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说大部分人都不会拿到高工资?

几年前,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同事私下跟我说,某某人啊,30岁了连个主管都没当上,才拿着个一万工资,死肥宅,这样的人居然有女朋友!额,挺尴尬的,因为当时我觉得我30岁也走不上领导岗位。至于工资,也很羞愧。能理解,小伙子嘛,年轻气盛,都觉得自己将来一定能混得很好。

说到工资,现在什么行业比较高?大概就是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相关、互联网其他相关行业吧,因为这几年互联网发展迅猛,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前几年,随便任何一个行业的人都能很容易转行当互联网运营、产品经理,某些类型的程序员工资更是比以往想象的要高(可能一直都高?),人工智能劳动力更是缺失,应届毕业生就能有40万年薪,这相当于传统行业部门经理级别了,甚至比小单位部门经理还高,还相当于那种微型公司一年的利润了。

18年智联招聘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人工智能人才需求量增长近两倍,知识型、技术型人才更为抢手,程式化、重复性的岗位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月薪在25001元—35000元区间的招聘缺口较大,即便高薪也是“一才难求”。

想当初,在08年更前的时候,建筑行业可谓是高薪职业。那时候房地产高速发展,需求量大,建筑景观挣得个盆满钵满,可是15年的时候,建筑业可谓经历了大寒冬。更不用提已经发展已久的机械行业了,我确实拿不出什么数据支撑(我懒得找),我就举个现实中的个例。一个朋友,在机械设计行业几年了,在天津这种一二线城市,工资才三千多。再看看人工智能,一个天一个地,退一万步说,连跟新媒体运营比也还是差地要死。当然,这真的只是个例,机械行业就算再低,工作几年了应该也不至于只有三千块工资。


是什么阻止了我们拿高工资?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词叫做“供需关系”。就好比我们去菜市场买猪肉,猪肉升价了,死贵死贵的,我们大不了就不买了,或者少吃点。而对于卖猪肉的人来说,猪肉能卖个好价钱,那就多进点货吧。而其他人看到卖猪肉能挣钱之后,也来卖猪肉。结果猪肉供应多了,价格也就降下去了。

而工作跟买猪肉是一样的。劳动力是猪肉,企业需要劳动力,所以它是买家,我们提供劳动力,所以我们是卖猪肉的,这是劳动力市场里的供需角色。劳动力市场里的供需关系和商品市场的供需关系是一样的。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大,但是劳动力的供应少,企业就会提高工资来吸引人来。就像现在的人工智能一样,这方面的人才少,但是招聘职位多,所以这方面的人才工资很高。看到这方面人才需求这么大,肯定更多的学校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学这个的也更多,之后也会达到供大于求的状态。

买猪肉的时候,较高的价格容易使消费者需求减少,按道理,高工资容易使企业减少对劳工数量的需求。企业想赚钱,如果劳动力成本增加,就会想裁员或者降薪。

也就是说,工资升高,劳动力需求会大大下降。但聪明的你,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没错,如果猪肉卖得死贵死贵的,大不了不买就行了,假如是毒品呢?毒品卖更贵,那些瘾君子不也还是得买?说毒品例子是有点极端,但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有些商品,不论价格升高多少,需求基本是不会变的,这样的商品我们把它称为需求无弹性的商品。

那么回到工作上来。企业想要维持生产是需要劳动力的,没有了就不行,所以说,劳动力需求在短期内是无弹性。但是长期来看,当企业有机会整顿生产时,劳动力需求就会有更大的弹性。例如,企业可能拥有新设备或新技术,如果有时间与动机去施行,就可以减少员工人数。

除了需求有无弹性,供给也存在弹性与否。

有些岗位工资高,很多人就去干这样的工作,结果劳动力供应量变高,工资也就下去了。就像是早些年的快递行业,媒体经常说一个快递员工资就能有一万多,那还愣着干嘛,很多人就选择去干快递了。但是,快递门槛低,很多人能干,很快就出现供大于求的状态,工资也就降下去了。

而对于有门槛的岗位,工资再高供给也是无弹性的,就像现在,我也不能去干人工智能。长期来看,肯定更多的学校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学这个的也更多,之后也将会僧多粥少。虽然结果是这样,但是路还长着,像快递这么没门槛的岗位,一个月、半年最多一年工资就会失去优势,而门槛高的岗位乐观来看可以发展十年。

是不是真能发展十年,这方面没有数据,我是类比其它行业来猜的。就像前面提到的建筑行业一样,有十年,建筑师们可谓混得风生水起,08年后逐渐萎缩,这时候出来的毕业生已经没那么吃香了,到15年大寒冬,需求减少,劳动力供大于求,诸多学建筑景观的纷纷转行。但是大多数都没那么久的发展期,就像公众号。


所以说,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工资?是劳动力供需关系。

也就意味着,我们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是低工资的了。

首先是因为某些行业已经是过了发展期了,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如果自己不打算跳出这个圈去找高需求职位,工资不会大幅涨起。但是寻找高需求职位哪说得那么容易,比如说人工智能,那可是高门槛的,在国外有很多人年纪挺大的都继续读大学。在中国可能就差点了,如果你决定离职考个研究生、读个博什么的,毕业后人工智能可能也供大于求了,因为人多。况且就业上还有就业歧视:同样的职位能找年轻的不找老的,年轻能加班、要求低,老的要养家糊口,要求高;能找男的,不找女的,女的要怀孕生子,减低生产力。还有就是信息不对称,虽然新媒体什么的当初工资高的时候,貌似是人都能去做,但是有多少个人知道这些行业,更何况现实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限制因素。最主要的是,从长远来看,还是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状态。

既然横向走不了,那就走纵向吧,从小职员升主管,再升部门经理、总监、合伙人,自己当老板......这也是挺难的。领导不是干一年就换人的 ,职位需求就那么点,但是供给那么大,竞争岂不是更激烈吗?除非自己技术水平够厉害,走技术供给这条路,就像在学校,学霸又能有几个呢?所以对于大部分职场人来说,年纪大了,没有混上领导,是很正常的,这确实跟能力有关,但更大的关系是跟需求有关。当然,这不是让你不努力的原因,行业再怎么烂,当不了大神,也得成为那个能为企业创造价值、靠谱的人,这就能在同等条件下提高工资。

从横向看,行业里的职位供大于求;从纵向看,好职位供大于求。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不会高工资的原因。


所以,这有什么启示呢?

对普通人来说,可放平心态,30、40岁没走上管理岗位是大基数的事,就算你真的当上领导了,拿着个八千块,而人家行业的基层员工就比你工资高。这种所谓的领导岗位是没啥意思的,名头不重要,钱才重要。更重要的是对于我们找工作的启示:低门槛的工作就算工资再高,也不值得辞掉收入平平的工作去干,因为这种工作很快就会没竞争力;要找就找那种门槛高需求量又高的,这就要结合自身条件了。

对于高考学生而言,很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毕业就有工作,专门找那种像机械、土木等理工科专业,但是现在这些专业都供过于求了,毕业能吃饱,但不会挣大钱。所以,报考也要紧跟社会大趋势。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我说大部分人都不会拿到高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