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

作者高桥正史,提出笔记本也有一个进化过程。

13岁前的“学习笔记”,主要用于积累知识,辅助记忆知识。

22岁的“工作笔记”,用于舍弃、代谢不良信息,最终要得出一个结论,让你的能力发挥出来,不仅仅是落实到纸上。

28岁以后的“提案笔记”(博弈笔记),有逻辑性思维的,能挣钱的笔记本。

不同的阶段做笔记应有不同的侧重点,一定要刻意练习,主动升级相应的笔记模式,对应自己的实际情况。

黄金三分法

使用方格笔记本都有一个通用的“框架”,那就是“黄金三分法”。

反应在麦肯锡公司的笔记方法上就是——空、雨、伞

《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麦肯锡公司的“空·雨·伞”

所谓“空·雨·伞”,其实就是判断何为“空=现在的情况”,何为“雨=对此情况的解释”,何为“伞=根据此解释而采取的行动”。

《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如果我们要写出,让自己也愿意回头翻看的笔记,就避免模糊含蓄的表达。文中提出了从三个词入手。

一,固有名词:表示特定人物、地点、事件时期等(东京大学,丰田,青岛,张浦,周杰伦)


二,数词:用数字表示时间、年份、人数(十分钟、空白的一秒钟、七个习惯、1192年、三项原则、百人大会)


三,动词:眼前是否浮现出做动作画面(听、查、发邮件、展示、交谈、搜索)

      一篇笔记最重要的,是你愿意回头翻看。像那种写完之后满是罗列的知识点,有什么用呢?教材和辅导书上总结的更全更好。自己写的笔记上字迹潦草,然后束之高阁,不愿回头看,纯属浪费时间。

    如果你是一名学生,做笔记或许是一项任务老师会给你检查,批改。如果你已经成年,开始工作,不要再把它当成是别人要求你做的。开始书写真正属于自己的笔记。

      你真正要记录的是接触到新事物,新知识的时候,自己瞬间想到的东西。因为那些才是你的。你知道的和这个世界给你的新知识产生链接,你才会懂。我们只能读懂我们已经懂的东西。

笔记的巨大作用,我认为有且只有一个作用。就是:新旧知识的链接点。用自己的旧知识重新组织语言,翻译新知识 。把新知识链接到我们的旧知识树上,嫁接,开花结果。


注:《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书中内容很多,有很详细的做笔记方法。我只是节选了很少的一部分。

池恩琛

2018.1.21


你可能感兴趣的:(《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