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式计算中,Kafka一般用来缓存数据,Storm通过消费Kafka的数据进行计算。
KAFKA + STORM +REDIS
JMS是什么:JMS是Java提供的一套技术规范
JMS干什么用:用来异构系统 集成通信,缓解系统瓶颈,提高系统的伸缩性增强系统用户体验,使得系统模块化和组件化变得可行并更加灵活
通过什么方式:生产消费者模式(生产者、服务器、消费者)
jdk,kafka,activemq……
点对点模型通常是一个基于拉取或者轮询的消息传送模型,这种模型从队列中请求信息,而不是将消息推送到客户端。这个模型的特点是发送到队列的消息被一个且只有一个接收者接收处理,即使有多个消息监听者也是如此。
发布订阅模型则是一个基于推送的消息传送模型。发布订阅模型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订阅者,临时订阅者只在主动监听主题时才接收消息,而持久订阅者则监听主题的所有消息,即当前订阅者不可用,处于离线状态。
queue.put(object) 数据生产
queue.take(object) 数据消费
通过与ConnectionFactory可以获得一个connection
通过connection可以获得一个session会话。
2.4.1、JMS消息服务器 ActiveMQ
ActiveMQ 是Apache出品,最流行的,能力强劲的开源消息总线。ActiveMQ 是一个完全支持JMS1.1和J2EE 1.4规范的。
主要特点:
2.4.2、分布式消息中间件 Metamorphosis
Metamorphosis (MetaQ) 是一个高性能、高可用、可扩展的分布式消息中间件,类似于LinkedIn的Kafka,具有消息存储顺序写、吞吐量大和支持本地和XA事务等特性,适用于大吞吐量、顺序消息、广播和日志数据传输等场景,在淘宝和支付宝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已开源。
主要特点:
2.4.3、分布式消息中间件 RocketMQ
RocketMQ 是一款分布式、队列模型的消息中间件,具有以下特点:
2.4.4、其他MQ
消息系统的核心作用就是三点:解耦,异步和并行
以用户注册的案列来说明消息系统的作用
问题:随着后端流程越来越多,每步流程都需要额外的耗费很多时间,从而会导致用户更长的等待延迟。
问题:系统并行的发起了4个请求,4个请求中,如果某一个环节执行1分钟,其他环节再快,用户也需要等待1分钟。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异常之后,整个服务挂掉了。
Kafka名词解释和工作方式
本质上kafka只支持Topic;
通常情况下,一个group中会包含多个consumer,这样不仅可以提高topic中消息的并发消费能力,而且还能提高"故障容错"性,如果group中的某个consumer失效那么其消费的partitions将会有其他consumer自动接管。
那么一个group中所有的consumer将会交错的消费整个Topic,每个group中consumer消息消费互相独立,我们可以认为一个group是一个"订阅"者。
一个Topic中的每个partition,只会被一个"订阅者"中的一个consumer消费,不过一个consumer可以同时消费多个partition中的消息。
kafka只能保证一个partition中的消息被某个consumer消费时是顺序的;事实上,从Topic角度来说,当有多个partitions时,消息仍不是全局有序的。
Producer客户端负责消息的分发
比如可以采用"random""key-hash""轮询"等,如果一个topic中有多个partitions,那么在producer端实现"消息均衡分发"是必要的。
Producer消息发送的应答机制
设置发送数据是否需要服务端的反馈,有三个值0,1,-1
0: producer不会等待broker发送ack
1: 当leader接收到消息之后发送ack
-1: 当所有的follower都同步消息成功后发送ack
request.required.acks=0
当一个group中,有consumer加入或者离开时,会触发partitions负载均衡.负载均衡的最终目的,是提升topic的并发消费能力,步骤如下:
下载安装包、解压安装包、修改配置文件、分发安装包、启动集群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zk集群已经部署完毕)
chkconfig iptables off && setenforce 0
groupadd realtime && useradd realtime && usermod -a -G realtime realtime
mkdir /export
mkdir /export/servers
chmod 755 -R /export
su realtime
5.3.1、下载安装包
http://kafka.apache.org/downloads.html
在linux中使用wget命令下载安装包
wget http://mirrors.hust.edu.cn/apache/kafka/1.1.0/kafka_2.11-1.1.0.tgz.tgz
5.3.2、解压安装包
tar -zxvf /export/software/kafka_2.11-1.1.0.tgz -C /export/servers/
cd /export/servers/
ln -s kafka_2.11-1.1.0 kafka
5.3.3、修改配置文件
cp /export/servers/kafka/config/server.properties
/export/servers/kafka/config/server.properties.bak
vi /export/servers/kafka/config/server.properties
consumer.properties更改zookeeper.connect=zk01:2181,zk02:2181,zk03:2181
server.properties更改zookeeper.connect=192.168.52.106:2181,192.168.52.107:2181,192.168.52.108:2181
输入以下内容:
5.3.4、分发安装包
scp -r /export/servers/kafka_2.11-0.8.2.2 kafka02:/export/servers
然后分别在各机器上创建软连
cd /export/servers/
ln -s kafka_2.11-0.8.2.2 kafka
5.3.5、再次修改配置文件(重要)
依次修改各服务器上配置文件的的broker.id,分别是0,1,2不得重复。
5.3.6、启动集群
依次在各节点上启动kafka
nohup bin/kafka-server-start.sh config/server.properties &
bin/kafka-topics.sh --list --zookeeper node1:2181
bin/kafka-topics.sh --create --zookeeper node1:2181 --replication-factor 1 --partitions 1 --topic test
bin/kafka-topics.sh --delete --zookeeper node1:2181 --topic test
需要server.properties中设置delete.topic.enable=true否则只是标记删除或者直接重启。
bin/kafka-console-producer.sh --broker-list node1:9092 --topic test1
bin/kafka-console-consumer.sh --zookeeper node1:2181 --from-beginning --topic test1
bin/kafka-run-class.sh kafka.tools.ConsumerOffsetChecker --zookeeper node1:2181 --group testGroup
bin/kafka-topics.sh --topic test --describe --zookeeper node1:2181
bin/kafka-topics.sh --zookeeper node1 --alter --partitions 5 --topic test
数据有序的讨论?
一个partition的数据是否是有序的? 间隔性有序,不连续
针对一个topic里面的数据,只能做到partition内部有序,不能做到全局有序。
特别加入消费者的场景后,如何保证消费者消费的数据全局有序的?伪命题。
只有一种情况下才能保证全局有序?就是只有一个partition。
3,497:当前log文件中的第几条信息,存放在磁盘上的那个地方
上述图中索引文件存储大量元数据,数据文件存储大量消息,索引文件中元数据指向对应数据文件中message的物理偏移地址。
其中以索引文件中元数据3,497为例,依次在数据文件中表示第3个message(在全局partiton表示第368772个message)、以及该消息的物理偏移地址为497。
关键字 |
解释说明 |
8 byte offset |
在parition(分区)内的每条消息都有一个有序的id号,这个id号被称为偏移(offset),它可以唯一确定每条消息在parition(分区)内的位置。即offset表示partiion的第多少message |
4 byte message size |
message大小 |
4 byte CRC32 |
用crc32校验message |
1 byte “magic" |
表示本次发布Kafka服务程序协议版本号 |
1 byte “attributes" |
表示为独立版本、或标识压缩类型、或编码类型。 |
4 byte key length |
表示key的长度,当key为-1时,K byte key字段不填 |
K byte key |
可选 |
value bytes payload |
表示实际消息数据。 |
读取offset=368776的message,需要通过下面2个步骤查找。
9.3.1、查找segment file
00000000000000000000.index表示最开始的文件,起始偏移量(offset)为1
00000000000000368769.index的消息量起始偏移量为368770 = 368769 + 1
00000000000000737337.index的起始偏移量为737338=737337 + 1
其他后续文件依次类推。
以起始偏移量命名并排序这些文件,只要根据offset **二分查找**文件列表,就可以快速定位到具体文件。当offset=368776时定位到00000000000000368769.index和对应log文件。
9.3.2、通过segment file查找message
当offset=368776时,依次定位到00000000000000368769.index的元数据物理位置和00000000000000368769.log的物理偏移地址
然后再通过00000000000000368769.log顺序查找直到offset=368776为止。
不同于Redis和MemcacheQ等内存消息队列,Kafka的设计是把所有的Message都要写入速度低容量大的硬盘,以此来换取更强的存储能力。实际上,Kafka使用硬盘并没有带来过多的性能损失,“规规矩矩”的抄了一条“近道”。
首先,说“规规矩矩”是因为Kafka在磁盘上只做Sequence I/O,由于消息系统读写的特殊性,这并不存在什么问题。关于磁盘I/O的性能,引用一组Kafka官方给出的测试数据(Raid-5,7200rpm):
Sequence I/O: 600MB/s
Random I/O: 100KB/s
所以通过只做Sequence I/O的限制,规避了磁盘访问速度低下对性能可能造成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再聊一聊Kafka是如何“抄近道的”。
首先,Kafka重度依赖底层操作系统提供的PageCache功能。当上层有写操作时,操作系统只是将数据写入PageCache,同时标记Page属性为Dirty。
当读操作发生时,先从PageCache中查找,如果发生缺页才进行磁盘调度,最终返回需要的数据。实际上PageCache是把尽可能多的空闲内存都当做了磁盘缓存来使用。同时如果有其他进程申请内存,回收PageCache的代价又很小,所以现代的OS都支持PageCache。
使用PageCache功能同时可以避免在JVM内部缓存数据,JVM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GC能力,同时也引入了一些问题不适用与Kafka的设计。
如果在Heap内管理缓存,JVM的GC线程会频繁扫描Heap空间,带来不必要的开销。如果Heap过大,执行一次Full GC对系统的可用性来说将是极大的挑战。
所有在在JVM内的对象都不免带有一个Object Overhead(千万不可小视),内存的有效空间利用率会因此降低。
所有的In-Process Cache在OS中都有一份同样的PageCache。所以通过将缓存只放在PageCache,可以至少让可用缓存空间翻倍。
如果Kafka重启,所有的In-Process Cache都会失效,而OS管理的PageCache依然可以继续使用。
PageCache还只是第一步,Kafka为了进一步的优化性能还采用了Sendfile技术。在解释Sendfile之前,首先介绍一下传统的网络I/O操作流程,大体上分为以下4步。
OS 从硬盘把数据读到内核区的PageCache。
用户进程把数据从内核区Copy到用户区。
然后用户进程再把数据写入到Socket,数据流入内核区的Socket Buffer上。
OS 再把数据从Buffer中Copy到网卡的Buffer上,这样完成一次发送。
整个过程共经历两次Context Switch,四次System Call。同一份数据在内核Buffer与用户Buffer之间重复拷贝,效率低下。其中2、3两步没有必要,完全可以直接在内核区完成数据拷贝。这也正是Sendfile所解决的问题,经过Sendfile优化后,整个I/O过程就变成了下面这个样子。
通过以上的介绍不难看出,Kafka的设计初衷是尽一切努力在内存中完成数据交换,无论是对外作为一整个消息系统,或是内部同底层操作系统的交互。如果Producer和Consumer之间生产和消费进度上配合得当,完全可以实现数据交换零I/O。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Kafka使用“硬盘”并没有带来过多性能损失的原因。下面是我在生产环境中采到的一些指标。
(20 Brokers, 75 Partitions per Broker, 110k msg/s)
此时的集群只有写,没有读操作。10M/s左右的Send的流量是Partition之间进行Replicate而产生的。从recv和writ的速率比较可以看出,写盘是使用Asynchronous+Batch的方式,底层OS可能还会进行磁盘写顺序优化。而在有Read Request进来的时候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内存中完成数据交换。
Send流量从平均10M/s增加到了到平均60M/s,而磁盘Read只有不超过50KB/s。PageCache降低磁盘I/O效果非常明显。
接下来是读一些收到了一段时间,已经从内存中被换出刷写到磁盘上的老数据。
其他指标还是老样子,而磁盘Read已经飚高到40+MB/s。此时全部的数据都已经是走硬盘了(对硬盘的顺序读取OS层会进行Prefill PageCache的优化)。依然没有任何性能问题。
[l1]
StreamMessage:Java 数据流消息,用标准流操作来顺序的填充和读取。
MapMessage:一个Map类型的消息;名称为 string 类型,而值为 Java 的基本类型。
TextMessage:普通字符串消息,包含一个String。
ObjectMessage:对象消息,包含一个可序列化的Java 对象
BytesMessage:二进制数组消息,包含一个byte[]。
XMLMessage: 一个XML类型的消息。
最常用的是TextMessage和Object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