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知道是烂片还会去看?

RT: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为什么明知道是烂片,总会忍不住想去看呢?

“看烂片/废片,看的不是内容,而是准备可以社交用的吐槽话题。”

影视作品的类别有多种,比如,爱情片、喜剧片、动作片、科幻片等等,但说到底对于观众而言,在我看来大约有这么三类,烧脑类的,即边看边思考,看完一部片,感觉就像是做完了一份高考试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类的,这一类大多是诉诸情感的,看着看着便产生了自动代入感,这类片常见于爱情或伦理主题的;最后一类则是烂片/废片,我们平时定义这部剧烂不烂,大多都会默认其糟糕的剧本,或者是差劲的演员演技,倘如同时满足两者,那就是烂出新的境界了。那问题就来了,在排除有水军在豆瓣排名上的恶意刷分,如果一部片子,明知道很烂,为什么我们还是会忍不住去看呢?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烂片往往是最能体现议程设置的特点,即片方在媒体宣传方面做足的功夫,每日刷屏式的宣传,或是炒作,令该片的热度不断提高,能在头条盘踞两三日的,自然能令受众想忘也忘不了。这种热度的持续可以线上线下并存的,我想到以前在办公室,每到午餐时间,那些叫了外卖在办公室吃便当的姑娘们,一定会打开正在追的偶像剧,吃着饭,看这剧,不时再讨论上几句,而讨论吐槽中,必定会说,“那谁谁谁,网上这么说的,但我觉得怎样怎样......” 。另一种则是人的好奇心和从众心理驱使,想着一部能称得上是烂片的电影要是还能做到票房大卖,倒是要去看看究竟烂到什么程度。就这样, 久而久之,有时候,看烂片,看的不是内容有多烂,而是因为它烂,才会再人与人之间产生某种可以共同吐槽的话题,仿佛看烂片是因为某种社交需要准备的话题之一。

“没有社交的时候,看烂片往往是为自己找个时间和理由来放松一下。”

这个理由似乎是人之常情,当我们看待审视这个世界的时候,有严肃的一面,自然也会有嘻哈与玩世不恭的一面。这就像有时候,有的人会有两个微博账号,一个正儿八经的,相互关注的可以同学,同事,老板,甚至爸妈和亲戚朋友,另一个小号再是自我飞扬的,吐槽那些不想被熟人看的东西。曾经有个台湾的网红Youtuber说到自己经营的频道时,就一语道出了所谓的轻松愉快式的烂片存在意义,“我知道很多人看我的频道的内容,是因为我的内容(有点说书式)是内涵,有营养的。但是想想,观众一天工作,读书下来,很累,晚上打开我的频道,还是那样说书式的,他们也会觉得烦,没人想一天到晚面对着(严肃的)说书式的一板一眼。” 因此,这位Youtuber在她正儿八经的频道以外,还有另一个‘轻松愉快’的吐槽式频道,以便观众自行切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明知道是烂片还会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