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
潘根春,生于1963年。出生那天正好立春,再加上五行缺木,因此取名根春。因文理偏科,高考落榜,在农村拜师学艺4年,学过木工。后来脱产上了电大中文班,毕业后当了初中语文教师,2003年评上中学高级教师,曾任马啸中学、龙岗中学校长。从19岁开始在县级以上媒体发表各类文章100余篇。2013年10月,被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5年来,坚持一边治疗,一边写作。我不是作家,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业余作者,我用自己的笔,写身边的故事,写杨溪的历史,写杨溪村的旧乡贤、新乡贤。
01:我的成长经历
我出生在三年自然灾害之后。没有上过幼儿园,1970年代上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小时候我的体质较弱,因此,我出去玩的时间相对较少,平时就窝在家里看书。因为条件差,买不起书。好在父亲是个中专生,家里有一些书,但大多是繁体字的,记得有一本是没有封面的《红岩》,一本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有一些自然科学类的书,如《土壤学》、《植物栽培学》等。我连《新华字典》都没有,父亲有一本《四角号码新词典》,我就凑合着用。所以,与同龄人相比,我多认识一些繁体字,小小年纪学会了四角号码查字法。
我爱好文学跟这几个人关系很大,一个人是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是1950年代新中国培养的第一届中专生,毕业后曾在德清县委工作,1962年响应党的号召回乡。我读小学的时候,经常有人来我家,请我的父亲代写各种各样的文书,如书信、诉状、对联等等,还有村里的老人去世都要开追悼会,都是我父亲写悼词的。父亲还为大队的文艺宣传队写过剧本,《收租院》就是由我父亲执笔的。父亲写文章时我就坐在父亲身旁,看着他写。所以到小学高段时,我的作文比同龄人要好。记得有一次参观古山煤矿,我的《古山煤矿参观记》还张贴在村里的黑板报上。那可以说是我的第一篇公开的文章。1975年,我父亲到昌化中学任教,每星期六回家,父亲都要从学校图书馆借几本书带回来,隔一、二个星期,又换几本。那时候我的阅读量是比较大的,古代的、现当代的文学作品都有涉略。
第二个影响我的是高中我们的语文老师的程小戎老师。我们读高中那时,程小戎老师刚刚"复出",他自己也爱好文学,他的作品常见诸报刊。读高一那年,程老师的一篇散文用小楷抄写好张贴在昌化大街上,我记得那篇文章的题目是《山鹰》,写的是一个山里的穷孩子上山砍柴卖给学校缴学费的故事,文章很优美,也有很强的感染力。
有一次劳动课挖操场,中间休息时,程老师收到县文化馆寄来的信,打开看时,里面是一本《临安文艺》杂志,杂志里有程老师的一篇文章,我们围着看,好羡慕程老师。当时公开发表的媒体很少,学校里订的报纸大都是《浙江日报》、《杭州日报》,《杭州日报》是对开的,有一个《初阳》副刊,刊登文艺类作品。临安县除了广播站,就只有《临安文艺》这个刊物了。那时,程老师成了我的偶像。我喜欢程老师的课,特别是他的作文课,每个星期四,有2节语文连课,是用来讲评作文的。除了记周记外,还要求每周完成一篇作文,单周一篇小作文,双周一篇大作文。有一次程老师作文讲评,课题是“人物描写”。课堂上程老师读了郑海涛同学写的小作文:
“‘上课,同学们好!’上课时,老师说的第一句话是标标准准的普通话,讲课时老师说的是地地道道的洪岭话,下课还夹杂着goodbye的洋话……”郑同学用三句话把我们的化学老师童冠仁老师写得栩栩如生。同学中有句顺口溜:“读书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达尔文。”程老师讲作文,喜欢用实例告诉我们怎样拟写标题、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开头结尾等等。我的成绩并不突出,有一次把没有写完的的作文交了上去,讲评课上,程老师还是把我的其中一段作为讲评材料,在班上朗读,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不足,并要我继续把它写完。跟着程老师学写作,我们并不害怕写作文。
第三个是潘光立老师。我昌化中学毕业后曾在颊口中学潘光立老师班里补习过一段时间。
有一天,我和几个同学偷偷地逃出校门,去逛物资交流会。班主任潘老师知道以后,要我写检查。我觉得冤枉,想了很久,写了一篇1000多字的"检讨书",里面只字不提错误或认识,而是写了交流会上的所见所闻。潘老师看了啼笑皆非,或许是老师认为我写得还可以吧,就轻描淡写地批评了几句。
几天后,县文教局下发通知,举行中学生作文比赛,潘老师找到我,对我说:"你上次写的交流会的文章修改修改,再抄写一遍,送去参赛吧!"老师还提出了很多修改的意见,经过几次修改,把《检讨书》改成了《物资交流会上的新气象》交上去了。
又过了几天,喜报来了,我获得了县二等奖,文章入选《中学生优秀作文选》,还获得了一本成语词典的奖品。这奖品和文章到现在我还珍藏着,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印成铅字的文章。
第四位是县文化馆的王连生老师,王老师原来是临安越剧团的编剧,后来调到文化馆与王成飞老师一起编《临安文艺》。大概是1982年吧,我写了一篇《出路》的短篇小说投给了《临安文艺》编辑部,小说通过一个青年高考落榜不落志,顶着社会压力,寻找到了自己的生活道路的故事,表现了青年人不要千军万马都去挤高考这座“独木桥”这一主题。小说主人公的原型就是我自己。王连生老师肯定了我的作品,帮我修改并发表在《临安文艺》上。我自己把它作为处女作,可惜那刊物被人借出去没有还回来。也就是那年,我有幸与程小戎老师一起参加了临安县的文学创作会议,并成为文协会员。
02:与书为伴抗击白血病
2013年10月4日,我被诊断出患急性白血病,先后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进行了4次化疗和一次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因为化疗时致眼底出血,视力骤降,一半清醒一半醉,无法看书写字,很多时候只是空白。病情稍稍稳定,我就在病床上在“用药清单”纸张的背面随便写下了一些文字。2014年3月,我进入层流仓进行干细胞移植,层流仓是一个全封闭的无菌病房,要带到仓里去的东西都必须进行消毒,我对医生提了一个要求,带一些纸和笔,我要用笔记录仓里每一天的情况。最后,医生答应把纸和笔消毒后带进去。
移植以后,我的病情得到了缓解。 我突然觉得在家里很无聊,于是开始写作,我与父亲一起完成了《梦回杨溪》一书。父亲当过干部,当过农民,当过大队会计,当过民办教师,当过水泥厂技术员,当过乡镇专管员,经历过各种各样的磨难,父亲很早就有一个愿望,就是把自己经历写下来,但因为双目失明未能如愿。。2016年春,我买了一支录音笔,录父亲讲自己的辛酸往事。开始他讲得不是很有条理,我建议,让父亲按照时间顺序,以小标题形式,一块一块讲述,最后连成一体。我还给父亲拟了40个小标题。晚上我把父亲的录音输入电脑,打印出来,然后第二天由我母亲读给父亲听。后来有了wps软件,里面有一个文字声音转换的功能,只要付点钱成为会员就可以将电脑里的文字转换成音频,我把音频播放给父母亲听,他们都非常惊喜,父亲还问我朗读的人是谁。母亲更高兴,从此可以解脱了,再也不需要读书读报给他听了。除了朋友的书、朋友的书信,我还将自己读到的美文下载到Wps里,然后朗读给父亲听。
这年的10月我们父子合作完成了《梦回杨溪》。
下面是作协副主席陈利生写的新闻稿:
日前,我市业余作者潘乃矩、潘根春父子文集《梦回杨溪》由浙江天目书院文学社出版。潘乃矩现年83岁,系清凉峰镇杨溪村人,当过干部、教过书、种过地,但他一直没有离开过土地,一生经历堪称丰富,可谓备尝酸甜苦辣。其长子潘根春,现年54岁,系中学高级教师,曾任马啸中学、龙岗中学校长。父子皆爱好文学,尤其是潘根春,钟情写作,笔耕不辍,散文发表于《名城报》《浙江教育报》《钱江晚报》《今日临安》等报刊。 《梦回杨溪》分“父亲口述”、“我爱我家”、“ 梦回杨溪”、“劫后余生”、“家风·创业”、“旧作重拾”六大部分共16万字。父子二人把对生养的故土,对亲人的缅怀,对家乡的热爱与理解都融于作品中,语言质朴,感情充沛。在作者笔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人史、家族史,更有两代人的家国情怀。有评论称“重温这份情怀,重温内心深处的柔软部分,能唤起正在日益远去的文化乡愁”。
我的家乡在清凉峰镇杨溪村,杨溪村历史悠久,文化丰厚,是元末孝子陈斗龙的家乡,也是宋韩世忠的隐居地和墓葬地。自古以来被称之为"忠孝第一村"。近几年,村里搞文化礼堂建设,搞景区建设,我到昌北桃园里、洪岭雪山走访韩氏后裔,寻找《韩氏宗谱》,写了《南宋名将韩世忠墓葬义干之谜》,刊发在国家级的《名城报》上。杨溪村还有去年浙江省千村建档时,我提供了65000字的资料。我还为村里景区建设的的标牌、路牌、景点介绍撰稿。
我基本上每一到两天写一篇文章。去年我用"美篇"发了100多篇,今年我用""已经发了90多篇。今年还申请了个人公众号。如果突然停了,读者会问"怎么还不来?"。
03:只要身体允许,我将继续写下去
一是继续研读杨溪村的有关古籍,完成《杨溪漫谈》。自唐末陈实公从安徽绩溪蜀马迁到义干建村,至今已有1100多年,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我通过搜集各宗族的宗谱,挖掘杨溪文化的内涵。我正在写的《杨溪漫谈》,已经完成7万多字。
二是很早已经计划好的用传记的形式,精选杨溪村50个人,为他们树碑立传。千百年来我们村出过很多名人,如监察御史陈成,元末孝子陈斗龙,清军副将朱炳森,还有隐居义干并墓葬于此的韩世忠,近代的如教育局长王乃文、陈锦、陈良等等。其中有教育名人,社会知名人士,也就是所谓的旧乡贤、新乡贤。
几十年来,我与书相伴,我从书中汲取精神食粮,在写书过程中体验人生百味,与爱书的人畅谈读书感受,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