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记忆中的美国

      赴美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早已淡忘记忆中美国些许印象碎片式“泛”起,凌乱偏面仍无法准确描述美国在我心中是怎样一种印象,意外的赴美之旅并未让我异常的兴奋,却把尘封已久美国印象搅动泛起,本就童心未泯的意识中猎奇欲望驱使,连缀起凌乱碎片记忆,作为赴美前铺垫一捋再捋。

    记忆中美国出现在我儿童时代,乍到德州没有了青岛那么多的玩具、玩耍的海边,大院外孩子中国美国的游戏成

碎片记忆中的美国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碎片记忆中的美国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碎片记忆中的美国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碎片记忆中的美国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碎片记忆中的美国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碎片记忆中的美国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碎片记忆中的美国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了学习模仿的“科目”,美国被当作“假想敌”,大院内仅有的三个男孩谁也不愿当美国,年小的朱志刚成了美国“专利”,中国美国游戏应立意于抗美援朝战争,父亲作为抗日老战士入朝作战,母亲在为文化教员也渡过鸭绿江,游戏中夏天经常把镂空的半个西瓜皮作为头盔扣在小刚头上,而在此时美国成了三个男生争抢的角色,刻有《US》的西瓜皮被撕扯的支离破碎,西瓜残渣洒满全身,灰头土脸邋遢的哥儿三捧腹大笑中结束了嬉戏。中美关系紧张的年代,纸老虎的口号甚嚣尘上,打倒纸老虎的呼声不绝于耳,成为那个时代成长的孩子对美国初始印象,随着阅历增长,美国是一个超级大国,又嵌入深深的记忆中,那里经济发达、人才济济,享有绝对的话语权,充当着世界“警察”的角色,航空母舰、导弹等先进的武器装备形成了巨大的威慑,彰显着美国惟我独尊的霸主地位;媒体的开放,美国多元化的印象也在不断更新着以偏概全的初始印记,而经济日趋多边化的格局,也在不断撼动着美国一国独霸的话语权,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国与国间的交往常态化,出境旅游、美国旅行已不是什么异想天开,美国对于国人的神秘感越来越被赴美的人们“解密”。

    以偏概全的畸形思维无法客观真实告诉你美国的究竟,领先的科技、后盾的国力、人才济济的涌入都在向我们告知,那里有可供可我们学习东西,那里有我们需探寻神秘。

你可能感兴趣的:(碎片记忆中的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