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料!害死岳飞的真正凶手居然是……

1141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

关于岳飞的死因,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秦桧陷害岳飞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近几年来对秦桧的翻案。我们恍然大悟:“哦,原来秦桧不过是赵构手下的一颗棋子,其实背后真正的主谋是赵构。”

这种说法是没错。但我认为,与其说是赵构杀了岳飞,还不如说是岳飞逼赵构杀了自己。为什么这么说呢?

赵构刚继位的时候,对岳飞还是非常赏识的。经常对他说:“小伙子,好好干,将来前途大大地有。”岳飞自然也不负圣望,打了几次大捷,为长江中游的最高军事指挥官。赵构非常满意,说:“不愧是我看中的人,这样吧,以后除了张浚、韩世忠的军队,其余的都交给你负责。”这可以说是君臣二人事业的巅峰期。

如果这种关系能够一直保持下去,说不定可以成为又一个君臣典范,可惜也只能是想想。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关系的变化呢?有人说岳飞打金国其中有一个目的是为了迎回钦宗(和宋徽宗一起被金国绑走的那个),也常在赵构面前提起这事。因为这个原因,触动了赵构那条敏感的神经,从而对岳飞越来越不满,岳飞很大程度是死于这件事上。在我看来,这件事固然令赵构不满,但因为这事要杀岳飞,还是有点牵强。因为南宋主要缔造者是赵构,底下官员和武将都是由赵构一手提拔的,属于站在赵构这边的人,而且所有的权力都掌握在赵构手上。就算真的迎回钦宗,钦宗手上没有任何权力,也只是有名而无实而已,而且是否让位,那还不是赵构说的算。

不是这个原因,那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个原因:性格问题

说到性格,岳飞这个人挺好的,跟同事关系也不错。但问题就是比较任性,经常跟赵构撂挑子。

举个例子,1137年的时候,赵构原本将刘光世的淮西军交给岳飞管理,随后又出尔反尔。这让岳飞很不爽:“这不是把我当猴耍吗,老子不干了。”于是一怒之下,上庐山为母亲守孝去了。这件事让赵构极为震怒,但回头一想,迫于金军威胁,还是决定好好跟岳飞谈谈。派岳飞的两个部下把他请回来。 回来后,赵构似笑非笑地对岳飞说:“怎么,翅膀硬了,能飞了?是不是感觉自己很牛啊!我跟你讲,如果要杀你,跟捏死一只蚂蚁没什么区别?”

因为性格的原因,赵构对于岳飞越来越不满。但不满归不满,还不至于杀了他。

接着往下看。

第二个原因:人望问题

由于岳飞会做人,善待百姓,经常打胜仗所积累的人望也是不容忽视的。这在赵构看来,并不是一件好事。一个下属威望比领导还高,不得不让领导产生危机感。西汉时期的萧何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因为人望太高,使刘邦非常不满。好在萧何比较聪明,听从了门客的意见,把自己扮演成了一个鱼肉乡民的恶霸,才逃过了一劫。

因为这个原因,赵构有了危机感,但这不是最重要的。

第三个原因:军权问题

这个问题才是重点,历来的军事家基本都栽在这上面。为什么赵构会出尔反尔,将原本应允给岳飞的军队划到中央直属管理,就是怕岳飞如果反了怎么办,就算他不反,如果手下硬让他黄袍加身又怎么办?因为这原因,赵构不得不对他有所提防。但这只要把岳飞的兵权给削了,也不至于死。是什么导致岳飞必须死呢?

把三个问题拆分,好像每样都不至死,但如果把三个问题结合在一块,那就致命了。

我们来看一下,岳飞经常违抗命令,跟赵构对着干,而且拥有非常高的人望以及军权。如果想要发动兵变,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这些问题不仅是赵构所忌讳的,也是历代皇帝所忌讳的。所以不管岳飞立过多大的功,他都必须死。

岳飞的死,说到底还是个人的问题,是他逼着赵构来杀自己。

几百年后,我们回头再来看岳飞。他的死不仅是个人的悲哀,更是时代的悲哀。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关注微信公众号“学道杂说”,那里才是我的主战场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出乎意料!害死岳飞的真正凶手居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