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必读——张爱玲的小说

作者: ukey

本人读书不多,切多为粗看,《色戒》的原小说是在其电影上映前补的,当时第一判断便是:一个花样少女被一个时代所玩弄的短暂一生。看了电影后,也无太多出入:被“爱情”迷晕的热血青年,在最后一刻选择了个人的情感。

后来看到些评论:女主演员被封杀是因为这部电影诠释了一个我党不能接受的论调“性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信仰”。虽有些无稽之谈,但却也说出来某些原作者的观念。结合所有以上的这些,我的总结是:无论男女,都会被“爱/激情的激素”所暂时滴管控身体及大脑,只有足够“有修为”的人才能将自己的“本能的小妖精”控制到刚好,适当的时候享受欢愉,又不至于被它左右了人生,就如同其中的男主易先生这样的“老江湖”。

时隔了很久,有朋友关注到《色戒》,我原以为,时常沉溺于情网之中的她,看看爱玲的书或许能点醒她些许。不料!她看后的第一感慨尽是对女主的万分感同身受……并且执着地认为男主也是爱上了女主的。

一开始我是万万不能接受的,誓要写篇议论文彻底说服她。为了写这文,我有看了遍小说,又看了遍电影,又去看了无数篇知乎的回答,之后,我似乎被说服了些许~

原著并无太多可说,“陪欢场女子买东西,他是老手了,至一旁随侍,总使人不注意他。”“他的侧影迎着台灯,目光下视,睫毛像米色的蛾翅,歇落在瘦瘦的面颊上,在她看来是一种温柔怜惜的神气。”这在小说结局前的两句描写,非常清楚地阐述了两人的心态:一个拿捏得游刃有余,不过在走形式,一个却在误读了神情,并且在下一秒爱了一个人,做了一个决定,将自己彻底交给了上帝。

然而,或许,我们的大导演关注到了夹在这两句中的唯一一句短句:“此刻的微笑也丝毫不带讽刺性,不过有点悲哀。”

于是在电影中,明暗之处都埋下了“易先生对佳芝动了真情”的线索,详细的可查知乎“易先生是否爱上了王佳芝”,说得有理有据,服。

说完所有的事儿,我想说的是:

即使男主爱上了女主,此女主也是个看不清局势的“小丫头”,被身边的人,被这个时代耍得团团转,幸亏她在梦醒之前,带着还未褪去的光环(革命青年),离开了这个现实世界,不然之后觉醒必然是带着绞心般的刺痛的,或许她的使命便是演完这出戏即可功成身退,无需承受下台后的反差,幸。

在这个时代,爱玲笔下的女人应当是越来越少了,因为,女人有了许多“学习感情”的机会,并不是盲嫁了一人后便永世不得翻身。然而,这种学习认知的过程又是痛苦的,其实更像是在自我雕琢,一锤一锤,一刀一刀,砸去每个女孩子都天生自带的“爱情幻想曲”(完完全全地被爱,完完全全地付出爱,两个人亲密无间,共同谱写狗血的一生)。

然而,实际的生活有太多事会来打扰爱情,或者说,爱情本就不该是生活的主角。这应当是所有写作者的锅,让人潜意识中,主角就应当是个人,就应当有个具象的男主/女主,所以我们总在寻找我们生命中所谓的那个“她/他”。

在我如今的脑中,此生的主角(人生理想)应当是这个世界(我没有要装逼的意思),找寻这个世界中,你所能发挥你所长的事,我们每个人都是“世界”这本书中的一个小角色,至于这个角色在这段生命中能做些什么事就是你去掌控的了。

上一段有些像没料的鸡汤,送大家一句,昨天玩狼人杀总结出的人生感悟:做恶行善都是在书写历史,烛光烟火都带来了光明。

若此生之为了追寻所谓的另一半,会不会体验太差了些?就如同爱玲笔下所有的女人,她们的人生在我看来,几乎埋没了自己所有的技能天赋点(除了打扮自己这个技能点应该是练满级了),只为了一个男人干烧了自己的生命,而已。

倒完了所有鸡汤,最后最后,来点人生感叹:

在如今的时代,要做一个“幸福”的女人,应当是有些难度的了,理论上,有三种,柔弱,平淡,强大。

柔弱,就是练就内功,遇到那个有担当的男子,你便做贤妻良母,前提是你能够静心安于之一个小家,它便是你的整个世界,外面的花花绿绿,红红火火与你都无太多关系。如有嫉妒比较之心,便是自找烦恼,甚至自掘坟墓。

平淡,似乎有些妥协的意思,找个门当户对的对象,做该做的事。(+此文最后一句话)

强大,便是将自己经营成一个公司,你的伴侣只是你不同阶段的不同选择,随心而为,随机应变(随性而为那是常规动物)。

所以,若你并非以上三种人,那就先做你自己,将自己投到这个大世界中,淘金,淘乐,淘梦想,助人,助己,找寻成就感。一个人做决定比较效率,担当/伴侣都是你掌控之外的事,有则幸之。如果两个人节奏不同步了,换也是情理,但,责任往往更能突显你的伟大,磨练你的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婚前必读——张爱玲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