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集群

redis3.0版本开始支持集群功能,当我第一次学习它的时候,感觉它是我看到的第一个智能系统,后来发现很多同学的吐槽,太费网络资源,节点多的时候收敛慢,内部状态不确定,有问题很难定位等等,只知道优酷土豆在用,不过很多公司还是merge了它的部分功能。本文也是学习的总结,很多内容都是在网上看到的。

1、client配置

对于集群来说,client需要知道要操作的key在哪个shard上,key与shard之前的映射通常认为是客户端的配置,而redis中的数据是保存在16384个solt中的,因而这个配置包括两层映射,key->slot的映射和slot->shard的映射。

key->slot的映射是通过固定的算法计算出来了,如:CRC16(key)&16383。

slot->shard的映射在集群扩缩容后会动态变化,所以映射也需要动态的获取,redis通过MOVED命令动态探测slot的位置,如果client发送的key不在shard的处理slot范围内,shard会返回给client一个MOVED命令,告诉client这个slot由哪个shard负责,client动态更新更新配置。

2、数据迁移

集群扩缩容时,都需要对数据进行迁移,redis集群的数据迁移是以slot为单位的,每次原子地迁移一个key,直到整个slot全部迁移完成。

1)redis-trib通知目标节点准备接收属于slot的key。

2)redis-trib通知源节点准备迁移slot到目标节点。

3)redis-trib向源节点查询n个key。

4)redis-trib通知源节点迁移刚才查询到的key。

5)迁移完成,redis-trib通知任意一个节点将slot指派给目标节点,这个信息会很快传播到整个集群。

slot迁移过程中,源节点会收到属于这个slot的命令,redis是通过ASK命令处理的。命令先发送到源节点,如果key在源节点中,则源节点处理这个命令,如果源节点中没有找到这个key,源节点会回复client一个ASK命令,告诉client去目标节点尝试一下。

3、故障处理

如果是主节点故障,则会影响缓存服务,通常的故障处理包括故障检测,选主,故障转移,考虑到副本集数量减少,一般还会补充副本数量,从节点一般不对外提供读写服务,只做备份,如果检测到从节点故障只需要补充副本集。

故障检测

1)集群中的每个节点都会定期向其它节点发送PING消息,如果规定时间没有收到对方响应的PONG消息,则标记对方疑似下线(PFAIL)。

2)集群中的节点还会定期交换节点的状态,如果收到其它节点疑似下线的消息,节点也会记录一个下线报告。

3)如果在一个master节点的记录中,超过半数的master节点将某个master节点报告为疑似下线,那么就将这个master节点状态置为已下线状态(FAIL),并且广播这条消息,所有收到这条消息的节点也会将故障节点标识为已下线。

redis的故障检测是由所有master节点投票产生的,故障结果以广播的形式通知所有节点。

选主

1)slave节点发现它的master节点故障了,则会广播一条升主请求消息,并将自己的配置纪元加一。

2)所有master节点都必须在一个配置纪元中投一次票,如果master节点在这个配置纪元中没有投票,则会投给这个slave一票。

3)如果在这个配置纪元中slave收到的票数超过master总数的一半,则这个slave节点就会成为新的master节点。

4)如果这个配置纪元没有投票成功,则会进行下一轮跳票。

5)如果多个slave节点同时投票,那么很可能出现大家都得不到多于半数的支持,为了降低这种情况,每个slave都会在收到它的master下线的通知后的随机时间发起投票请求。

故障转移

1)获得多数投票的slave节点执行slaveof no one命令,成为master节点。

2)新的master节点接管故障master节点的slot。

3)新的master节点广播一条消息,通知其它节点它成为master节点。

4)新的master节点开始处理相关slot的命令。

你可能感兴趣的:(redis-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