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你——真好

奔着手把手磨课,千里跋涉参加南京研习营。特别幸运地分到了宁海侠老师的一班。

通过两天的日有所诵每册一个单元的5分钟通讲,整本书、图画书小组合作汇报,我不仅理清了各种课型的思路,而且在一些细节上收货颇丰。

一,《日有所诵》要体现儿童本位

1、以诵读为主,多种诵读形式激发孩子阅读兴趣。

儿童喜欢听重复的话,说重复的话。低段的《日有所诵》要关注句子的停顿和节奏,教师要根据孩子特点进行教学。例如《老鼠抬花轿》把“呜哩哇啦”“一口一只”重复,《好朋友》可以做手指谣游戏,还可以拍手读。

遇见你——真好_第1张图片
刘晓琳老师

遇见你——真好_第2张图片
杨潇丽老师

遇见你——真好_第3张图片
施春芳老师

遇见你——真好_第4张图片
牛宇


2,每单元找到一个切入点,少讲多诵

遇见你——真好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3适时仿写和对比阅读

三年级上卷的《需要什么》可以让孩子们仿写,五年级上卷席慕容的《乡愁》可以与余光中的《乡愁》对比着朗读。

遇见你——真好_第6张图片
宁海侠老师在指导

二、整本书的三种课型及目标

导读课

(一)导读内容

1.作者与作品的背景资料;

2.共读精彩片段

3.封面、封底、序言与目录等;

4.对本书的评论或含质疑;

5、相关的视作品片段链接

6、师生读书感受

7、选择、制定读书计划

(二)导读意义

激发阅读兴趣(精彩片段、设置悬念)

教给阅读方法(封面、封底、目录、序言等)

滲透阅读策略(猜测、统整、图文对照)

引导阅读方向(细节欣赏)

(三)导读课一般流程一一品读片段

精选作品中最能作展现作者创作主旨与表现风格,或对情节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代表性片段,大声朗读或讲述,不断地预设悬念,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大声朗读的时间不可过长,一般每次不超过5分钟,以免让学生产生听觉疲劳。

(四)导内容还是导方法?

方法应该从故事当中来,而不应该脱离故事本身。人人爱听故事,故事能建立情感联系。

推进课和交流课

(一)自读

我们通常可以和孩子们共读两遍书。第一遍是基础性阅读(浅阅读)一一基于学生关注故事情节的阅读心理,先让学生快速全身心地沉浸故事,自己发现探究问题。第二遍是析赏性阅读(深层阅读)一一通读全书后,重新对书做一个回顾阅读。此时的阅读,需要带着一定的指向性,提出书中的一些重要话题、思考进行阅读,解决初读时发现的问题。

(二)话题设计

1、话题设计要整体建构,环环相扣。

2、话题设计要有价值、有情趣、有张力

(1).可以检索学生对作品内容整体把提的话题(话题一)

(2).可以让学生深入细节,品味语言的话题(话題二)

(3).可以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话题

(4).涉及作品主要精神内涵的话题(话题四)

(5).能够链接学生生活和情感世界的话题(话题三)

三,导师亲自辅导,队友助力

图画书一直是我推广阅读教学的短板,宁海侠老师亲自指导我们如何阅读《失落的一角》,她随手翻阅,让我们发现书中的规律:故事情节(一个人寻找——找到失去快乐——继续寻找),随着故事情节发展的那条线,就是一条人生的道路。以前我自己读图画书也只是蜻蜓点水般,把故事情节看一遍,设计几个猜测点,课堂就在边猜测边讲述中进行。孩子们很感兴趣,读完最多设计一个写绘点,从未意识到图画的规律性。

《雪地寻踪》汇报时,刘晓琳老师和牛宇老师的质疑,让我明白关注细节的重要性;宁海侠老师的点评,本着务实、操作性强的原则,使我深切体会到要踏踏实实做阅读。

遇见你——真好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遇见你——真好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遇见你——真好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培训结束已经一周了,“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的话语还在耳畔萦绕。细致入微指导的宁海侠老师,一张思维导图导思路的牛宇,多才多艺的施春芳,思维敏捷、谈笑风生的毛秋凤,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杨潇丽,勤奋好学的谢娟萍,能歌善绘的岳玉叶,任劳任怨的田桂珍,谦虚上进的国翠玲,还有那位有趣的男老师……

亲近母语,星星点灯,遇见你,真好!

遇见你——真好_第1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遇见你——真好_第1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遇见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