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创新本月登陆纽交所 中国软件外包资本破局

文思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文思)预计将于12月13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VIT”,其承销商为花旗环球金融公司、Jefferies &Co、 Merrill Lynch Pierce、Fenner &Smith 及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等。

  文思创立于1995年,主要从事对美软件外包业务。根据IDC的统计,以2006年的营收为标准,文思在中国对欧美软件外包企业中名列前茅。

  11月28日,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人与执行合伙人张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软件与服务外包领域正成新的投资热点,文思成功登陆纽交所,将会使中国的软件与外包产业获得更多的资本关注。

  发行价预期调低

  据记者了解,文思已经于11月23日开始上市路演,以文思CEO陈淑宁为首的高管团队已经于当天抵达路演首站——香港。其路演路线如下:香港、新加坡、德国法兰克福、英国伦敦、美国旧金山、波士顿,最后一站是纽约。在记者发稿前后,文思高管团队已经离开新加坡,抵达欧洲。

  记者获悉,文思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中称,该公司将发行630万股股份,限售股东将发行135万股。此外,该公司承销商花旗及美林拥有114.75万股的超额配售权。

  知情人士称,在此次路演之前,文思预计发行价为每股16美元左右,以此计算,其此次登陆纽交所将融资1.2亿美元。

  不过,文思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一份修改文件显示,其预计发行价为每股7.5美元至9.5美元之间。如果按调低后的发行价计算,文思此次上市的融资额约为7267万美元。

  分析人士认为,文思调低发行价预期的主要原因是,该公司在路演过程中发现,投资者对其的认购并没有想象中积极,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国外投资者对中国软件外包企业普遍不太看好,认为其商业模式缺乏爆发性增长;另一方面也与最近全球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走势有关。

  但即使如此,文思此次上市的融资额也远远超过了中讯软件(0299.HK)上市时的融资额。2004年4月30日,中讯软件成功登陆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市场,融资额为1亿港元左右,这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以软件出口外包为主业的软件股。

  风投助推

  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文思能从中国众多软件外包企业中脱颖而出,并实现纽交所上市,与风险投资对其的支持不无关系。

  资料显示,文思成立于1995年,最早依靠做Windows的中文外挂起家,但自Windows95上市之后,中文外挂失去了市场,该公司被迫转向。

  技术出身的陈淑宁为文思选择了转型互联网,刚开始时,文思曾经从事过B2B、网上开店等业务。

  但这些业务没有一项能实现陈淑宁“做一家大公司”的梦想。陈淑宁后来回忆,文思曾希望依靠上述互联网业务融来投资,但遗憾的是,文思最后还是没有获得风投的青睐。辗转至2003年,文思公司的规模才200来人。

  2004年,中国的软件与服务外包高速发展,中迅软件于当年成功登陆香港主板。于是,陈淑宁决定收缩上述互联网业务,专注于软件外包。

  进入软件外包领域之后,文思获得了超高速的发展。2004年,文思公司仅200人;2005年,该公司员工已扩展至1000人;2006年,公司继续发展,员工规模达到2000人。截至目前,文思员工已经超过了4200人。文思员工的年增长速度超过100%。

  与员工同步增长的是文思的业绩。2003年,文思收入仅3000万元;2004年,其收入接近1亿元;2005年则达到2亿元;2006年,文思的营收超过4亿元;预计文思2007年的营收将超过8亿元。其年营收的增长速度同样是每年100%。

  文思快速成长的背后,离不开风险投资的帮助。

  2005年,联想投资联合美国风投公司DCM(Doll Capital Management)向文思投资1000万美元,这些资金全部用于业务拓展,特别是用于招揽人才。正是由于这第一期风投的帮助,文思获得超高速发展,员工规模迅速扩大。

  2006年,文思又获得了第二轮融资。领投的风险投资商为美国红杉投资,跟投的则有DCM和联想投资,共计投入3000万美元。在第二轮风投的助推下,文思员工从2000人扩充至目前的约4200人。

  “风险投资是我们唯一的融资渠道。”陈淑宁表示,中国软件外包企业仅靠公司营业利润来滚动发展是不够的,公司要发展就必须引进风险投资。

  陈淑宁认为,文思获得高速发展,除了风投助推外,还与文思在软件外包业务上的定位有关。文思的定位是:不做印度模式,做爱尔兰模式;专注ITO(IT服务外包),不做BPO(业务流程外包);专注对美外包,不作对日外包。

  在陈淑宁看来,由于语言原因,印度企业做BPO有天然的优势,已经做得相当成熟,而国内对日外包已经有东软、中软、大连华信、大连海辉、中讯软件等企业先行进入,竞争相对激烈。

  而文思的上述定位为其找到了一片“蓝海”。目前,文思主要为IT、金融、通信、软件、民用航空、制造业、零售业等领域的全球客户提供企业解决方案、测试及验证、软件开发、全球化等服务,其客户包括花旗银行、惠普公司、IBM、微软和摩托罗拉等大型企业。

  并购冲动

  据介绍,文思希望借助在纽交所上市获得更快速的发展。文思计划到2008年的员工规模达到1万人。目前,中国软件企业中仅东软的员工规模超过万人,达13000人,仅随其后的华信为7000人、中软为6000人、海辉约4000人,其余均为3000人以下的企业。

  有软件外包业界人士认为,文思在纽交所上市的符号意义有三:一是中国软件外包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加速发展。此前虽有软件外包企业上市,但融资规模不能与文思相比;二是中国的软件外包行业可能借此通过并购进行行业整合。三是中国软件外包企业在面对欧美市场外包业务上获得成功。此前,中国软件外包企业的成功主要是对日本软件外包市场的成功。

  文思计划将此次上市筹得的资金,除一部分用于企业日常用途之外,其它将用于对潜在的竞争对手展开收购,收购对象倾向于特别是有一定软件开发基础、从事欧美软件外包经验的企业。

  目前,总部设在北京的文思,在中国上海、深圳、大连、西安、武汉、长沙,美国硅谷,日本东京,爱尔兰设有分公司。

  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战略合作总监申元庆认为,与印度的软件外包企业相比,中国的软件外包企业规模偏小,拿单的能力弱,文思通过并购做大、做强的方法将成为软件外包行业的趋势。

  事实上,除了即将上市的文思希望通过并购做大做强外,国内的东软集团、大连华信、海辉国际也宣布将在近期进行系列并购。已经在香港上市的中软国际刚刚完成了一项4500万美元的并购,强势切入对日BPO业务。浙大网新(爱股,行情,资讯)也在四处寻找潜在的收购目标。

  张帆认为,文思上市将使得风投更为关注软件与服务外包这个正在迅速成长的产业。据其透露,2007年,服务外包获得的风险投资仅仅位列房地产、金融、医疗健康等热门产业之后,而今后该行业将获得更多的关注。

  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周铭则认为,中国软件外包与服务产业获得更多关注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政府对软件外包产业的扶持;二是该产业本身的迅速发展。据周铭透露,今后国家将对软件与服务产业进行更多支持,包括各种政策支持。

  中软国际CEO陈宇红认为,文思上市并不代表中国企业在美国拿单的能力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像中软、文思这样直接从美国拿单的企业在中国还是“星星之火”,要形成燎原之势还有待时日。目前,中国企业获得的美国订单主要是通过美国公司在中国的分支机构获得,比如,来自微软的订单主要通过微软中国研发集团获得,而不是从美国直接拿单。

  记者手记:软件外包的2.0

  “如果说2005年之前是中国软件外包产业的1.0时代,那么现在中国软件外包产业已经进入2.0时代”。中软国际CEO陈宇红说,近年来,中国整个软件外包产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陈看来,1.0时代与2.0时代的区别表现在3个方面:融资方式、所服务的客户和企业的生存状态。

  在1.0时代,软件外包企业基本没有融资渠道,资金来源主要是难以满足发展需求的企业自有利润和银行贷款,而软件企业由于没有固定资产可抵押,银行贷款基本上不可能。而在2.0时代,风投开始关注中国软件外包产业,海辉国际、华信获得融资,中讯软件、中软国际、文思软件的陆续上市,则标志着中国软件外包企业融资渠道开始多元化。

  在1.0时代,中国软件外包企业的订单主要来自日本企业,或是欧美企业在日本的分公司,比如GE、艾森哲这样的企业将其在日本的数据处理中心放在大连,也将一些业务流程处理放在大连。

  而在2.0时代,中国软件外包企业的订单来源更加开阔,由于微软、IBM、戴尔等将自己的研发机构、服务支持中心设在中国,这些企业与中国的软件企业联系愈来愈紧,中国的企业开始通过这些中国分支机构获得欧美业务。

  同时,随着中国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大,软件外包市场的内需也越来越大。东软、中软、神州数码在软件与服务领域的部分业务,就来自于中国本土企业的业务订单。由于对本土市场的深刻理解,中国软件外包企业在这方面的优势无可替代。

  在1.0时代,软件外包企业是做项目的模式:某个工程师找到一个单子,然后就成立一个公司,找一群软件工程师,完成这个工程之后就没单子了,然后这个公司就解散了。下一个单子到来时,这些人可能会在一个新组建的公司里见面。记者的一位同学在过去5年成立了4个公司,承接了5个单子,但他目前失业在家。

  2.0时代,软件外包公司业务来源趋于稳定。他们面临的困难变成:项目有的是,就是找不到合适的人,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人,公司不敢承接更多的订单;由于没有合适的人,公司规模限于数千人,接不来大企业的大单。像摩根银行这样10亿美元的大单,往往只会发包给EDS、infosys这样规模超过5万人的大企业。

  正如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所言,在1.0时代,世界有了向中国倾斜的可能,而在2.0时代,世界在加速向中国倾斜,但世界还不平坦,中国与世界还有距离。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思创新本月登陆纽交所 中国软件外包资本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