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百里竹海”,小山沟里孕育大情怀

        7月8日,由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梁平西部的竹山镇展开。当志愿者们刚踏入这片热土时,迎面而来的便是苍绿茂密的竹林。

重庆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百里竹海”,小山沟里孕育大情怀_第1张图片
志愿者每天穿梭竹林

万亩竹林,千年文化 打造当地旅游业

      以竹子闻名的梁平竹山镇,竹林万亩,历史文化更是从西魏元钦二年延续至今,底蕴深厚。甚至已经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的梁平竹帘,饮誉四方,素有“天下第一帘”之称。现今,梁平县挖掘竹桂文化,传承竹桂精神,更是将种竹纳入了梁平县森林工程项目之一。在志愿者的走访中,当地的百里竹海景观丰富,散布有50处自然人文景点。

      据悉,当地居民通过退田为林来获取国家所给予的补助资金,加上梁平县具有先天优越的地理环境,近几年来,竹林的扩展拉动了当地的旅游业的发展。百里竹林的风景名胜景地使得当地客流量增多,同时带动了宾馆、旅馆、农家乐的兴起。为了鼓励与支持当地村民自我发展,政府扩修公路,直通大山腹地,并对当地村民开办的农家乐进行财政补助,评选“最美庭院”和“乡村文明示范户”等奖项进行鼓励。

重庆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百里竹海”,小山沟里孕育大情怀_第2张图片
当地竹林风景

一山一竹一传承

      “从出生就没离开过竹山镇,人老了也没离开过竹,也是没什么遗憾的。”志愿者在山里调研的过程中路遇一位年迈的老人。志愿者们在与他攀谈了解到,老人早年丧偶,家里的后代都是常年不在身边,陪伴他的就是一个空房和一片竹山。老人自小在竹山镇长大,年轻的时候去过造纸厂当工人,造纸厂倒闭的那几年过得尤其潦倒,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父母的手上学了竹子编织手工艺才得以继续谋生。老人笑说:“多亏了这手艺赚了钱,还娶了媳妇”。在老人热情的领导下,带着一众志愿者上山伐竹,露两手给大家看看,三两下就一根竹子到手,竹子劈成片,竹条在老人手上来回穿梭。不一会儿一个五角星和小鸟就呈现在了眼前。技艺靠的是几十年的磨练,看他满手的新旧划口就能想到他这艰苦的一生。住在这个消息闭塞的山里。没有利欲的熏陶,单纯就是简简单单的感谢这片竹林让他在穷苦的时候活了下来。

重庆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百里竹海”,小山沟里孕育大情怀_第3张图片
志愿者同老人学编织竹艺

        年年岁岁竹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入睡时听到的是竹叶沙沙的摩擦声。晨起时闻到的是竹叶味道的阳光。家家户户扬竹编,百竹文化易长存。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不论是外出务工的还是在家务农的,无不对这一片片竹林抱着感恩之心。

编辑:何佳星

通讯员:范敏娟、刘欢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庆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百里竹海”,小山沟里孕育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