹马就水到渠成吗?全片最苍白的就是男主和老婆的爱情线了。
其次是老婆,假得不像真人。挨穷的时候就一个为难的表情,一页记账本,完了。千依百顺妇唱夫随,一个从小上礼仪课贵族学校的小姐,又死心塌地地跟着你,发达了还说不用这么奢华这种话,老公不顺自己的意,不高兴的情绪来得比一声叹息还要轻。这...完全是平行世界另一个双儿啊。
至于瑞典夜莺这条线,个人觉得倒是合情合理。男主是商人,初见她觉得此人有商业头脑,懂得欣赏自己的真,愿意合作,把男主当成合适的伙伴;第二次好感度倍增是美国初次登台,她感激男主帮她打点,表演之间的眼神交流她明白男主是被她歌声打动了。话说休叔这场戏可以说是此片表演巅峰,虽是一言未发,眼神却已包含千言万语,被这种眼神盯住,哪怕是神女也把持不住啊。第三次拉近距离是酒会上她亲眼所见男主赶走岳父岳母,“那些含着金钥匙出身的人是不懂这些的”,她觉得她懂他,只因经历太过相似。而最后演出,因为明白这个男人太过自私而心碎,诀别一吻,画上句号。虽然少了一些日久生情的过程,但是比起男主的爱情线,已经好上太多。
而片中最棒的支线莫过于扎克与赞达亚的爱情线了。初见惊艳,日久生情,有过犹豫有过挣扎,缠绵悱恻的为爱而歌,本以为已是诀别,最后一场大火又把两人连在了一起,可以说是缘分天注定了。
全片最让影评人诟病的就是剧情,犹如蜻蜓点水,假到宛如童话书大纲,连内容都懒得去填。换句话说,有什么事情是唱一首歌不能解决的吗?如果有,那就唱两首歌。少年男主不管阶级和身份差异,只要边唱歌边写信,就能让贵族小姐嫁给他;而说服扎克入伙可能比较难,不仅要唱歌还要跳舞,不过还好没唱完扎克就入伙了;拇指将军和瑞典夜莺就更好搞定了,歌都不用唱,直接几句话就行了。投资失败老婆又回娘家了怎么办?换着场景跳舞唱歌就都解决了。
从情节上看,完全没有一点起伏,男主一路像开了外挂,完全是披着歌舞片的杰克苏故事。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而很多人把爱乐之城和这部片子比较。爱乐之城把一个爱情故事讲得非常浓烈,从结构上就分为爱情的四季,给了两人相识相知相爱直到最后无奈分开的理由。而片中的歌舞,虽然也用了艺术的夸张手法,但是歌只是辅助剧情的存在,并不是借助歌来推动情节的发展。而且要完整的欣赏爱乐之城,你不懂爵士的流派,可能就对剧里面音乐有些欣赏无能,其实考虑到市场接受度,已经是比较拘谨的表现手法,并没有太多即兴创作的成分。
然而爱乐的票房并不好,在中国的总票房不到三亿,仅比青少年口水歌大串联的欢乐好声音多3000多万。
马戏之王的歌曲,确实非常的Pop,正宗的歌舞剧爱好者,可能会对之嗤之以鼻,不过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个片子,毕竟我也是听欢乐好声音中青少年口水歌长大的30代。
作为歌舞片,其实勉强可以打到三星。但是作为爆米花歌舞片,完全可以打到五星。
片中有个情节非常有趣,上流社会评论家对巴纳姆马戏团嗤之以鼻,而普通民众对马戏团的接受度却非常高。正好对应现实中专业影评人和普通观众的态度。
该剧的音乐主创benji Pasek 和Justin Paul 也对剧中音乐太过Pop做出了解释,巴纳姆就是一个站在时代前沿的人,所以希望展示不一样的一面。虽然可能这个解释对于很多影评人来讲,完全站不住脚。
但是说通俗点,一个片子的基调定了,各个细节难道不该为主旨服务吗?
歌舞片的歌舞到底是情节的一部分还是歌舞只是作为辅助内容的存在,在确认了歌舞在歌舞片中的作用之后,再来评判歌舞片,显然才更为公平。
默认了后者之后,其实有些“蜻蜓点水”的情节看来也并不难理解。
有些观点认为,并没有仔细的展开男主到底是怎么骗人的。其实片中不止一次做出了暗示。在休叔面试那一群Freak的时候,每个人他都迎合了观众的猎奇心理夸大其词,改体重,改国籍。在Come alive的时候,他再次往“世界最胖男”肚子塞了一个枕头夸大了体型,“爱尔兰巨人”出场的时候,也明显看得出来,是踩了高跷的。甚至连马戏团最初的银行贷款抵押都是假的,男主开始就是靠行骗发家,所以周围的人,甚至包括他女儿也说他作假,也没有什么不好理解。
作为爆米花歌舞片来讲,对普通观众的号召力和感染力,马戏之王做到了极致。
上映仅仅四天,票房就快到五千万,照目前的趋势来看,超越爱乐之城肯定是没有问题。
真要较真的话,休叔就该和狗爹一样化妆了。
这个片子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贴了个biography的标签,因为只要花完二十分钟看完巴纳姆的Wiki,肯定会觉得额...
豆瓣有个评论说得好,怀着看希区柯克的心去看金凯瑞,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不过金凯瑞现在也没有之前的喜剧片了,准确地来讲,应该是怀着看希区柯克的心去看惊声尖笑系列,肯定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我个人喜欢这个片子,还因为这里面的裙子,现代又复古。尤其是米歇尔的服装,tightrope达到了极致。其实也是经过了改良,哪怕是只看过乱世佳人,也知道林肯时期的裙子不长那样。
我喜欢这个片子最重要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片子欢乐,更重要的是看到休叔能欢乐的演他最爱的歌舞片,打心眼里为他感到开心。
众所周知休叔为金刚狼付出了多少,他这些年过得实属不易。对于一个天生爱美食的人来讲,逼着自己控制饮食,喝了十多年蛋白粉,自控力真的一流。
休叔的Instagram里面,美食占了相当大一部分。
对于休叔来讲,能不用那么辛苦的吃蛋白粉,能够大快朵颐,就是件很幸福的事情了。
休叔这种快乐的心情在马戏之王里面体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让人感觉得到他真的是非常enjoy这部剧。
我二刷的时候,带我七岁的女儿去看的。在她前年看了冰雪奇缘之后,她睡前歌曲就是循环Let it go;去年带她看了美女与野兽,就换成了beauty and the beast,而昨天,则换成了the greatest show.
弯弯的译名是大娱乐家,个人觉得更为贴切。五彩斑斓,热闹欢快,观众看得开心,演员演得开心,这就是一部成功的片子。
妖猫传说得好,虽然幻境是假的,但是感情是真的;虽然巴纳姆的show 是假的,但是带给观众的欢乐是真的;虽然the greatest showman 作为传记片和艺术性歌舞片是假的,但是带给我们的欢乐,也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