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后的反思(陈琪琪事件)

校园欺凌后的反思(陈琪琪事件)_第1张图片

文/肖木

最近看一新闻,吵的沸沸扬扬,细细斟酌,言有轻重,事由大小,其实不足为怪,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梁启超扬言:“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2018年4月23日,公馆中学陈琪琪系跳楼坠亡,年仅13岁。百度一下校园欺凌事件网上比比皆是:北京中关村二小欺凌事件,延安吴起县6名高二女生持刀威逼学妹脱衣,重庆女生被5名同学围殴成十级伤残等等。更令人发指的是这些事件的操纵者年龄逐渐趋于低龄化,甚至小学生所为,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用某些网语形容“是教育的失败,还是人性的扭曲,是时代的变迁,还是社会的冷淡”。这些所发生的一切到底出于个人炫耀,还是群体意识? 如果是个人意识,家长是怎样教育的?如果群体意识,学校怎会教出如此野蛮、凶恶之人,到底孰对孰错,总有因果给现实一个交代。

先抛开这个问题,我讲一个关于我的真实的故事。对于每个人都有一个难忘的童年,许许多多的记忆片段像扬沙一样,风一吹,过眼云烟的散了,记不起多少来,但总有那么一丁点画面记忆犹新。时间回到我上小学,如果定位不错的话,那是小学一年级上半学期开学没多久,我们班有一个令我讨厌的咬牙切齿的男生,学校大家公认的给他起一个私下的恶号“赖皮”,意思小孩子眼里的“十恶不赦”的事他干尽,其实也不是多大的事,就是所有人都得听他的话,谁要是搞特别,那就是放学后小路等着。

我们这一般年龄的都很怕他,没人赶跟他对着干,一个个俯首称臣。学校大路上他走前面,后面一大串小跟班,别提有多神气,甚至大一点都对他客气三分,因为他人多啊,场面大。那时候不知怎么,老天总是跟我过不去。我也不知我到底长得哪里特别能引起他的注意,什么都逃不过他眼睛,特别是零花钱。小时候家里穷,那时一个星期就2角的零花钱,即便这样也是很奢侈了,那时候一毛是可以买两包辣条的,可以买一袋汽水欠着第二天再拿一袋的。一星期是可以大吃又能大喝的,听起来多么奢华,多么潇洒,跟个豪华套餐似的。后来自从被发现以后,再也没有过零花钱,即便这样,放学后偶尔还会被拉到路边被蹂躏一番,每回回家都是在在门口晃荡十多分钟,要把泪花晾干免得回家被家人发现询问。其实,这已经不是一两次了,开始时家人见到后会问怎么搞的,我撒谎,说跑路绊倒磕的,时间一久就不会相信,只好承认。究其原因之所以那时不敢告诉家长是因为结果得到不是呵护和安慰而是劈头盖脸的一阵臭骂说“自己没本事还有脸哭,没胆量,没脾气活该受欺负。”也找几次老师,老师眼里小孩子能闹到哪里,大概是胡乱闹着玩,到学校罚站一会也就完事了,越是这样没有实质性的、代表性的惩罚,结果带来更是变本加厉,循环往复。

正是心智未成熟的年龄,如此这般的折磨,这种印象渐渐的如烙印一样深入内心。这里我需要阐明几个观点,这种情况第一便是家长导致大错,一开始没有正确的引导,导致思想偏离,迷惑了小孩子的主观判断,不知道到底该不该把这件事告诉家长,本来孩子最后的一道屏障就是父母,最不受风吹雨打的小窝带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那下次他就会考虑要不要告诉家长了,说了带来也是批评大骂,索性不说,撒个谎。当然现在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不舍得打骂。搁以前父母都为争一口气,要孩子从小就不能输给别人,然往往灌输的思想偏离了初衷。这样的错误判断以及积累的伤痕,久而久之不说抚平甚至浸入骨髓,老百姓有句话说;嵌入骨子的命,指的就是改不了的习性。那么这件小事积劳成疾,最后他觉得既然没有可以依靠的人,同学老师家人都欺负他,即孤单又无助没有了信念,索性一口冲到五楼,纵然跃下,他觉得他是对的,即使遗言里大义凌然的说着抱歉,他要是感到抱歉的话就不会这样做。事实确实他只能这样做才能引起注意,引起共鸣,前有前车之鉴,后便以身效仿,即使不是死的伟大,也要那些欺负过他的的人愧疚一生。(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只怪当年内心强大。)

我们往往无法理解这种想法,搁成年人眼里在多么不顺心也会“好死不如赖活着”就是把这一想法呈现出对比才知道原因,所以第一个说到就是家长的监管不力。还有家长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口气冲到学校把打人的小孩揍一顿,被揍的孩子回去告诉她的妈妈,对方家长不愿意了也冲到学校二话不说就地厮打,这又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以后更肆意妄为,他觉得背后有靠山,出了事有人替他出气,导致的结果孩子照葫芦画瓢。

    第二个就是学校、老师,为人师尊,教书育人天经地义,同时在教授基本学科的同时应该涉及到人文关怀的问题,要他们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是嘴里空喊着口号“乐于助人,尊敬同学”。现在的情况是:自我上学起,语文老师是班主任喊着背古诗文,英语老师敲着黑板背3500。人文关怀的事只字未提,老师关心的已经不是学生的身心健康了,他们要的是成绩,教研成果,是发表论文几篇。所有的重点都是放在学术研究,至于学生就是研究的对象,对象是可以用来反复迭代的,这届不行换下届,总有是一届更比一届强,不好意思,扯远了。所有的大事都是小事的累积继而蓄势待发,就拿家长向老师反应来说,老师说随后处理,久而久之,置之不理,家长挺身而出,奋斗前线,再者学校不做重视,总是侥幸的以为孩子娃娃还能闹出那样?事出了的时候,大家都躲的远远的,只顾着推卸责任没有了反思,恶性循环,重复上演,新闻报道,还是不够重视,重视的话那会一而再再二三?试想如花似玉般年龄,正是无忧无虑的年纪谁不愿意和最好的小伙伴愉快的玩耍,哪里有闲心闹这事?

    第三还是社会的影响不足以让这件事在全民之间引起反省,几个人的报道,几所学校的曝光不足以阻止,网络之间时不时传出某某某被几名同学集体“蹂躏”,风波已过,大家还是该干嘛干嘛,虽说警察叔叔已介入布拉布拉布拉......

我总以为某些事还是不要打码的好,某些视频还是放出来的好。不说警示!但要起到震慑的作用,要让这些学生知道后果,知道杀人偿命,欠钱还钱,天经地义,法律意识是从小树立,不是后来跟数学一样补习的,迟到是要罚站的。

在这里,最后补充一下吧,校园欺凌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不是局外人,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贡献一份力量,竭尽全力的阻止吧,别让最美好的花朵,枯萎了,停留在那一刻。

你可能感兴趣的:(校园欺凌后的反思(陈琪琪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