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CoAP
CoAP(Constrained Application Protocol),CoAP是一种应用层协议,它运行于UDP协议之上而不是像HTTP那样运行于TCP之上。CoAP协议非常小巧,最小的数据包仅为4字节. CoAP并不能替代HTTP协议,但是对于那些小设备(256KB Flash 32KB RAM 20MHz主频)而言CoAP的确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2.CoAP消息类型
coap 采用的的类似于http的请求响应工作模式,它总共有四种不同的消息类型
1. CON---需要被确认的请求,如果发送CON请求,对方必须进行回应
2. NON---不需要被确认的请求,如果发送NON请求,那么对方不必做出回应
3. ACK---应答消息,对CON请求的响应
4. RST---复位消息,当接受者接受到的消息包含一段错误信息,接受者解析消息,或者不在关心发送者发送的内容,复位消息将会被发送
3.CoAP结构体
一个CoAP消息最小为4个字节,以下是CoAP协议不同部分的描述。
【版本Version】:类似于IPv6和IPv6,仅仅是一个版本号。
【消息类型Message Type】:CON,NON,ACK,RST。
【消息ID Message ID】:每个CoAP消息都有一个ID,在一次会话中ID总是保持不变。但在这个会话之后该ID会被回收利用。
【标记 Token】:标记是ID的另一种表现。
【选项 Options】:CoAP选项类似于HTTP请求头,它包括CoAP消息本身,例如CoAP端口号,CoAP主机和CoAP查询字符串等。
【负载Payload】:真正有用的被交互的数据。
4.CoAP的URL
在HTTP的世界中,RESTFul协议由于其简单性和适用性,在WEB应用中越来越受欢迎,这样的道理同样适用于CoAP。一个CoAP资源可以被一个URI所描述,例如一个设备可以测量温度,那么这个温度传感器的URI被描述为:CoAP://machine.address:5683/sensors/temperature。请注意,CoAP的默认UDP端口号为5683。
5.CoAP观察模式
CoAp采用的是观察者模式,当你去监控某个传感器的数据信息时,你不需要不停地去查询数据。CoAP客户端可以发送一个观察请求到服务器端。从该时间点开始计算,服务器便会记住客户端的连接信息,一旦温度发生变化,服务器将会把新结果发送给客户端。如果客户端不在希望获得温度检测结果,那么客户端将会发送一个RST复位请求,此时服务器便会清除与客户端的连接信息。
MQTT是基于二进制消息的发布/订阅编程模式的消息协议,最早由IBM提出的,如今已经成为OASIS规范。由于规范很简单,非常适合需要低功耗和网络带宽有限的IoT场景,比如:
遥感数据
汽车
智能家居
智慧城市
医疗医护
由于物联网的环境是非常特别的,所以MQTT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精简,不添加可有可无的功能。
发布/订阅(Pub/Sub)模式,方便消息在传感器之间传递。
允许用户动态创建主题,零运维成本。
把传输量降到最低以提高传输效率。
把低带宽、高延迟、不稳定的网络等因素考虑在内。
支持连续的会话控制。
理解客户端计算能力可能很低。
提供服务质量管理。
假设数据不可知,不强求传输数据的类型与格式,保持灵活性。
发布/订阅模式
与请求/回答这种同步模式不同,发布/定义模式解耦了发布消息的客户(发布者)与订阅消息的客户(订阅者)之间的关系,这意味着发布者和订阅者之间并不需要直接建立联系。打个比方,你打电话给朋友,一直要等到朋友接电话了才能够开始交流,是一个典型的同步请求/回答的场景;而给一个好友邮件列表发电子邮件就不一样,你发好电子邮件该干嘛干嘛,好友们到有空了去查看邮件就是了,是一个典型的异步发布/订阅的场景。
熟悉编程的同学一定非常熟悉这种设计模式了,因为它带来了这些好处:
发布者与订阅者不比了解彼此,只要认识同一个消息代理即可。
发布者和订阅者不需要交互,发布者无需等待订阅者确认而导致锁定。
发布者和订阅者不需要同时在线,可以自由选择时间来消费消息。
主题
MQTT是通过主题对消息进行分类的,本质上就是一个UTF-8的字符串,不过可以通过反斜杠表示多个层级关系。主题并不需要创建,直接使用就是了。
主题还可以通过通配符进行过滤。其中,+可以过滤一个层级,而*只能出现在主题最后表示过滤任意级别的层级。举个例子:
building-b/floor-5:代表B楼5层的设备。
+/floor-5:代表任何一个楼的5层的设备。
building-b/*:代表B楼所有的设备。
注意,MQTT允许使用通配符订阅主题,但是并不允许使用通配符广播。
服务质量
为了满足不同的场景,MQTT支持三种不同级别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为不同场景提供消息可靠性:
级别0:尽力而为。消息发送者会想尽办法发送消息,但是遇到意外并不会重试。
级别1:至少一次。消息接收者如果没有知会或者知会本身丢失,消息发送者会再次发送以保证消息接收者至少会收到一次,当然可能造成重复消息。
级别2:恰好一次。保证这种语义肯待会减少并发或者增加延时,不过丢失或者重复消息是不可接受的时候,级别2是最合适的。
服务质量是个老话题了。级别2所提供的不重不丢很多情况下是最理想的,不过往返多次的确认一定对并发和延迟带来影响。级别1提供的至少一次语义在日志处理这种场景下是完全OK的,所以像Kafka这类的系统利用这一特点减少确认从而大大提高了并发。级别0适合鸡肋数据场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这么着吧。
消息类型
MQTT拥有14种不同的消息类型:
1.CONNECT:客户端连接到MQTT代理
2.CONNACK:连接确认
3.PUBLISH:新发布消息
4.PUBACK:新发布消息确认,是QoS 1给PUBLISH消息的回复
5.PUBREC:QoS 2消息流的第一部分,表示消息发布已记录
6.PUBREL:QoS 2消息流的第二部分,表示消息发布已释放
7.PUBCOMP:QoS 2消息流的第三部分,表示消息发布完成
8.SUBSCRIBE:客户端订阅某个主题
9.SUBACK:对于SUBSCRIBE消息的确认
10.UNSUBSCRIBE:客户端终止订阅的消息
11.UNSUBACK:对于UNSUBSCRIBE消息的确认
12.PINGREQ:心跳
13.PINGRESP:确认心跳
14.DISCONNECT:客户端终止连接前优雅地通知MQTT代理
http://www.cnblogs.com/ibrahim/p/amazon-aws-io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