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冯小刚出生于1958年,正是大炼钢铁红红火火的年代。
冯小刚出生后,马上就是自然灾害接踵而至,自然灾害过去之后,他父母就离婚了。
冯小刚的父亲冯飞,1921年6月出生于湘潭县盐埠(现属花石镇),抗战期间就读于西南联大,建国初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留在北京高校任教。冯飞在运动中被划成右派,遣送回籍。冯小刚姐弟和母亲保住了北京户口,留在了北京。
冯小刚和父亲关系很疏离,他说:“我和我父亲关系是很陌生的,从小父母离异,我是跟着我母亲长大的,对父亲很陌生,也不好意思叫爸爸,我叫不出口,长大后接触的也非常少。我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无论对上对下,父与子这样的东西于我而言都是陌生的,由于陌生所以有些羞涩,比如我大了以后和我父亲见面,大多数时间我是处在一种不好意思的状态里,虽然是很近的血缘关系,但又很少见面,我是一个特例。”
母亲是印刷厂的医生,离婚后体弱多病的她独自拉扯着冯小军和冯小刚姐弟俩,生活很辛苦。母亲对冯小刚最大的影响就是善良。
冯小刚从小缺少父爱,爱哭成了他的特点。
冯小刚的母亲是个坚强并热爱生活的女性,她最爱养的植物是吊兰,冯小刚的父亲成为右派后,无论生活陷入何等窘境,母亲的吊兰永远在窗台上繁茂地生长。
冯小刚从小偏食,不吃肉不吃虾蟹,最喜欢吃西红柿。他每到春天就盼夏天,因为能敞开了吃西红柿。
一到夏天,冯小刚的母亲每天都会挑几个没有疤拉的西红柿放在脸盆里用自来水拨凉,冯小刚放学回到家,挑一个大个的放进嘴里,酸甜的果汁带着丝丝的凉意,那感觉别提多爽了。
西红柿的季节到秋天就要过去了,母亲和姐姐会赶在夏末西红柿还很便宜的时候,把西红柿煮了制成酱,用筷子一点点塞进啤酒瓶里封起来,可以保存到冬天吃。
冯小刚上中学的时候有个梦想,如果自己有一天当了大官,会提出三个条件:“第一,一年四季都能吃上西红柿,每天最少吃五个;第二是巧克力随便吃,第三是白薯干管够,而且是红薯晒成的干。”三个条件都满足了,他就干,有一条不答应,他还就不受那个累。
多年后,冯小刚的西红柿情结在电影《芳华》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高中毕业后,冯小刚1978年入伍,在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任美术设计。1984年,部队精简整编,冯小刚被纳入了转业名单。
冯小刚被分到了西直门粮食仓库宣传科,战友们都笑他是“西粮太守”,冯小刚没有赴任。
经过四处托人找关系,冯小刚在转业费快花完了的时候,终于找到城建开发总公司的工作。
去城建开发总公司报道的前一天晚上,冯小刚想到明天就是平头百姓了,对军队的留恋使他重新穿上军装站在大衣柜前,望着镜子里的自己恋恋不舍。
他对母亲说:“您坐好了我给您敬个礼吧,您好好看看,明天儿子就不能穿军装了。”
母亲也很动情,对儿子说:“你穿什么也不如军装好看。”
02
在城建开发总公司工作的期间,冯小刚认识了人生中第一个贵人郑晓龙,就是《北京人在纽约》《金婚》《甄嬛传》的导演。在郑晓龙的帮助下,冯小刚1985年从城建开发公司调到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做美工。
郑晓龙出生于总后大院,是冯小刚羡慕的大院子弟。当时谁想进北京电视艺术中心,都要通过郑晓龙。在冯小刚眼里,郑晓龙就是上层社会的人。
冯小刚以前也算是半个大院子弟,在北京西郊的市委党校大院生活过,后来父母离异,他和妈妈、姐姐一起搬到了北京西城区车公庄胡同,成了胡同子弟,与王朔家军区大院距离几公里。
大院子弟和胡同子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阶层。
冯小刚虽说是美工,其实是个跑腿打杂的,没人把这个长相奇怪的家伙放在眼里。
冯小刚天天跟在郑晓龙后面跑,听说郑晓龙和王朔是从小在大院里长大的好朋友,就央求郑晓龙介绍他认识王朔。
在郑晓龙的牵线下,冯小刚搭上了第二个贵人王朔,成了王朔的跟班。冯小刚对王朔才华的崇拜是发自心底的,能把王朔小说整本背下来。有人让冯小刚评价王朔,他说:抬头望见北斗星。冯小刚这马屁拍的确实让人心里非常舒服。
郑晓龙拍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编剧是王朔,剧本不小心弄丢了,冯小刚把剧本一个字不差的背了出来。于是冯小刚从美工摇身一变成了编剧,模仿着王朔的语言写出七八集剧本。
冯小刚与郑晓龙联合编剧了电影《遭遇激情》和《大撒把》。到了1993年的《北京人在纽约》,冯小刚升级为导演,与郑晓龙联合执导。
演艺圈里有两类人先天占了优势,一类是父母在行业里有话语权,一类是当官的人的孩子,从小到大父母的影响力扶持着他们,使他们只花三分的力气就能获得十分的效果。
冯小刚出身于平民家庭,从小生活贫穷的他心里憋着一股劲,比别人更渴望成功。为了混进更高层次的圈子,冯小刚从来不在乎自己的面子。
他和王朔等大院子弟朋友圈的人吃饭,都是处于饭局末席的地位,在服务员上菜的时候负责接菜,捎带着端茶倒水。王朔的发小叶京看不起冯小刚,在王朔小说《玩的就是心跳》改编的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有一个滑稽的丑角“冯裤子”,就是以冯小刚为原型。
叶京毫不讳言的说:“我戏里的冯裤子,动不动就哭,这个细节就来自冯小刚。多少次他都在王朔面前痛哭,光在我面前就有好几次。”
而冯小刚在纪录片里说过:“老百姓的孩子和官宦子弟本质的不一样,就是从小落下来的。老百姓的孩子撒谎,因为他们承担不起表达真实看法的后果,所以谨小慎微的做人做事,处处容易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
冯小刚最大的聪明,就是善于利用比他聪明的人,向他们学习,从美工、编剧到导演,从一个阶层跨向更高的阶层。
1997年,冯小刚把王朔的《你不是一个俗人》改编成《甲方乙方》,开了贺岁喜剧的先河,一炮而红。
《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手机》《天下无贼》,冯氏喜剧成为中国贺岁片的一个金字招牌。
他再也不是昔日被人嘲笑的冯裤子了。
03
《人生在线》纪录片拍摄了2000年某一天,冯小刚开车去看望母亲。冯小刚的母亲住在一栋破旧的老式住宅楼里,屋内的陈设也很老旧,和一般贫困家庭并无二致。
瘫痪在床的母亲心疼作为大忙人的儿子,说:“你忙不忙啊,不用老惦记我。”
妈妈说手最近老麻,拿筷子都拿不住。冯小刚说是不是老躺着肩膀压的,提议在床头吊一根绳子,这样母亲就可以抓住绳子,起来坐一坐。
冯小刚和母亲唠家常的时候,姐姐冯小军进屋照料母亲,接着和弟弟坐在沙发上谈心事。
冯小刚的姐姐下岗了,想让弟弟给她在剧组找个事做:“我也想去你们剧组,行吗?”
冯小刚抽着烟,一脸为难:“到剧组你干什么呢?你到剧组什么都不会干,我把家里人都弄到剧组去了,这让人家怎么说呀?”
姐姐开始小声啜泣:“我特别羡慕你可以干得特别好,如果我有机会,我也想尽量去试试。妈妈一下病了十五年,当第一次刚病的时候,你那会儿正好刚刚被借调到现在的电视中心吧,第一次你去说拍《大林莽》,我记得你刚走了十天妈就病了。当时我为难极了,我自己在医院里边守了七天七夜,我也不敢告诉你。我怕跟你说了以后,你的工作挺不容易的,到时候黄了就糟了。”
冯小刚动情地说:“我这个能成了事儿,你弟也确实是没你也不行,你现在有难处了,我也得帮帮你。可是你或者别人都认为,你姐来摄制组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儿,也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我点头就行。但我想越是这样就越不想让别人说闲话,主要是考虑这个,不是不想帮你。”
姐姐说自己明白,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工作,尽量不给弟弟增加负担。
冯小刚最后说自己考虑一下,摄制组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什么人都有,提醒姐姐到了摄制组要少说话,别掺和事儿。
冯小刚临走前和母亲告别:“我走了。”
母亲哭了,冯小刚安慰说:“你别哭了,别哭了。”
冯小刚的母亲这辈子过得不容易,20岁的时候就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孤身一人来到北京。婚后又失去了一个年仅两岁的女儿,35岁时离婚,45岁时身患癌症,57岁患脑血栓,从此长达16年瘫痪在床。
她躺在床上回忆起自己的一生,不禁泪流满面,到后来,她每次见到冯小刚就哭,但已经是没有眼泪和声音的无声干哭了。
医生说母亲患了老年痴呆,但冯小刚知道,那是因为她内心深处含着冤屈,直到她去世的那天早上,人都非常的清醒。
母亲对冯小刚说:“儿子,你会顺顺利利的,所有的苦难都让妈妈一个人替你尝尽了。你有出息,我的罪就没有白受。”
妈妈的话对冯小刚的影响很大,他凭着才华和努力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名流圈,终于有出息了。
2001年,母亲闭上了眼睛离开了这个世界,真正从苦难中得到了解脱。冯小刚在母亲的挽联上写下这一句话:妈妈辛苦了,您老休息吧。
母亲去世后,冯小刚在西山为母亲购置了一块墓地。安葬那天,一切都在徐帆的指导下进行得井井有条。徐帆先用一个纸杯斟满一杯酒,沿着母亲两侧的墓碑边洒边说:爷爷奶奶、大爷大妈、叔叔阿姨,我妈今天刚搬来,往后你们就是邻居了,希望你们和平相处,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也请你们一定原谅。我们这里先给你们敬酒了。
徐帆撒完酒又斟满一杯放在母亲的墓前,然后又取出另一个纸杯,将一些米粒填满杯子,点燃三炷香插进米粒中,让冯小刚和姐姐、姐夫,还有两个孙女祭拜,自己退到一边安静地等待。徐帆对冯小刚说:要用纸杯,纸杯可以还土,不会破坏环境。
冯小刚至今对徐帆那天的举动记忆深刻,说:“娶了她我三生有幸。”
冯小刚给姐姐在剧组里找到了管服装的差事,姐姐在《一声叹息》《手机》《夜宴》《天下无贼》等剧组都做过,年龄大了后就退休了。
姐姐退下来后重拾歌唱的爱好,还参加了选秀节目《激情唱响》。因为她和冯小刚长得很像,上台就被认出来了。
冯小刚为电影《唐山大地震》赴台北宣传接受访问时,回忆起母亲临终前,自己贴着母亲耳朵边说:“你儿子当导演啦!”说完泪如雨下。
影片里徐帆对儿子说:“儿子,你会顺顺利利的,因为所有的苦,都让妈一个人替你尝尽了。”这句台词正是来自冯小刚妈妈说过的话,他把自己妈妈的形象与经历,都融入片中。
2019年冯小刚携新片《只有芸知道》重回贺岁档,将于12月20日全国上映。
冯小刚在深夜连发6条微博与网友互动,冯导称自己的这部爱情电影主题是“离别”,电影里女主角芸给男主角东风留下的遗书里有一句话:活着还是挺好的,我没活够的日子你替我好好活!
怎样才能接受离别呢?冯小刚说这是无论给你多少时间,都准备不好的事情。他再度回忆起自己的母亲:
“我母亲脑血栓在床上躺了十六年,我们早就按她的心愿给她准备了后事,但当她已经耗尽了活着的体力和生的欲望的时候,当她离开我们的时候,我还是难以接受。娘在家就在,娘没了我就是孤儿了。”
你喜欢冯小刚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你的转发评论点赞是对我的鼓励!
本文参考了许多文字资料,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主要参考资料:冯小刚著《我把青春献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