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赛场上,所有赢得比赛的运动员们都做过一个动作:双臂高高举起,挺胸抬头,敞开怀抱。而输了比赛的运动员则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双肩下垂、含胸缩背的动作。
这种姿态的选择并非是后天习得,而是与生俱来的认知。因为即便是残奥会中双目失明的运动员,他们在赢得比赛后也使用了同样的肢体语言,然而他们从未见过其他人如何表达骄傲或是胜利。
这一发现来自哥伦比亚心理学教授杰西卡•特蕾西。她的研究表明,人类的骄傲情绪可能是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2004年,她与助手开展了一项研究。他们让学生看了一些照片,照片中的人物通过各种姿势表达出骄傲、开心、惊讶等情绪,然后他们要求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的情绪。当看到表达骄傲的情绪时,三分之二的学生使用了和骄傲相关的形容词,如骄傲、自信、胜利等,而几乎没有人把开心、惊讶的姿势表述为骄傲。
特蕾西和同事认为,这些表情可能已经进化到促使生理产生变化的程度,比如提高睾丸素水平,让我们继续掌控局面,保持胜利;也可能已经进化为一种被视作胜利的标志,用以表达较高的地位或者权力。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发:
1、不做路人甲,需要从调整你的姿势开始。
有一些人在职场或者生活中总是处于“路人甲”状态,就是没什么存在感。仔细观察下这些人平时的姿势,无论是走路还是坐着,大多是双肩下垂、含胸缩背的时候居多,而这些姿势呈现给别人的感觉就是失败者状态。
每个人从内心里都更愿意和成功者交往,这不是势利,这是自然选择。就如小孩都喜欢和比他大的孩子玩一样。
一个人越是呈现出失败者状态,越会导致没有人愿意和他交往,这又会造成这个人更有一种失败的感觉,从而又影响到自己的姿势。
如果想要打破这个魔咒,那就从改变自己的姿势开始,例如可以在重大事件之前做出“双臂高高举起,挺胸抬头,敞开怀抱”这样的成功者姿势,改变自己的能量状态。当然,你可以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来做。
我在培训演讲者的时候,会让这些人在台上大量的练习“双臂高高举起,挺胸抬头,敞开怀抱”这样类似的动作,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些演讲者能够呈现出高能量的状态。一个演讲者如果能够自如的在台上做出这样的动作,那么他对于演讲的驾驭度一定会更高。
2、先身体,后心理。
到底是心理状态影响了身体状态,还是身体状态影响了心理状态。
很多人会说,我看起来没精打采呈现出失败者的姿势,那是因为我心理很挫败呀。
然而,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有一句著名的理论:“我唱歌,因为我快乐;我快乐,因为我在唱歌。”这个观点指出:是身体的体验而非其他因素导致了情感的变化。我们的身体体验了某种感觉或者做出了某个动作,这使我们有了某种特定的情感。
心理学上专门有个名词叫“具身认知”,即我们的心智活动与身体密切相关。这个观点背后的理论依据是,我们的大脑并不能清晰地区分生理和心理,管理生理的大脑区域通常也是管理心理的大脑区域,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利用身体来影响,甚至创造心智。
为什么这些年盛行的“断舍离”或者“扫除力”等这些整理类理念非常火爆?因为这些通过身体力行整理自己周围的环境,是真的可以影响我们的情绪,创造我们新的认知。
那么,以后的日子中,当我们觉得自己特别挫败时,不用思考那么多挫败的原因,立马让自己的身体动起来,就也能帮助我们摆脱挫败的心理伤害。
3、日常训练高能量姿势
尽量让自己的日常动作习惯化为高能量姿势,这也就是要求我们需要刻意训练我们的肢体动作,最终形成肢体记忆,从而影响我们的心智。
只要是形成肢体记忆的动作,我们就不会忘记,例如小时候学会的自行车,哪怕中间隔了很多年不骑都不会忘记。
我记得有次被助理诟病拍照姿势,她说我的照片大多就就一个姿势,只不过衣服不同而已,我这个统一的姿势就是叉腰。根据《高能量姿势》这本书上的解读,叉腰也是一种高能量的姿势,所以我也就不打算改正啦。的确,每当我叉起腰的时候,我自己都觉得超有存在感。
尽量让自己的站或者坐都呈现出打开双肩昂首挺胸的状态,这也就是我们老话讲的“精气神”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