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a面向对象详解(1)

项目组有个很好的习惯,每个礼拜都开展技术交流活动,要求由其中一个同事作为主讲人,以该主讲人所擅长的技术方面为主题,进行交流。收到这个任务已经月余,但最近实在太忙,只得趁周末准备一下。学习lua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虽然每天都在运用,而且应该说运用上还是挺溜的,但毕竟运用自如与以简易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还是差距挺大,有些东西虽然理解但要表达出来还是挺有难度,再加上时间紧迫,这里就当时抛砖引玉吧,希望大牛们多多指点,有纰漏不对之处,还请指正。

本人认为,要了解lua的面向对象,需要从三个方面下手:table、元表与元方法、面向对象。

一、lua的table

讲到lua的面向对象,则首先就要了解一下lua中的table。

table是什么?

table是lua中的数据结构机制,用table来实现关联数组,可以表示普通数组、符号表、集合、记录、队列及其他数据结构,也可以来表示模块、包、对象。

如:

localt1 = {1,3,5,7,9}  表示5个数字元素的数组

localtt = {'a','b','c','d'}

fork,v in pairs(tt) do

   print(k,v)

end

可以看到打印为

1   a

2   b

3   c

4   d

其中for k,v in pairs(tt) do 表示循环变量tt中的元素,pairs为一种table迭代器,返回元素的键和值。可知,默认情况下(即不指定键的情况下)table的索引是从1开始的(这和c++的数组下标从0开始有很大区别),且会自动递增,对于没有初始化的元素,索引结构都为nil。所以,lua将nil作为界定数组结尾的标志。

localt1 = {1,2,3,4,5,6}

t1[4]= nil

fork,v in ipairs(t1) do

    print(k,v)

end

输出为

1   1

2   2

3   3

虽然存在t1[5] = 5 和 t1[6] = 6 两个元素,但t1[4]为nil,则lua认为这个数组到索引3就结束了,但用户仍可用t1[5]去索引访问这个元素。

ipairs与pairs类似,但ipairs为从下标1开始依次递增索引数字索引的数组的迭代器。pairs则会无序索引table中的所有元素,包括字符索引和函数等。

localt2 = {1,2,abc = 5,4}

fork,v in ipairs(t2) do

   print(k , v)

end

输出为

1   1

2   2

3   4

中间虽然有一个字符串索引“abc”,但是后面的没有指定索引的元素会继续递增数字索引。

table中可以存储值(数字,字符串等)、函数(地址),也可以存储table。

table 既不是值,也不是变量,而是对象。请记住这句非常重要的话!

初步了解了table之后,不继续深入讲解,进入下一个阶段,毕竟这里主要讲的是lua的面向对象。

你可能感兴趣的:(l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