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每年的春晚感觉是越来越不好看了。其实平心而论,春晚的这些节目做的是非常不错的。无论是从艺术加工、演员阵容、场景特效、文化内涵等角度分析都是非常精良的。但总感觉缺了一点东西,使观众还没有充分体验到节目带来的美感就匆匆结束了。就像是一盘美味佳肴,还没来得及吃两口就被新上来的菜给挤走了,这感觉尤其体现在语言类节目。
后来我想明白了,它们缺的就是时间。春晚有这么太的多节目,编导想表现的主题、内涵也太多,平均下来分给每个节目的时间就少了。这样就没法把艺术的铺垫、张力这些考虑全面,结果就给人了一种非常简单粗暴的说教感。
不光是春晚,同样的感觉也体现在整个过年的这几天里。我们可以看到的事实是,在过年的这几天里,许多好久不见的人相聚在一起,彼此有太多的话想说,有太多的问题想问,但时间又太少,一切显得是那么急迫。
虽然本次大赛主题为春节“还乡手记”。鼓励参与者通过短视频、文字、图片的形式,记录回乡过程中和回乡后的所见所闻所感,如家乡民俗,家乡人和事的风貌及变化,城乡的反差,跟家乡的融合或冲突等等。但说句真心话,一般人还真没心思去看、去想这么多的问题。因为大部分人,尤其是在外工作的单身青年们,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该如何面对亲戚家人的盘问。也就是该如何面对他们的催婚要求。
比方说,我哥在武汉工作又是单身,也是一年回一次家。我哥就是每年都要是面对他爸妈的催婚,经常要应父母要求去相亲。
客观讲,我哥的父母还是很体谅我哥的,一方面他们想找个本地的姑娘,另一方面因为我哥在武汉工作又不想弄得两个人谈异地恋。于是,就动用各种关系找了很多本地在武汉工作的姑娘来跟我哥相亲。我哥就表示特别惊讶,他说他还真不知道他父母人脉有这么广,居然能在武汉找到这么多适龄的本地姑娘。实在是有点苦笑不得。
像我哥这种情况还算是比较好的,有些人被逼得没办法了,甚至还去租一个男友或女友回家过年。
正巧我打过这么一个辩题:“赞不赞成春节租一个男/女友回家过年?”我持反方:不赞成。
我的评判标准就是:以该方案能否实现设计它时所想要让它实现的目的为准。就是说,我会站在想要这么干的单身男女青年的角度,把这个问题从决策分析的角度来考虑,看这么做究竟合不合理?能不能实现决策目标?
能,那就去做好了,赞同。不能,那就不要做了,不赞同。
我的论证过程就是:
第一步:该方案是什么(或说它的本质是什么)?
雇一个男/女友回家过年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以男性为例)某男,未婚且单身,通过某种方法雇佣一名同样未婚且单身的女性来扮演自己的女朋友陪自己回家过年以达到欺骗以父母为代表的亲戚朋友的行为。
本质上就是以一种假象来掩盖自己的某种真实状况而不让别人知道这种真实的行为。
第二步:该方案的目的是什么?
它的目的是希望以此来解决自己与父母亲戚朋友之间长期存在的一个矛盾。
第三步:这个矛盾是什么?
这个矛盾就是:现阶段此人不愿意结婚想要继续保持自己单身现状的想法与他父母及亲戚朋友日益增长的想让他结婚成家的愿望之间的矛盾。
也就是不同的价值观之间的交锋。
(当然,现实生活中矛盾不止这一种,只不过这种相对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另外其他的矛盾,后面也会提到。)
第四步(也是最后一步):该方案能不能解决这个矛盾?
很遗憾,不能。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方案,它表面看似是用来解决这个矛盾,但它本质上是用来回避矛盾,掩盖矛盾。所以,根本就不可能真正解决矛盾。
要知道,无论要解决任何矛盾,第一步永远是面对矛盾,有了这一步,才有了最终解决矛盾的可能。所以,回避矛盾注定失败。
虽然有些人会通过这个方案来获得暂时的成功,但那只是自欺欺人的行为。就像是你在考试中作弊使自己通过了考试,以为自己的水平也因此提高,但这只是假象。从原理上讲,你只有提高自己内在的知识水平,才是通过考试的唯一途径,也是解决这个由于自身知识水平不够与考试要求的标准过高所产生的矛盾的唯一途径。作弊,只是暂时掩盖了这个矛盾,完全无益于矛盾的解决。
所以,最终结论就是:因为该方案无法实现设计该方案时想让它实现的目的。
因此,不赞同采取该方案。
所以啊,面对催婚问题,还是要尝试去正面解决,不能逃避。
但严格来说,对于解决像“现阶段此人不愿意结婚想要继续保持自己单身现状的想法与他父母及亲戚朋友日益增长的想让他结婚成家的愿望之间的矛盾”这样问题是没有那种一吃就灵的特效药,很难根治,不过也是可以想办法缓解缓解的。
先纠正一点:不要试图对父母进行价值灌输,完全没有意义。
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价值观之争,给父母灌输自由主义、独身主义之类的价值观是起不到作用的。况且,你看你父母不也总是跟你灌输要早点结婚成家立业的观念,你不是也从来没听进去过嘛。
所以,我的建议是:你可以仿照上文论证不赞同雇男/女友回家过年的这个观点的方法,给父母的做法也做一个决策分析,而且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共情。
简单点说:(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大哥大姐爷爷奶奶)我知道你们说得都对,你们也都是为我好,也很感谢你们。毕竟你们是过来人,明白婚姻的重要性和不易。
这婚姻可是人一生的大事,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而且我这辈子可只打算结这么一次婚。万一操之过急选错了人,那可是后悔一辈子的事啊。到时候不还得再麻烦你们帮忙在介绍对象,是吧。要是再带一孩子不还得麻烦你们多多照应,这多不好啊。
“老妈,我知道你很着急,可是长得丑确实找对象很艰难啊。”
“我跟你们一样着急,可是我没车没房着急也没用啊……”
“我理解你们的心情……”
“我明白你们的感受……”
先对他们表示认可与尊重,然后对于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就事论事客观的分析就好。
忌讲道理、忌企图说服、忌作死、宜共情。
适当的共情,除了减少父母的催婚次数,还能让促进家庭关心和谐。
另外还有一点,上面说得这些内容的前提是:你的情况是有能力结婚或找另一半但不想结婚或找另一半,但也有的人是属于想结婚或找另一半但没有能力结婚或找另一半且又不愿意将就。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那就只能自己多努力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价值观是之争,但我在知乎上看类似的问题时,有一个知友想得比我深远。他的观点是:(类似于父母催婚,亲戚朋友与自己对工作、交友、择偶、生育等观念的不和)是社会阶层流动的大门短暂开启的“并发症”。由于时代原因,你的亲戚和你不属于同一个阶层。这个“问题”,会随着社会阶层的逐步固化而得到“缓解”甚至趋于消失。
他以他自己家庭为例,讲述了自己父亲的发家史以及在这期间与亲戚们的交往,从最初的不理解、厌恶,到后来的理解、从容。
“亲戚”和“我们”之间的冲突是“文明矛盾”在这个急剧变化的中国的缩影。
在某个特殊的年代,这片国土上的阶层上升之门在一片混乱中被悄然砸开。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一部分人“飞上枝头变凤凰”,在拔地而起的一座座现代化城市中扎了根,他们的后代也生长在现代文明的光辉下。
于是产生了这样的两拨人:
一方是还保留着农耕时代作风,抱持熟人社会中“人多力量大”、“血缘高于一切”思想的人群,但他们和实现阶层上升的人仍保持着亲缘关系。
另一方是早已浸泡在城市文明中,信仰“规则至上”、“感情优于血缘”的新生代年轻人,他们往往是阶层流动的得利者。
这两拨本应相差一两个世纪的人群,却被中国的高速增长拉到了同一个时空当中。矛盾,自然也就无可避免。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之痒。
但当阶层流动的通道重新关闭,年轻人们再次只能接触到和自己同一阶层的亲戚,也不知道究竟该替那个时代中不须与“讨厌的亲戚”相处的年轻人们感到高兴,还是该替那个阶层间泾渭分明的整个时代感到叹息?
看到这里,实在是让我感到了某种不寒而栗的感觉。那个虽然很熟悉,但一直没有什么具体感觉的词在我面前逐渐的清晰起来,那个词就是:“历史大趋势”。
所以,还是吃个年夜饭,看看春晚放松一下吧~
奖金丰厚!春节还乡手记非虚构故事大赛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