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没什么可抱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74-986073.html

“机器换人”没什么可抱怨_第1张图片

富士康近来解雇了昆山工厂中的6万名工人,并用机器人取代他们,以此降低劳动力成本。不仅是富士康,根据昆山市政府的调查,该市600家企业已经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引入机器工人。如果自动化计划进展顺利,可能迫使250万人失业。舆论不禁担心,这些被淘汰下来的工人怎么安置?机器是不是正在抢走人类的饭碗?这让我想起15世纪英国著名的“羊吃人”运动。人类从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的过程中,也曾产生剧烈的社会矛盾,大量农民被资本和法律剥离土地赶进工厂。但另一方面,“羊吃人”给人类历史带来的绝不单纯是血腥味,工厂产生的岗位远多于农田能提供的工作。一项新技术如果开拓了更多的空间,必然带来更多的需求,在淘汰旧岗位的同时,创造出更多新机会。
我曾走访一家专做旅游纪念品外贸生意的工厂,上世纪80年代,工厂雇佣的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到了九十年代,雇的已经大多是中年人。而现在,工厂只能雇到五、六十岁的劳动力。这家工厂并不准备转型升级,但大量青年劳动力不愿投入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现实,用工成本的不断升高和越南等后发地区的逼迫,让这样的企业不得不“机器换人”。如果我们要产业升级,富士康裁剪工人事件将只是个开始。这也没什么可以抱怨的,“机器换人”是任何人也挡不住的自然趋势。正如华为任正非在全国科技三会上讲的,“未来社会是一个智能社会,不是以一般劳动力为中心的社会……即使我们实现生产、服务过程智能化,需要的也是高级技师、专家、现代农民……,因此,我们要争取这个机会,就要大规模地培养人。”所以,机器人非但不会抢走人的饭碗,还将创造出更多、更安全、更环保的“饭碗”。而且,工业从没有完全取代农业,机器人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未来的工厂将是大量使用机器人,利用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柔性机器,生产更绿色、更环保、更高质、更可持续产品的“可编程”工厂。生产过程对各种精密管控更高的要求将带来新的岗位。操作工人将升格转变为数据分析师、实时监控师这样的管理人员。未来的公司需要实时监测市场需求,实时监测对手的市场变化,不断对外界变化的世界做出实时响应,让生产更敏捷,能很快改变产品满足个性化需求。面向不定、多样、复杂的市场,展现出企业敏捷、聚焦和收敛的应变能力。如此下去,我相信,未来10年,我们印象中的工厂将大变样,产生新的工作岗位,眼下的“机器换人”必将成为“机器扩人”。面对这一转折,哪个民族、国家、公司、地区意识到得越早,就越能在这一趋势中领先。而未及时意识和明确路线的民族国家,将面临与5个世纪前错过工业革命相类似的命运,甚至遭遇“大刀红缨枪与导弹无人机”式的对抗。
技术本身是不应该也无法被怪罪的,问题都由人类自身造成。“机器换人”是好事,它将倒逼中国人在思想意识、社会管理和生产方式上的升级。新兴智能产业需要有独立精神、自由人格,平等意识的新一代工人。我们的年轻人在学校依附于大牌教授,在工厂依附于上司领导,就是创新也都被框在权威划定的范围内。问题是最好的解决方案真的就在划定的范围内吗?这恐怕需要权威有极其高明预见性。当然,思想意识的变化不是一两天的事,但技术革新将迫使改变提速。
显然,“机器换人”是对政府智慧的考验。现在一些地方政府搞“机器换人大跃进”,企业换一台机器人补贴8~10万,处处上样板工程、各地纷纷办机器人产业园,几乎成为政绩工程的变种。有些企业本来没有必要全换机器人的,也为了换补贴故意多淘汰工人,不但引进的机器人闲置,还人为加剧了机器人与人的矛盾。
机器该不该换人,换多少人是企业家和市场的事,政府该考虑的是被机器人换下来的人怎么安置;新的社会形态下,新工作岗位在哪?那些补贴给企业却被浪费掉的钱,应该拿来安置被淘汰下来的工人,完善社会服务,创造性的为他们寻找合适工作。同时,加快培养适应机器人带来的新需求新岗位的人才。近一点说,应扩展职业技术学校机器人维修、编程类的专业和课程;远一点说,要培养一批能创造新岗位、新工作的人才。
技术层次,对智能技术、新技术的支持之外,应关注在新技术上的创新,扩大并创造市场需求。像BAT这类企业已产生了新的需求雇了许多人,以前没有算法工程师这类事,现在十分普遍。美国硅谷一些公司甚至连硕士都不愿意雇,认为硕士有素质问题,难以主动发现问题开拓新领域; 老板很坦然,他们自己并不清楚下一步该如何干,必须依靠高素质的员工,更不是靠机器人。总之,把握时机,“机器换人”将成“机器扩人”,否则换掉人之后,接下来整个公司也会被换掉。
正如许多有识之士在刚结束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所指出的,未来二、三十年人类社会将演变成一个智能社会,尽管其深度和广度还想象不到,但如果我们不扛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坚持创新,必将会被颠覆,更不用说“解雇”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机器人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