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C++TestingFramework(简称gtest,http://code。google。com/p/googletest/)是Google公司发布的一个开源C/C++单元测试框架,已被应用于多个开源项目及Google内部项目中,知名的例子包括ChromeWeb浏览器、LLVM编译器架构、ProtocolBuffers数据交换格式及工具等。 优秀的C/C++单元测试框架并不算少,相比之下gtest仍具有明显优势。与CppUnit比,gtest需要使用的头文件和函数宏更集中,并支持测试用例的自动注册。与CxxUnit比,gtest不要求Python等外部工具的存在。与Boost。Test比,gtest更简洁容易上手,实用性也并不逊色。Wikipedia给出了各种编程语言的单元测试框架列表(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unit_testing_frameworks)。 一、基本用法 gtest当前的版本是1。5。0,如果使用VisualC++编译,要求编译器版本不低于7。1(VisualC++2003)。如下图所示,它的msvc文件夹包含VisualC++工程和项目文件,samples文件夹包含10个使用范例。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单元测试代码只需要包含头文件gtest。h。gtest中常用的所有结构体、类、函数、常量等,都通过命名空间testing访问,不过gtest已经把最简单常用的单元测试功能包装成了一些带参数宏,因此在简单的测试中常常可以忽略命名空间的存在。 按照gtest的叫法,宏TEST为特定的测试用例(TestCase)定义了一个可执行的测试(Test)。它接受用户指定的测试用例名(一般取被测对象名)和测试名作为参数,并划出了一个作用域供填充测试宏语句和普通的C++代码。一系列TEST的集合就构成一个简单的测试程序。 常用的测试宏如下表所示。以ASSERT_开头和以EXPECT_开头的宏的区别是,前者在测试失败时会给出报告并立即终止测试程序,后者在报告后继续执行测试程序。 写个简单的测试试一下。假设我们实现了一个加法函数: 对应的单元测试程序可以这样写: 代码中,测试用例Add包含两个测试,正数和负数(这里利用了VisualC++2005以上允许标识符包含Unicode字符的特性)。编译运行效果如下: 在控制台界面中,通过的测试用绿色表示,失败的测试用红色表示。双横线分隔了不同的测试用例,其中包含的每个测试的启动与结果用单横线和RUN。。。OK或RUN。。。FAILED标出。失败的测试会打印出代码行和原因,测试程序最后为所有用例和测试显示统计结果。建议读者试一下换成ASSERT_宏的不同之处。 每个测试宏还可以使用<<运算符在测试失败时输出自定义信息,如: 编译命令行中,gtest_mt。lib和gtest_main_mt。lib就是前面使用VC项目文件生成的静态库。有意思的是,测试代码不需要注册测试用例,也不需要定义main函数,这是gtest通过后一个静态库自动完成的,它的实现代码如下: 其中,函数InitGoogleTest负责注册需要运行的所有测试用例,宏RUN_ALL_TEST负责执行所有测试,如果全部成功则返回0,否则返回1。当然,我们也可以仅链接gtest_mt。lib,自己提供main函数。 二、测试固件 很多时候,我们想在不同的测试执行前创建相同的配置环境,在测试执行结束后执行相应的清理工作,测试固件(TestFixture)为这种需求提供了方便。“Fixture”是一个汉语中不易直接对应的词,《美国传统词典》对它的解释是“(作为附属物的)固定装置;被固定的状态”。在单元测试中,Fixture的作用是为测试创建辅助性的上下文环境,实现测试的初始化和终结与测试过程本身的分离,便于不同测试使用相同代码来搭建固定的配置环境。用体操比赛的说法,测试过程体现了特定测试的自选动作,测试固件则体现了对一系列测试(在开始和结束时)的规定动作。有些讲单元测试的书籍直接把测试固件称为Scaffolding(脚手架)。 使用测试固件比单纯调用TEST宏稍微麻烦一些: 1、从gtest的testing::Test类派生一个类,用public或protected定义以下所有成员。 2、(可选)建立环境:使用默认构造函数,或定义一个虚成员函数virtualvoidSetUp()。 3、(可选)销毁环境:使用析构函数,或定义一个虚成员函数virtualvoidTearDown()。 4、用TEST_F定义测试,写法与TEST相同,但测试用例名必须为上面定义的类名。 每个带固件的测试的执行顺序是: 1、调用默认构造函数创建一个新的带固件对象。 2、立即调用SetUp函数。 3、运行TEST_F体。 4、立即调用TearDown函数。 5、调用析构函数销毁类对象。 从gtest的实现代码可以看到,TEST_F又从用户定义的类自动派生了一个类,因此要求public或protected的访问权限;大括号里的内容被扩展成一个名为TestBody的虚成员函数的函数体,因此可以在其中直接访问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其实TEST也采用了相同的实现机制,只是它直接从gtest的testing::Test自动派生类,所以可以指定任意用例名。testing::Test类的SetUp和TearDown都是空函数,所以它只执行测试步骤,没有环境的创建和销毁。 借用上面Add函数写个固件测试的例子: 编译运行效果如下: 必须强调,每个TEST_F开始都创建了一个新的带固件对象,因此每个测试都使用独立的完全相同的初始环境,各测试可以按任意顺序执行(参见--gtest_shuffle命令行选项)。但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在各个测试间共享一个相同的环境来保存和传递状态,或者环境的状态是只读的,可以只初始化一次,再或者创建环境的过程开销很高,要求只初始化一次。共享某个固件环境的所有测试合称为一个“测试套件”(TestSuite),gtest中利用静态成员变量和静态成员函数实现这个概念: 1、(可选)在testing::Test的派生类中,定义若干静态成员变量来维护套件的状态。 2、(可选)建立共享环境:定义一个静态成员函数staticvoidSetUpTestCase()。 3、(可选)销毁共享环境:定义一个静态成员函数staticvoidTearDownCase()。 另外,还可以使用gtest的Environment类来建立和销毁所有测试共用的全局环境(对应于上图显示的“Globaltestenvironmentset-up”和“Globaltestenvironmenttear-down”): gtest文档建议测试程序自己定义main函数并在其中创建和注册全局环境对象: 三、异常测试 C程序中要返回出错信息,可以利用特定的函数返回值、函数的输出(outbound)参数、或者设置全局变量(如C标准库定义的errno,Windows API中的“上次错误”(last error)代码,Winsock中与每个socket相关联的错误代码)。C++程序常用异常(exception)来返回出错信息,gtest为异常测试提供了专用的测试宏: 需要注意,这些测试宏都接受C/C++语句作为参数,所以既可以像前面那样传递表达式,也可以传递用大括号包起来的代码块。 借助下面的被测函数: 测试程序如下: 编译运行效果如下: 容易想到,gtest的这些异常测试宏是用C++的try。。。catch语句来实现的: 如果把上图中Visual C++的编译选项/EHsc换成/EHa,try 。。。 catch就可以同时支持C++风格的异常和Windows系统的结构化异常(SEH)。这样,即使删掉divide函数里的if判断,测试代码的EXPECT_ANY_THROW宏也会成功捕获异常。 遗憾的是,目前仅使用这些测试宏无法得到获得被抛出异常的详细信息(如divide函数中的报错文本),这和gtest自身不愿意使用C++异常有关。 四、值参数化测试 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对代码实现的功能使用不同的参数进行测试,比如使用大量随机值来检验算法实现的正确性,或者比较同一个接口的不同实现之间的差别。gtest把“集中输入测试参数”的需求抽象出来提供支持,称为值参数化测试(Value Parameterized Test)。 值参数化测试包括4个步骤: 1、从gtest的TestWithParam模板类派生一个类(记为C),模板参数为需要输入的测试参数的类型。由于TestWithParam本身是从Test派生的,所以C就成了一个测试固件类。 2、在C中,可以实现诸如SetUp、TearDown等方法。特别地,测试参数由TestWithParam实现的GetParam()方法依次返回。 3、使用TEST_P(而不是TEST_F)定义测试。 4、使用INSTANTIATE_TEST_CASE_P宏集中输入测试参数,它接受3个参数:任意的文本前缀,测试类名(这里即为C),以及测试参数值序列。gtest框架依次使用这些参数值生成测试固件类实例,并执行用户定义的测试。 gtest提供了专门的模板函数来生成参数值序列,如下表所示: 写个小程序试一下。假设我们实现了一种快速累加算法,希望使用另一种直观算法进行正确性校验。算法实现和测试代码如下: 测试程序如下: 注意TestWithParam的模板参数设置为unsigned类型,而在代码倒数第2行,两个常量值都加了u后缀来指定为unsigned类型。熟悉C++的读者应该知道,模板函数在进行类型推断(deduction)时匹配相当严格,不像普通函数那样允许类型提升(promotion)。如果上面省略u后缀,就会造成编译错误。当然还可以显式指定模板参数:testing::Range(1, 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