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纳粹已投降,盟军要杀不?》

03《纳粹已投降,盟军要杀不?》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拯救大兵瑞恩》中,感人的情节,震撼的场面,已经谈了许多,今天我们要谈论的是引起我思索的一条副线。

米勒上尉在物色小分队成员时,其中有一个打字员,是个不曾开过枪的小战士,但他懂德语,是被硬性吸收进来的分队一员。

这孩子胆怯极了,沿途与敌军交锋时,他要么藏,要么哭,要么装死。就是不敢开枪,米勒就只安排了运输子弹的任务给他。

我对他有特别的记忆,是因为他在战场上做的两件事情。

一次小战役中,分队与另一失散的分队配合,攻下了一个小镇,抓捕了几个俘虏,俘虏当时举起了手,示意投降,拉宾他们,因为之前激战中有队友被枪杀,非常气愤,要立马毙了这个俘虏,小战士惊慌的喊道:“他已经投降了”,并上前阻止。

战场上估计有一个类似“缴枪不杀”的规定,不然,小战士不会脱口而出。老兵拉宾气急败坏,米勒上尉,止息了二人的争斗。先不杀俘虏,但派他去挖坑掩埋尸体,小战士,被派去监工。

他们聊天聊的挺好。

任务完成以后,这个俘虏的去留仍是焦点,拉宾仍然主张枪杀,理由是放走了他,他极有可能再次加入纳粹军队。米勒上尉最后折中了下,他用布条蒙上俘虏的眼睛,让他向相反的方向走,一定时间后,米勒再举枪射击。

俘虏当然逃脱了。

好巧不巧的,后面还真遇上了这俘虏,而且不止一次。

那是一场近身肉搏战,他用刀杀死了拉宾,自然是不留情面,拉宾在最后一刻,眼睛里也曾流露出了乞求的神情,似乎在说:“当时,我们可是放了你的!”,而小战士此时就在门外,抖做一团也不敢上前帮助拉宾。俘虏离开拉宾的尸体时,只是看了看小战士,我想,他的意思是,我已经还了你一命。

第三次相遇,他们又一次成了俘虏,小战士这次没有杀别的降者,却毫不犹豫的杀了刺死拉宾的凶手,也就是当年自己放过的那个俘虏。

这是个问题,在那么凶残的场面下,小战士还能坚守原则,不为仇恨冲昏头脑,我觉得他与米勒上尉一样,表现出了尊贵的人性。

“缴枪不杀”  规则的制定者,正是为了化解仇恨,避免冤冤相报,以牙还牙。若大家都能够严格遵守,战争,一定程度上应该可以早点结束。

虽然获胜的一方可能要承受更多的心理磨难,有可能你的战友刚刚被他们枪杀,你对他们的原谅,会被理解为对战友牺牲的无视。

可是,我仍然觉得应该这样做。

我可能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如果身临其境,也未必能像小战士那样处理,但我知道他是对的。

反观当代时局,一个比一个霸权。互不相让,仇恨就代代滋生,地区战火连绵不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而许多欧美大片仍在极力的渲染这种仇恨,对阿拉伯世界的,对俄罗斯的……如《巴黎危机》、《一触即发》……

当代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王者之尊,是因为我们知道要铭记什么,该遗忘什么,我们知道如何去化解仇恨,知道应该把仇恨引向何方

----记住教训,而非仇恨,强大自己,才可说“不”。

影视作品是意识形态的一种,他可能左右不了政局,但却可能对舆情有所引导。

我想我思考的可能也是斯皮尔伯格思考的,所以他安排了这一处短小的辅线。

与《辛德勒名单》中的那一句“我是犹太人,我是犹太人”,是同一种设置。

还有我们自家的历史大片《鸿门宴》结尾,张良说,他要去寻找一种双赢的棋局……

那其实,都是导演们在借着胶片,向世界发出声音!

导演在用影片探索世界的出路,或许在政治家看来,这是理想化而不切实际的。

但只要是人,我觉得就有可能达成共识。

故而,世间才会有那么多的传奇。

导演用这些辅线,表示了自己的倾向性,也深化着影片的主题,更丰富着影片的含义。

我们或许做不到,却应该有明确的是非观。

虽然战争是非理性的,但终止战争一定得靠理性。

小战士,不是主角的主角,他带给我们一个探讨的方向。

只是大家也一定要牢记,俘虏有,且只有一次机会,如果同一个俘虏向你第二次举起双手,记得在他手没有抬起时,就要了结了他。

03《纳粹已投降,盟军要杀不?》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03《纳粹已投降,盟军要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