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般礴

每个人都有艺术精神。我们看山看水,让自己逍遥在山水之间;我们写字作画,让自己在畅神于笔歌墨舞中;我们收视反听,关照自我精神世界。艺术精神让我们的存在更富意义,时刻保持自我感知,成为人生中的享受。

解衣般礴_第1张图片
小舟一叶从此逝  江海从此寄余生

《庄子·田子方》记载了一则关于绘画的故事——解衣般礴。宋元君打算画几幅画,许多画师闻讯赶来,挤满了厅堂,门外还站着很多人。听到绘画的要求后,便在一旁恭敬地站着,一边将毛笔濡湿,一边调和墨汁,战战兢兢、小心谨慎的开始准备作画。有一位画师最后来到,神态自然一点也不慌急,接受了旨意也不恭候站立着,而是随即回到了馆舍里。宋元君感觉这个画师与众人不同,非常好奇,于是派人去观察他。派去的人回来告诉宋元君,这个画师作画时解开衣襟,盘腿坐着,一副气定神闲、安然自若的样子,仿佛自己与画融为一体,一点也不受外界的影响,专心沉醉与绘画中。宋元君称赞道:“好呀,这才是真正的画师。”

这一则故事,通过宋元君召集画师画画,所有的画史中只有一位画师能够自然而然的作画;告诉我们,在绘画的过程中要放松自我,忘掉功名利禄,保持自我个性;不仅身体要放松,而且心理也要放松,使身心达到一种自然的状态。这也是道家艺术精神的真谛。

然而,这种所谓艺术精神是技与道统一的关系。技与道,为艺术精神开辟了一条途径。

解衣般礴_第2张图片
庄子像

《庄子·养生主》记载了一则“庖丁解牛”,丁厨师为文惠君宰杀牛,分解牛的时候,手接触的地方,肩靠着的地方,脚踩踏的地方,膝抵住的地方,都发出砉砉的声响,挥舞着的牛刀非常有节奏,像是美妙的音乐旋律。文惠君非常高兴的问丁厨师,你的技术怎么练的如此高超啊?丁厨师回答说,我喜欢研究事物的规律奥妙,技术一层一层的提高,达到了目无全牛的境界;不用看整只牛,只要用心凝神去接触而不必用眼睛去观察,即是眼睛的视觉不看,我的精神世界还在不停地运行。优秀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普通的厨师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而现在我使用的这把刀已经十九年了,锋刃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

解衣般礴_第3张图片
庖丁解牛

《庄子·达生》记载了一则“佝偻承蜩”,孔子到楚国,走出树林,看见一个驼背的老人正用竹竿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捡东西一样轻松。孔子问老人有什么办法才能做到这样呢?老人说我的技术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可以,一开始在竹竿的前端放两个石丸,练习五、六个月,失手的情况就很少了;再放三个石丸,失手的概率不超过十分之一;最后放五个石丸,就像我现在一样容易了。我立定的身子,像地面的木桩;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地很大,万物种类很多,但是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这就是我成功的原因。孔子转身对弟子们说:“运用心志不分散,高度凝聚精神,就是这位老人的奥秘!”

解衣般礴_第4张图片
佝偻承蜩

以上两个故事,为我们提供了技与道相统一的方法论,精湛的技术都是依靠长期循序渐进的练习所达到的,而在技术运用的过程中则要凝神静思,用志不分,将精湛的技术完美的发挥出来,这就是艺术精神的可贵之处。

          【工作室简介】

启尔求真工作室取名源于一代儒宗马一浮所作《浙江大学校歌》:“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工作室创始人为浙江大学美术学书法篆刻方向本硕毕业生,秉承求是精神,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以求是、精诚为宗旨,以培养传统文化与艺术双重修养为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国文素质和传统艺术审美。

此刻出发,让艺术的梦想插上翅膀,翩翩起舞。

【交流学习】启尔求真微信号↓↓↓

解衣般礴_第5张图片
启尔求真微信号


【课程系列】启而求真书法篆刻工作室公众号,敬请关注↓↓↓

解衣般礴_第6张图片
启尔求真公众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解衣般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