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群雄并起,豪杰纷争。
其中,有这样一个谋士,他年少时胸怀锦绣,却默默无名;他前半生颠沛流离,最后却位极人臣;他曾辅佐佞臣掌握大权,却又暗中保护朝廷忠良;他的计谋杀死了曹操的爱子,最后却成了曹魏的开国重臣。
他,就是贾诩。
一、欺骗悍匪,冒充军区司令外孙
贾诩,字文和,凉州(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青年时期的他,就非常机警聪明。有一次,他与同伴出行时,遇到了土匪。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土匪就意味着死神。眼见着同伴一个个被杀,小伙子们都战战兢兢、面如土色。
唯有贾诩,不慌不忙地对土匪头子说:“这位好汉,你先听我说完几句话,再杀我也不迟。我是太尉段颎的外孙,他现在找不到我,估计要急疯了,你把我送回去,外公肯定会厚厚地感谢您!”
贾诩为什么要提段颎呢,因为段颎是东汉名将,他与羌人作战先后达一百八十次,斩杀近四万人,最终平定西羌,并击灭东羌,威震西北。
土匪头子一看贾诩气定神闲,临危不惧,肯定是达官贵人家的子弟。他想如果真是得罪了段颎的外孙,搞不好要被连锅端,若把这个小伙子送回去,说不定还能收编正规部队,封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这个买卖划算。
于是不敢怠慢,敲锣打鼓地将他安全送回家,贾诩也因为自己的机智,成为了这次唯一的幸存者。
二、崭露头角,为军阀势力续命
贾诩在42岁的时候,还是董卓麾下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官。
后来吕布与王允联手,设计杀死董卓。董卓的余党李傕、郭汜也惶惶不安,他俩商量着解散队伍,回老家种地了此余生。
李傕却拦住他们,对他们分析说:“王允他们肯定要杀尽董卓余党,而现在你们却打算抛弃军队,隐姓埋名跑回家去。这样的话,一个小小的亭长就能轻而易举地将你们抓捕归案。不如赌一把,收拾军队,杀回长安,成功了最好,不成功再跑也不迟。”
李傕、郭汜听了之后深以为然,便一鼓作气杀了回去,结果不仅干掉了王允,还劫持了皇帝,成为了东汉的实际统治者,一时间,京城腥风血雨,朝野大乱。
后来,贾诩可能也觉得自己这一招使得人民生灵涂炭,罪孽深重,便利用李傕和郭汜的信任与敬重,尽可能地制止了他们的罪行,保护了不少皇室贵胄与王公大臣。
三、择木而栖,跳槽而不伤前任感情
李傕、郭汜集团兵败后,贾诩又去投靠了老乡段煨。
此时的贾诩已经名声大噪,段煨一方面非常敬重他,一方面又害怕贾诩功高盖主,夺了自己的兵权。所以表面上非常礼遇贾诩,内心里却严加提防。
这一切自然瞒不过贾诩的眼睛,他于是决定跳槽投靠军阀张绣。临行前,同僚问他:“段将军待你不薄,为何要其他而去?“
贾诩回答说:”我离开有这样几个理由,首先,段将军生性多疑,肯定猜忌我,一定会加害于我;其次,我离开后,段将军可以放心地执掌军权,去了他一块心病;再次,现在军阀混战,段将军肯定希望我能连结外援,在危急时刻回来救他,我们还是同乡,所以他一定会善待我的家人;最后,南阳张绣缺乏谋士,也很期待我的到来。这样做,段将军、我、我的家人都能够保全,我为什么不走呢?“
众人听了,都称赞其分析有理有据。果然,贾诩到达张绣处,张绣大喜,对他“执子孙礼”。而段煨知道贾诩离去,也一直善待了他的家人。
四、以弱胜强,设计杀死曹操长子
公元197年,曹操带领长子曹昂出征张绣。张绣认为曹操势力太过强大,于是率领众人出城投降。
此后,曹操却睡了张绣的婶婶邹夫人,张绣认为这是奇耻大辱,因此怀恨曹操。经过贾诩的一番秘密筹划,张绣反叛,偷袭曹操。
在这一战中,曹操措手不及,损失惨重。深夜混战中,他的战马被杀死,曹昂主动将自己的战马让给父亲逃脱,并步行保护曹操脱身于宛城,
而贴身侍卫典韦为了让曹操脱险,堵住寨门、负责断后阻敌,最终曹昂与典韦、曹安民一同战死于宛城。曹昂可是曹操最喜爱的儿子,此仇不可谓不深。
五、眼观全局,带老板一起跳槽
后来,曹操集团与袁绍集团的矛盾已不可融合,双方屯兵官渡、黎阳,大战一触即发。这是曹操与袁绍之间的死战,因此他们都在争取中间力量,张绣便成了他们争取的对象。
当时袁绍比曹操要强大的多,袁绍首先派人来招降,贾诩却自作主张,对使者说:“回去告诉袁绍,他连自己的亲兄弟袁术都不能包容,还能容得下我们吗?”使者碰了一鼻子灰走了。
这却把张绣吓坏了,他责备贾诩:“先生几句话就得罪了袁绍,这不是把我们置之死地吗?”贾诩淡定地回答:“很好办,我们去投奔曹操。”张绣表示,你是不是在逗我:“曹操太弱小了,根本不是袁绍的对手,何况我们与他有杀子之仇,我们怎么可能去投奔他呢?”
贾诩笑了笑:“这正是我们投奔曹操原因。”接下来,他便向目瞪口呆的张绣讲了三条理由。
第一,曹操是“奉天子以令天下”,征讨袁绍师出有名,我们投奔曹操即为投奔皇帝,名正言顺。
第二,我们的这些人马,在强大的袁绍那里微不足道,但对于弱小的曹操正是雪中送炭,一定会被器重。
第三,曹操是大英雄,他有志于天下,一定不会对个人恩怨斤斤计较,反而会拿我们做榜样,想天下人昭示他的宽宏大量、思想若渴,所以我们不会有性命之虞。
果然,曹操对他们的到来大喜,握着贾诩的手,激动地说:“正是先生的决策,才能使我的信誉名扬四海啊!”从此,张绣成了曹操麾下的战将,贾诩也成了一名不可或缺的智囊。
六、支持曹丕,位列三公
贾诩多次为曹操出谋划策,不仅在曹操战胜袁绍、马超等问题中,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还影响了曹操选定接班人的计划。
当时曹操正当壮年,还没有考虑立储君的事情。比较有竞争力的是长子曹丕与次子曹植,此时的曹植风度翩翩,才华横溢。曹丕生怕父亲废长立幼,内心十分不安,于是派人向贾诩求问对策。
贾诩一本正经的回答说:“只要将军能够弘扬道德,培养气度,安心实践读书人的责任和义务,孜孜不倦,不做违背孝道的事情,也就足够了。”曹丕十分受用,用这些话暗中磨练自己。
与此同时,曹操也在为立储的事情焦虑,有一次他喝退左右,询问贾诩关于立储的看法,贾诩却故作高冷,闭口不答。曹操觉得十分奇怪,问他为何不回答,贾诩说:“我刚刚正在思考袁绍、刘表家的事情,所以没有来得及回答。”
袁绍、刘表都选择了废长立幼,结果在他们死后,集团立刻分崩离析,不能长久。贾诩用这两个鲜活的例子,巧妙地敲打了曹操关于立储的选择。
曹操也是个聪明人,听了此话哈哈大笑,于是坚定了立曹丕为太子的决心。
曹丕即位后,为了感激贾诩的恩德,拜贾诩为太尉。太尉实为丞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极人臣,光宗耀祖。
七十七岁时,贾诩溘然长逝,走完了不平凡的一生,谥号肃侯,史官评价他“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千年之后,当再次回望贾诩,其眼界、情商、智谋,仍有很多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