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硬件项目的挑战和成就


虽然开源软件已经逐渐占领了市场,但开源的硬件依旧很少见。根据周五linuxcon和cloudopen的主讲嘉宾描述,许多开源硬件项目现在看起来很成功,但依旧隐藏着许多挑战。


MakerBot副总裁Anthony Moschella,Open Prosthetics项目创始人、伊拉克战争退伍军人Jonathan Kuniholm以及 IBM Power Systems General总经理 Doug Balog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开源硬件项目。无论是3D打印,还是假肢,或是服务器领域,他们一致认为开源将会加快技术创新。下面将介绍他们的一些成就和挑战,以及开源社区的参与、发挥作用所产生的机遇。

1.MakerBot

目标:开放的3D打印方式将会使开发者和工厂创造出他们自己想象中的物体,就如同开源软件一样。

Moschella在他的演讲中这样说:“3D打印真正的创新在于物体本身并不是终结。”

成就:MakerBot的Thingiverse部门拥有包括开发者、设计师和工程师在内的约13,000人,他们下载并分享开源的打印物的设计。例如:Robohand为不能支付假肢费用的孩子打印了3D假手模型。开源设计具有快速传播和完善的特点,也更容易聚集和共享。

挑战:以消费者为中心的3D打印机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打印塑料玩具等小物件。常用的日常用品仍很少见,但这种现象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打印技术能够广泛的用于各种物体上,Moschella提出了对版权问题的担忧。


2.Open Prosthetics Project

目标:为世界各地的截肢者提供比现有产品更加实惠,具有更好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的假肢。

成就:开源假肢项目将会和两所大学实验室共同完成,现已启动了一个包括硬件、固件和软件的小型开源项目。

Kuniholm表示:DIY和开源仍然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他们混乱甚至有时根本没用,但你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挠自己的痒恰好是完成事情的最好方式。

挑战:由于假肢市场有限,无法吸引风险投资人,寻找融资非常困难。此外,虽然代码是开放的,但Matlab开发工具售价20,000美元,导致开发成本较高。目前,他们计划将matlab代码移植成类似于Java的其他语言,以方便项目的开发。


3. IBM Power Systems

目标:通过数十家企业间的开源协作,科技产业将跨越基于硅谷硬件产生的性能限制。
成就:由IBM、google和Mellanox公司于去年12月成立的OpenPower,目前已拥有50家成员公司共同合作,以提高服务器上应用程序的性能。
Balog说:创新并不是一家公司就能完成的。
挑战:IBM需要对OpenPower服务器、Linux平台上的应用程序生态系统进行提升。目前,公司已经开始将所有软件产品同时运行在基于Linux的x86和Power平台上。并要求其他公司也这样做。



你可能感兴趣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