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康 | 不为人知的设计大师
“一个好的问题远远比最满意的答案更让人满意” ——路易斯·康
文 | 廖大博
路易斯·康的一生可以说是现代建筑史上的传奇,直到50岁他还在为寻找一个说的过去的设计项目而大伤脑筋、费尽周折。直到20世纪50年代,特殊的人生际遇和战后的新观念,康突然找到全新的自己,短短的十年间就成了全美乃至全世界令人景仰的设计师,至此奠定了其设计大师的地位。
也许有人会问,路易斯·康是谁?我是在13年备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史论课复习中偶然发现这位大师的,对他的成长经历及所取得的成就所震撼,被他毫无征兆的成名及突然的离去所吸引,那时的他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谜。
2004年在《指环王3》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的那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有一部不起眼的小成本影片角逐最佳纪录片奖,结果却抱憾而归,那是路易斯·康的儿子纳撒尼尔·康拍摄的纪录片《我的建筑师——寻父之旅》。
路易斯·康是谁?纳撒尼尔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了他的寻父之旅。儿子不识父亲,可能我们会觉得奇怪,但对纳撒尼尔来说再正常不过了,私生子的身份一直是埋藏在他心中多年挥之不去的烙印,从小到大一直跟着母亲生活,在法律上他没有父亲,多年来缺少父爱的他对父亲的回忆是模糊的、痛苦的、令人抓狂的。
正如他影片所说:“父亲是谁?一个中年男人提出如此孩子气的问题,是一件多么令人困扰的事”。
纳撒尼尔采访了路易斯·康生前的朋友、业主、对手、同事、学生、妻子、情人及两个同父异母的姐姐,还有那些闻名于世的建筑,一个不为人知的路易斯·康正在一步步被揭开。
在影片的末尾纳撒尼尔道出了这样的话:“在这样的旅程中,父亲的形象逐渐清晰。他是一个凡人,而不是一个神话。我越了解他,就越想念他,我希望现实并非如此,但父亲已经选择了他所钟爱的生活,我真的啥不得离开。时光荏苒,多年之后,我想我终于找到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道声再见。”
不管是从影片还是其它媒介,我们都可以读到如下事实:路易斯·康是个工作狂,一个无限追求完美的柏拉图主义者,一个用玄思掩盖简单事实的演说家,一个刚愎自用又风趣多情的男人。
同时拥有一个原配妻子,两个情人,且都育有一子,妻子与情人之间互不知情,两个情人为了他终生不嫁最终孤独终老,长期忍受流言蜚语,却依旧对他完全信任,这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感情呢?很难想象这段情史在他死后多年才被发现。
对于路易斯·康,真正被世人所熟知敬仰的是他的建筑,他的建筑作品充满思考,光辉而神秘。
看看同时期其它建筑设计大师建筑的特点:
弗莱克·赖特的建筑充分利用节奏作用,提倡建筑不是单一的空壳子,应融入周边的环境,比如他的作品落水别墅。
密斯·凡德罗则将空间与材料精简到最少,一生都在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空气流动的新概念,比如他的作品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西格拉姆大厦。
勒·柯布西耶则无所不为,首先是轻盈而文雅,最后是厚重、淳朴而粗野,体现了20世纪大多数人的姿态,从萨伏伊别墅到朗香教堂可以看到这种建筑风格的转变,他还是机械美学的发布者,“住房是居住的机器”成了他的口头禅,一生钟情于混泥土创作及城市规划。
而路易斯·康恰恰是20世纪后期的精髓,它们也是纯朴的,但却全无姿态,似乎超越了其它不同的种类。
1974年初,古稀之年的路易斯·康独自前往印度要债,返程途中疲惫不堪的他通过肯尼迪机场海关,赶往宾夕法尼亚火车站乘往费城的火车,由于心脏病突发死在了车站的卫生间里,直到两天后尸体才被发现。
他的离去是突然和毫无征兆的,正如他20世纪50年代成名一样,充满神秘感。
路易斯·康是美国继弗莱克·赖特之后又一位重要的建筑设计大师,他不仅在世界各大角落都留下了许多令人惊奇的建筑,而且在大学将他的设计理念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世人对他的评价更多的是景仰、尊重。
他曾说:“对那些低能的建筑师来说,建筑不过是挣钱的来源,而不象它所应该的那样——创造美感和艺术。对我来说,建筑不是事务,而是我的宗教,我的信仰,我为人类幸福、享乐而为之献身的事业”。
或许,当你发现了路易斯·康,你也就找到了建筑最后的归宿。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