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识别“观察”与“评论”

在一个处处都要和人打交道的社会,如何更好地去和人沟通?

戴维踢球射不中球门,有人会说他没有进球,有人会说,他真是一个差劲的前锋;老公在一旁打游戏,不去做家务,妻子在旁边说你已经打游戏3小时了,你真是一个懒惰的人,哪种是客观描述,哪种是主观判断?哪种又更容易让人接受谈话呢?

当我们摘下我们评判性的目光,只是客观描述事实的时候,相信沟通起来会更加顺畅,也更加容易让人接受。非暴力沟通强调观察这一点。这是我们保持良好沟通,控制情绪的基础。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敏锐地发现自己是在评论而不是观察呢?

在此推荐锅锅牌“3-2-1”自省法:

当我们对一个人或一件事,描述完以后,

第一步,问自己3遍“这是真的吗?”

第二步,如果是真的,请举出2个亲耳听到,亲眼看到,可以论证的例子

第三步,请将你的描述写一遍,看看哪些形容词可以去掉。

经过这三步,至少可以帮助自己i意识到自己的描述是否客观,增强自己的敏感性。

另外,与人交流时,尽量不要使用“总是”,“从来”“从不”这样很主观的词汇。

印度哲学家希纳穆提曾经说过“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让我们一起不翻旧账,不贴标签,不戴有色眼镜与人交流吧!这样你会发现自己很快变成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暴力沟通-识别“观察”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