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把系统观点融入实践:掌握系统基本模式
举例一个在小水坝被的水流的回流漩涡淹死的案例说明:一个人要对抗水流是不可能的,唯一救他的办法应该是反之居,浅进水里顺着坝地回流,到岸上可能会活命。这充分了说明系统观点的精髓,我们是被自己未察觉的结构所困之困途,反过来对自己身处其中的那些结构模式的学习观察过程就能够把自己从过去看不到的影响力下解决出来,并最终掌握一种应对和改变这种影响力的能力。
系统思考给我们的启示是,某些结构模式是反复发生的,这些系统基本模式或通用结构是学习观察我们个人和组织生活中的结构的钥匙。这就告诉我们,并非所有的管理问题都是独特的,有经验的经理人凭直觉就能了解这一点。
系统基本模式的作用是从新塑造我们的感知力,以使我们更有能力看清组织模式的运作以及其中的杠杆效益作用点。某个系统基本模式一旦被发现,它会不断的告诉我们高杠杆效应和低杠杆效应的变革作用点。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12种系统基本模式,本书将9种的模式研究和应用做了介绍,所有这些基本模式都是由系统积木组件构成,正、负反馈过程和延迟下面就介绍两种基本模式,他是理解其他基本模式和更复杂情况的跳板。
第1节 基本模式一:增长极限
1.定义:一个正反馈放大过程开始启动,产生一个期望的结果。他创造一个成功增长螺旋,但也无意中产生副作用,在负反馈过程中显现的,从而使增长逐步放慢。
2.管理原则:不要强行推动增长,要消除限制增长的因素。
3.在哪里发现他它?
增长极限的结构,适用于理解所有增长遇到限制的情况。例如一个人在改进一段时间有成效后,然后停歇下来。这就是叫做遇到了增长极限。
为了根除某个坏习惯,比如待人过于苛刻,我们也常常遇到增长极限。
4.结构
每个增长极限的案例中都有一个正反馈放大过程,在这段时间内他自己就会产生增大或者改进作用。然后他会碰到一个副反馈稳定环路,或者开始发挥限制增长的作用,改进速度会因此放慢,甚至完全停止。
5.理解和利用结构模式
增长极限的模式在各个层次的组织结构中都会发挥作用。要理解增长极限模式图,首先应该看懂,正反馈增长环路,它是最初提供增长势头的结构模式。我们现在就沿着环路走,记住增长,新产品会产生利润,利润增长会再投入到更多新产品开发中,然后到了一定阶段影响作用会发生变化。比如研发经费增加到一定程度,会逐渐导致研发工作复杂程度太高,结果是如果不把高级工程师的宝贵时间从产品研发分散到管理上,就无法保证对研发工作实施足够的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延迟,(延迟的时间长短依赖于增长率,产品复杂程度和工程师的管理技能),新产品推出的速度就会放慢,从而降低整个企业的增长速度。
6.行为模式
在这个结构模式中,限制作用都逐渐变得越来越强大。开始阶段的快速增长,后来却神秘消失。增长率可能逐渐下降到很低的位置,甚至其正反馈环路,可能掉头逆转变成负增长。增长极限模式常常让组织变革受阻,开始似乎开展顺利,后来就失去了动力。在第5项修炼变革篇实践案例中,我们阐明了几类,特别负反馈作用,他们都会妨碍本来有希望成功的变革行动,比如控制型经理他们感受到新的开放性和坦率心态的威胁。由于测量系统结果的延迟,他首先显现了变革的成本,但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显现变革带来的收益。两极分化和竞争,发生在主张采用新做事方法的改革派和维护主流文化的保守派之间。负反馈作用的结果之一,就是让希望发生变革措施的实施在一阶段内很顺利,但随后就进展缓慢,最后落败。而变革推动者对结果的失望和反应往往让事情变得更糟,他们越是极力试图推进改革,别人越是感到威胁,结果阻力越来越大。
实施“准时化”存货管理和其他“精益”或“柔性”生产系统时,也会遇到类似相互作用,因为这些系统都依赖供货商和制造商之间的信任关系。某一方破坏了承诺和信任,就会破坏准时系统所要求的相互信任关系。
7.如何找出杠杆作用点
你可以更勤奋的监督自己的情行为包括人际关系是否出了问题,有没有提拔年轻的员工使他们高兴,不要企图控制自己,责怪别人的倾向,不再追求变革的目标,不再要求精益制造的改进,因为杠杆的作用你越使劲反弹的力度越大,是否启动新产品开发计划,是否推动变革计划有没有改变自己的坏习惯等方面,从而改进增长极限的糟糕情况。例如:你想减肥,不单只要吃减肥餐,还要加上有氧运动,你想要保持与伴侣良好的关系,一定要改善和发现妨碍你们关系的一些隐性目标,你要提高公司的士气和效率必须设置行为规范和不一样的奖励机制,尊重每一个优秀的员工,而不是等级制的地位。你想变革企业的管理部分,必须改进员工内部的互动关系和外部业务伙伴的关系,还包括重新分配控制权利,以及单方面控制带来的风险。重点还要改善与供应商的关系,一定要建立信任感。
增长极限模式给我们另一个启示:限制作用总是存在的。
第2节 基本模式2 转移负担
1.定义:由深层问题产生的症状急需我们的关注。或许因为处理问题的代价太高,所以把问题转移负担到其他解决方法上,这些解决方法容易上手,看上去很高效,但是不幸的是这些解决方法只是减轻了症状,并没有改善深层次问题,反而会使深层次问题变得更严重,整个系统会失去本来可能有的处理深层次问题的能力。
2.管理原则
对,待症状缓解方法要格外小心谨慎。仅仅针对问题的症状,而不触及根本原因的解决办法,最好的情况也只是带来短期的效益,而长期来看问题会重新出现会压力更大,使开发“根本解决的方法”的能力也会因此而萎缩。
3.在哪里发现它
转移负担的模式,在个人生活和组织生活中都非常普遍。当我们遇到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时,我们用的放松的方法通常是喝酒吸烟冥想运动等释放我们的压力,但是并没有真正的解决压力问题,这是典型的逃避现实的鸵鸟心态,这样的结果会是症状缓解一点,但是,会使我们对实施的缓解方法越来越依赖,最后像毒瘾一样不可自拔。
看似有效的解决方案,背后隐藏的是转移负担的模式。这些方案使你很不安,问题似乎也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4.结构
转移负担的模式结构有两个负反馈稳定作用环路组成。两个环路都在调整或修正同一问题的症状。举例:压力转移,通常人们通过药物或者其他不良的生活习惯,暂时的缓解自己的压力,但是会使健康出现更多的问题。
5.理解和利用结构模式
转移负担的一个特例是目标腐蚀,这个模式是在组织的质量目标,创新目标,员工个人成长目标以及组织成长目标等方面,将发生作用。每当我们的目标和现实情况之间存在差距时,总会出现两种压力,改进现实状况和降低目标。而应对这些压力的方式是自我超越修炼的核心。
6.行为模式
不管选择什么样的症状缓解方法,它都会起作用——在某种意义上。
转移负担模式的隐蔽性表现在于他所出生的正反馈环路,即人们对症状缓解方法的依赖性不断增加,例如酗酒者上瘾对酒精的依赖导致身体状况的下降。随着他们自信心和判断力的下降,他们越来越无法解决原来工作上的负担问题。这就是上瘾机制一般性的动态结构模式。
7.如何找出杠杆效应作用点
要有效的应对负担转移的模式,我们必须把强化根本解决方法与弱化症状缓解措施结合起来。强化根本解决方法要求,一种长远观点和共同愿景。例如新产品成功的业绩愿望压力就会转移到短期的解决办法上,这是无法抗拒的。例如一些成功的戒毒戒酒的方法是很好的说明处理转移负担模式的杠杆效应原理。包括坚持让大家面对上瘾的现实,同时组织互助小组并安排培训,以帮助大家改正和恢复。例如人力资源,咨询师必须成为教练和指导,而不是解决问题的人,这样才能帮助经理人发攒自己的技能。
症状缓解措施有时也是必要的,例如治疗酗酒或吸烟引发的疾病,必须要界定为缓解症状的方法之一,同时还要与恢复根本解决办法能力和措施相结合,这样才能突破转移负担作用环路。
如何写出自己的转移负担故事?
有三个线索可以用来分辨转移负担结构有没有出现,第一从长期来看问题变得越来越糟,虽然他有时也会出现好转的迹象,第二系统整体健康状况越来越差,第三会产生逐渐增强的无助感。一开始人们感到欣喜,我把问题解决了,但最后自己就是一个受害者,尤其你分析那些相互依赖的情况,你会感到其中真正的问题,深层次的问题从未被人有效解决过你,要看看能不能找出正负反馈回路相关组成部分,首先要找到问题的症状,这就需要添加润滑剂,急需你关注的问题,比如说压力,如果你的下属没有能力解决紧急的问题,你要找到根本的解决方法办法,肯定不止一个,然后还要找到持久改进一系列的措施,而不是临时的急救缓解症状。其实根本解决方法和缓解症状的方法是相对的,最重要的是分辨出问题从哪里入手,包括从最根本的到最表面的解决方法,接下来要找到症状缓解法出现的副作用问题,转移负担模式带来最重要的认识提升是以下两个方面,第1区分不同类型的解决方法,第二看清在多大程度上依赖症状缓解法会导致依赖不断加重杠杆作用,不是加强下面的循环,就是减少上面的循环,或者两者同时发生就像增长极限一样,最好是先以小规模的行动来测试你的结论,并给予测试留下时间,等待他的结果特别是当你想要增强一种已经萎缩的能力需要的时间会更长。
个人感悟:学习了本章节,我初步的认识了增长极限的概念,转移负担的概念,循环路线等专业的问题,通过酗酒的案例,让我知道了,解决根本问题的办法和缓解症状的办法是需要双方面一起作用的,以上这些方法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是有极大帮助的,值得认真再翻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