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去看看——《摔跤吧!爸爸》

是部难得的好片子,对得起观众的时间,更超值于他们花的钱。

让人感兴趣的,可能是精巧的情节起伏,内敛而真正的幽默,也可能是一贯舒心的民族歌舞,更可能是励志,虎爸虎妈看了会摩拳擦掌。但不大会是为国争光的情怀(吃着地沟油还在操心中南海的情怀,在两千多年前这么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难道印度人民也有新闻联播的过载效应?

引起我兴趣的,是教育观念的分野。

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今天的家长大体有两种选择:任其自然的自由型和尽善尽美的争上游型。


任其自然的家长,深受当年被父母逼迫之苦或者被窘迫的物质生活压迫。现在有了孩子,发誓给孩子一个无拘无束的“最好的”童年。看不得孩子受一点点委屈,娇惯纵容到让人无语的地步。小核心抬个头,贴心贴肺的父母要么去找梯子准备摘星,要么咒骂太阳不通人情太过分。

孩子周末少有闲着的,不管是英语奥数还是音乐美术。就算是出于兴趣,掌握的过程都是困难的。任何技能,要想学好获得专业水准,都要努力,尤其是入门前的苦撑。当孩子无法坚持时,这种父母选择爽快地放弃,理由一准是老师水平低——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嘛。重新选教师或者换爱好,继续重复第一个过程。

后来,就这样了:

……15岁时学游泳,因为难学放弃;18岁时遇到了一个异常心动的人,正想勾搭,却被人邀去游泳了。21岁时,因为英语更难只好放弃;28岁时,一份非常动心工作摆在面前,但有英语要求,再一次无奈的拒绝。困顿中,连发泄郁闷的渠道都找不到,因为音乐绘画在5岁就放弃了……

是啊,把选择权完全交给孩子,他知道自己的选择产生的后果吗?孩子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吗?18周岁才被视为拥有判断力,为什么在选择这种问题上,一个孩子却拥有那么大的自主选择权?要知道,在孩子未成年之前,父母是代孩子与未来下赌的人。谁的成长没有激流险滩?你在他们练翅时,叨叨岁月静好、自由自在?

强迫孩子学习他不喜欢的呢,孩子不喜欢,童年的快乐没了;但事事放任导致他无法在社会立足,那时候就是灾难了,长大后的泪水是当年从大脑中慢慢渗出来的。


争上游型的家长是功利型结果导向。

影片中执拗的父亲强迫两个女儿练摔跤,从一开始就扛上了与全世界对抗的艰辛。从妻子“凭什么要孩子们为你的梦想活着”的质问、到乡邻的嘲讽再到孩子们的反抗……就没有过顺利的时候!还好,这个坚不可摧的压路机成功了,否则……

我们生活中,14岁的女孩子没有影片中的悲催,但问题同样会出现:一个家长觉得孩子有天赋,举全家之力去培养。但是孩子不想学,于是用威胁、体罚逼迫孩子就范。这究竟是逼迫孩子屈从于自己的意志,还是为了孩子的前途做出的理性选择?

傅聪和朗朗现在还留着累累伤痕。

但这个分子对基数巨大的分母而言,并没有足够的参考价值。只有第一名才是创造历史的(运动竞技界之外也是同样惨烈,第二名都是被忽略的),但第一名就一个啊。

更重要的是,这些家长自身是winner!

如果家长是loser,并不具备专业素质和长远眼光,只是因为自己的困顿,咬牙切齿地把自己一生的希望压在孩子身上,那注定是个悲剧。“我不知道强迫是不是有用,但我知道,不强迫肯定没用”的励志,是让家长和孩子两败俱伤的毒鸡汤。


上述两个极端之间,是大多数平常的父母。

人在生命的不同阶段,观念的侧重也是不同的。初为父母时,会给孩子着魔似的过度呵护;三四十岁开始打拼,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而且从体验出发,意识到竞争的残酷,于是给孩子施加压力,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甚至屡屡在起跑线上抢跑……

有一个发现:所有在教育里挣大钱的公司,都是一个模式——最大程度地发现、制造、利用和变现家长的焦虑。

大多数人缺乏独立思考的大环境,正是这种商业模式的肥沃土壤。所以,比一味吐槽抱怨中外教育的落差、分析学校排位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准。孩子是站在父母的肩头开始看世界的。改变世界难度太大,还是改变自己现实一些,如果愿意的话。

不管是自由派还是管束派,本质上都是基于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做出了自认为对孩子最好的选择。

虽然身处相同的世界,但是人却活在不同的认知水平里。所有的选择,都源于家长的教育程度、社会阅历、个人能力的综合系数。

六一来了,让我们设置一个心理闹钟提醒自己,和孩子共同成长,才是最好的陪伴。

你可能感兴趣的:(都去看看——《摔跤吧!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