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什么是防火墙,凡是接触过计算机的朋友应该都会了解。在现代计算机通信中,有很多的安全技术,防火墙就是其中最基本的一种。
同时,防火墙具备一些有效的隔离功能,能够对经过防火墙的网络包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检查,从而控制网络包的进入进出,以达到限制网络访问的一些目睹,这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我们的长城防火墙(GFW)。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就是,作为一种安全技术,防火墙是如何实现控制网络通信的。当然,我们是基于CentOS上的防火墙进行的讨论,并且仅限于命令上的使用,并不切入到内核代码的实现。
netfilter
Firewalld/iptables
Firewalld | iptables | |
---|---|---|
配置文件 | /usr/lib/firewalld,/etc/firewalld | /etc/sysconfig/iptables |
对规则的修改 | 不需要全部刷新策略,不丢失现行连接 | 需要全部刷新策略,丢失链接 |
防火墙类型 | 动态防火墙 | 静态防火墙 |
区域 | 描述 |
---|---|
drop(丢弃) | 任何接收的网络数据包都会被丢弃,没有任何回复。仅能有发送出去的网络连接 |
block(限制) | 任何接收的网络连接都被IPv4的icmp-host-prohibited信息和IPv6的icmp6-adm-prohibited信息所拒绝 |
public(公共) | 在公共区域内使用,不能相信网络内的其他计算机不会对您的计算机造成危害,只能接收经过选取的链接 |
external(外部) | 特别是为路由器启动了伪装功能的外部网。您不能信任来自网络的其他计算,不能相信他们不会对您的计算机造成危害,只能接收经过选择的连接 |
dmz(非军事区) | 用于您的非军事区内的电脑,此区域内可公开访问,可以有限的进入您的内部网络,仅仅接收经过选择的连接 |
work(工作) | 用于工作区,您可以基本相信网络内的其他电脑不会危害您的电脑,仅仅接收经过选择的连接 |
home(家庭) | 用于家庭网络,您可以基本信任网络内的其他计算器不会危害您的计算机,仅仅接收经过选择的连接 |
internal(内部) | 用于内部网络,您可以基本上信任网络内的其他计算机不会威胁您的计算机,仅仅接受经过选择的连接 |
trusted(信任) | 可接收所有的网络连接 |
运行时配置
实时生效,并持续至Firewalld重新启动或重新加载配置
不中断现有连接
不能修改服务配置
永久配置
firewall-cmd命令行工具
/etc/firewalld/中的配置文件
在安装 CentOS7 系统时,会自动安装 firewalld 和图形化工具 firewall-config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启动firewalld'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 '设置firewalld为开机自启动'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查看firewalld运行状态'
[root@localhost ~]# firewall-cmd --state '查看firewalld运行状态'
running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停止firewalld'
[root@localhost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设置firewalld开机不自启动'
firewall-cmd 预定义信息主要包括三种:可用的区域、可用的服务以及可用的 ICMP 阻
塞类型
[root@localhost ~]# firewall-cmd --get-zones '显示预定义的区域'
block dmz drop external home internal public trusted work
[root@localhost ~]# firewall-cmd --get-service '显示预定义的服务'
[root@localhost ~]# firewall-cmd --get-icmptypes '显示预定义的 ICMP 类型'
firewall-cmd --get-icmptypes 命令的执行结果中各种阻塞类型的含义分别如下所示:
使用 firewall-cmd 命令可以实现获取和管理区域,为指定区域绑定网络接口等功能
firewall-cmd 命令的区域管理选项说明
选项 | 说明 |
---|---|
–get-default-zone | 显示网络连接或接口的默认区域 |
–set-default-zone= | 设置网络连接或接口的默认区域 |
–get-active-zones | 显示已激活的所有区域 |
–get-zone-of-interface= | 显示指定接口绑定的区域 |
–zone= --add-interface= | 为指定接口绑定区域 |
–zone= --change-interface= | 为指定的区域更改绑定的网络接口 |
–zone= --remove-interface= | 为指定的区域删除绑定的网络接口 |
–list-all-zones | 显示所有区域及其规则 |
[–zone=] --list-all | 显示所有指定区域的所有规则,省略–zone=时表示仅 对默认区域操作 |
[root@localhost ~]# firewall-cmd --get-default-zone '显示当前系统中的默认区域'
[root@localhost ~]# firewall-cmd --list-all '显示默认区域的所有规则'
[root@localhost ~]# firewall-cmd --get-zone-of-interface=ens33 '显示网络接口ens33对应区域'
[root@localhost ~]# firewall-cmd --zone=internal --change-interface=ens33 '将网络接口ens33对应区域更改为internal区域'
[root@localhost ~]# firewall-cmd --get-active-zones '显示所有激活区域'
为了方 便管理,firewalld预先定义了很多服务,存放在/usr/lib/firewalld/services/ 目录中,服务通过单个的 XML 配置文件来指定。这些配置文件则按以下格式命名:service-name.xml,每个文件对应一项具体的网络服务,如ssh 服务等。与之对应的配置文件中记录了各项服务所使用的 tcp/udp 端口。在最新版本的firewalld中默认已经定义了 70 多种服务供我们使用,对于每个网络区域,均可以配置允许访问的服务。当默认提供的服务不适用或者需要自定义某项服务的端口时,我们需要将service 配置文件放置在/etc/firewalld/services/ 目录中。
service 配置具有以下优点:
firewall-cmd 命令区域中服务管理的常用选项说明
选项 | 说明 |
---|---|
[–zone=] --list-services | 显示指定区域内允许访问的所有服务 |
[–zone=] --add-service= | 为指定区域设置允许访问的某项服务 |
[–zone=] --remove-service= | 删除指定区域已设置的允许访问的某项服务 |
[–zone=] --list-ports | 显示指定区域内允许访问的所有端口号 |
[–zone=] --add-port=[-]/ | 为指定区域设置允许访问的某个/某段端口号(包括协议名) |
[–zone=] --remove-port=[-]/ | 删除指定区域已设置的允许访问的端口号(包括协议名) |
[–zone=] --list-icmp-blocks | 显示指定区域内拒绝访问的所有ICMP类型 |
[–zone=] --add-icmp-block= | 为指定区域设置拒绝访问的某项ICMP类型 |
[–zone=] --remove-icmp-block= | 删除指定区域已设置的拒绝访问的某项ICMP类型 |
省略–zone=时表示对默认区域操作
[root@localhost ~]# firewall-cmd --list-services '显示默认区域内允许访问的所有服务 '
[root@localhost ~]# firewall-cmd --add-service=http '设置默认区域允许访问http服务'
[root@localhost ~]# firewall-cmd --zone=internal --add-service=mysql '设置 internal区域允许访问mysql服务'
[root@localhost~]#firewall-cmd --zone=internal --remove-service=samba-client '设置internal区域不允许访问samba-client服务'
[root@localhost ~]# firewall-cmd --zone=internal --list-services '显示 internal 区域内允许访问的所有服务'
在进行服务配置时,预定义的网络服务可以使用服务名配置,服务所涉及的端口就会自
动打开。但是,对于非预定义的服务只能手动为指定的区域添加端口。
[root@localhost ~]# firewall-cmd --zone=internal --add-port=443/tcp '在internal区域打开443/TCP端口'
[root@localhost ~]#firewall-cmd --zone=internal --remove-port=443/tcp '在internal区域禁止443/TCP端口访问'
前面提到firewall-cmd 命令工具有两种配置模式:运行时模式(Runtime mode)表示当前内存中运行的防火墙配置,在系统或 firewalld 服务重启、停止时配置将失效;永久模式(Permanent mode)表示重启防火墙或重新加载防火墙时的规则配置,是永久存储在配置文件中的。
firewall-cmd 命令工具与配置模式相关的选项有三个:
[root@localhost ~]# firewall-cmd --reload '重新加载防火墙规则并保持状态信息,即将永久配置应用为运行时配置'
[root@localhost ~]# firewall-cmd --permanent
'带有此选项的命令用于设置永久性规则,这些规则只有在重新启动firewalld 或重新加载防火墙规则时才会生效;若不带有此选项,表示用于设置运行时规则'
[root@localhost ~]# firewall-cmd --runtime-to-permanent '将当前的运行时配置写入规则配置文件中,使之成为永久性'
[root@localhost ~]# firewall-config '打开防火墙图形工具'
下面通过一个实验来直观展示图形工具的使用
一台服务器ip地址为192.168.179.110,客户机01ip地址为192.168.179.144,另一台客户机02ip地址为192.168.179.130
根据上面的要求可以简单画一个简图,根据要求对服务器的防火墙进行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