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本书有什么特点?面向什么样的读者?
这本书最初是为北京亚嵌教育
www.akaedu.org
就业班课程量身定做的教材之一。该课程是为期四个月的全日制职业培训,要求学员毕业时具备非常
Solid
的
C
编程能力,能熟练地使用
Linux
系统,同时对计算机体系结构与指令集、操作系统原理和设备驱动程序都有较深入的了解。然而学员入学时的水平是非常初级而且参差不齐的:学历有专科、本科也有研究生,专业有和计算机相关的也有很不相关的(例如会计专业),以前从事的职业有和技术相关的也有完全不相关的(例如
HR
),年龄从二十出头到三十五六岁的都有。这么多背景完全不同、基础完全不同、思维习惯和理解能力完全不同的人来听同一堂课,大家都迫切希望学会嵌入式开发技术,投身
IT
行业,这就是职业教育的特点,也是我编这本书时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学习编程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是对于零基础的初学者来说。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有四年时间从零基础开始培养一个人,微积分、线代、随机、离散、组合、自动机、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等等一堆基础课,再加上
C/C++
、
Java
、数据库、网络、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等等一堆专业课,最后培养出一个能找到工作的学生。很遗憾这最后一条很多学校没有做好,来亚嵌培训的很多学生就是四年这么学过来的,但据我们考查他们的基础几乎为零,我不知道为什么。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只给我们四个月的时间,同样要求从零基础开始,最后培养出一个能找到工作的学生,而且还要保证他找到工作,这就是职业教育的特点。
为什么我说“只给我们四个月的时间”?我们倒是想教四年呢,但学时的长短我们做不了主,是由市场规律决定的。四年的任务要求四个月做好,要怎么完成这样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有些职业教育给出的答案是“实用主义”,打出了“有用就学,没有用就不学”的口号,大肆贬低说大学里教的基础课都是过时的、无用的,只有他们教的技术才是实用的,这种炒作很不好,我认为大学里教的每一门课都是非常有用的,基础知识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倒是那些时髦的“实用技术”有可能很快就过时了。
四年的任务怎么才能用四个月做好?我们给出的答案是“优化”。现在大学里安排的课程体系最大的缺点就是根本不考虑优化。每个过来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大一大二学了好多数学课,却不知道都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要学。连它有什么用都不知道怎么能有兴趣学好呢?然后到大三大四学专业课时,用到以前的知识了,才发现以前学的数学是多么有用,然而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考完试都还给老师了,回头重新学吧,这时候才发现很多东西以前根本没学明白,现在才真的学明白了,那么前两年的时间岂不是都浪费了?大学里的课程体系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灵活,每门课必须占一个学期,必须由一个老师教,不同课程的老师之间没有任何沟通和衔接,其实这些课程之间是相互依赖的,把它们强行拆开是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比如我刚上大学的时候,大一上半学期就被逼着学
C
语言,其实
C
语言是一门很难的编程语言,不懂编译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体系结构根本不可能学明白,那半个学期自然就浪费掉了。当时几乎所有学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都是这样,大一上来就学
C
语言,有的学校更疯狂,上来就学
C++
,导致大多数学生都以为自己会
C
语言,但其实都是半吊子水平,到真正写代码的时候经常为一个
Bug
搞得焦头烂额,却没有机会再系统地学一遍
C
语言,因为在学校看来,
C
语言课早在大一就给你“上完了”,就像一顿饭已经吃完了,不管你吃饱没吃饱,不会再让你重吃一遍了。显而易见,如果要认真地对这些课程做优化,的确是有很多水份可以挤的。
本书有以下特点:
·
不是孤立地讲
C
语言,而是和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结合起来讲。或者说,本书的内容只是以
C
语言为载体,真正讲的是计算机的原理和程序的原理。
·
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编排顺序上非常重视概念之间的依赖关系,每次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只依赖于前面章节已经讲过的概念,而绝不会依赖后面章节要讲的概念。有些地方为了叙述得完整,也会引用后面要讲的内容,比如说“有关
XX
我们到
XX
章再仔细讲解
”,凡是这种引用都不是必要的依赖,可以当它不存在,只管继续往下看就行了。
·
尽量做到每个知识点直到要用的时候才引入。过早引入一个知识点,讲完了又不用它,读者很快就会遗忘,这是不符合认知规律的。
这是一本从零基础开始学习编程的书,不要求读者有任何编程经验,但读者至少需要具备以下素质:
·
熟悉
Linux
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果不具备这一点,请先参考其它教材学习
Linux
系统的基本操作,熟练之后再学习本书,《鸟哥的
Linux
私房菜》据说是
Linux
系统管理和应用方面比较好的一本书。但学习本书并不需要会很多系统管理技术,只要会用基本命令,会自己安装系统和软件包就足够了。
·
具有高中毕业的数学水平。本书会用到高中的数学知识,事实上,如果不具有高中毕业的数学水平,也不必考虑做程序员了。但并不是说只要具有高中毕业的数学水平就足够做程序员了,只能说看这本书应该没有问题,数学是程序员最重要的修养,计算机科学其实就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如果你的数学功底很差,日后还需恶补一下。
·
具有高中毕业的英文水平。理由同上。
·
对计算机的原理和本质深感兴趣,不是为就业而学习,不是为拿高薪而学习,而是真的感兴趣,想把一切来龙去脉搞得清清楚楚而学习。
·
勤于思考。本书尽最大努力理清概念之间的依赖关系,力求一站式学习,读者不需要为了找一个概念的定义去翻其它书,也不需要为了搞清楚一个概念在本书中前后一通乱翻,只需从前到后按顺序学习即可。但一站式学习并不等于傻瓜式学习,有些章节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积极思考才能领会。本书可以替你节省时间,但不能替你思考,不要指望像看小说一样走马观花看一遍就能学会。
又是一本C语言书。好吧,为什么我要学这本书而不是谭浩强或者K&R?
谭浩强的书我就不说什么了。居然教学生
include
一个
.c
文件。
K&R
是公认的世界上最经典的
C
语言教程,这点毫无疑问。在
C
标准出台之前,
K&R
第一版就是事实上的
C
标准。
C89
标准出台之后,
K&R
跟着标准推出了第二版,可惜此后就没有更新过了,所以不能反映
C89
之后
C
语言的发展以及最新的
C99
标准,本书在这方面做了很多补充。上面我说过了,这本书与其说是讲
C
语言,不如说是以
C
语言为载体讲计算机和操作系统的原理,而
K&R
就是为了讲
C
语言而讲
C
语言,侧重点不同,内容编排也很不相同。
K&R
写得非常好,代码和语言都非常简洁,但很可惜,只有会
C
语言的人才懂得欣赏它,
K&R
是非常不适合入门学习的,尤其不适合零基础的学生入门学习。
这本书“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本书包括三大部分:
·
C
语言入门。介绍基本的
C
语法,帮助没有任何编程经验的读者理解什么是程序,怎么写程序,培养程序员的思维习惯,找到编程的感觉。前半部分改编自
[ThinkCpp]
。
·
C
语言本质。结合计算机和操作系统的原理讲解
C
程序是怎么编译、链接、运行的,同时全面介绍
C
的语法。位运算的章节改编自亚嵌教育林小竹老师的讲义,链表和二叉树的章节改编自亚嵌教育朱老师的讲义。汇编语言的章节改编自
[GroudUp]
,在该书的最后一章提到,学习编程有两种
Approach
,一种是
Bottom Up
,一种是
Top Down
,各有优缺点,需要两者结合起来。所以我编这本书的思路是,第一部分
Top Down
,第二部分
Bottom Up
,第三部分可以算填了中间的空隙,三部分全都围绕
C
语言展开。
·
Linux
系统编程。介绍各种
Linux
系统函数和内核的工作原理。
Socket
编程的章节改编自亚嵌教育卫剑钒老师的讲义。
这本书定位在入门级,虽然内容很多,但不是一本百科全书,除了
C
语言基本要讲透之外其它内容都不深入,书中列出了很多参考资料,是读者进一步学习的起点。
K&R
的第一章是一个
Whirlwind Tour
,把全书的内容简单过了一遍,然后再逐个深入进去讲解。本书也可以看作是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个
Whirlwind Tour
,学习完本书之后有了一个全局观,再去学习那些参考资料就应该很容易上手了。
为什么要在Linux平台上学C语言?用Windows学C语言不好吗?
用
Windows
还真的是学不好
C
语言。
C
语言是一种面向底层的编程语言,要写好
C
程序,必须对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非常清楚,因为操作系统也是用
C
写的,我们用
C
写应用程序直接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既然你选择了看这本书,你一定了解:
Linux
是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你有任何疑问都可以从源代码和文档中找到答案,即使你看不懂源代码,也找不到文档,也很容易找个高手教你,各种邮件列表、新闻组和论坛上从来都不缺乐于助人的高手;而
Windows
是一种封闭的操作系统,除了微软的员工别人都看不到它的源代码,只能通过文档去猜测它的工作原理,更糟糕的是,微软向来喜欢藏着揶着,好用的功能留着自己用,而不会写到文档里公开。本书的第一部分在
Linux
或
Windows
平台上学习都可以,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介绍了很多
Linux
操作系统的原理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
C
语言,只能在
Linux
平台上学习。
Windows
平台上的开发工具往往和各种集成开发环境(
IDE
,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绑在一起,例如
Visual Studio
、
Eclipse
等。使用
IDE
确实很便捷,但
IDE
对于初学者绝对不是好东西。微软喜欢宣扬傻瓜式编程的理念,告诉你用鼠标拖几个控件,然后点一个按钮就可以编译出程序来,但是真正有用的程序有哪个是这么拖出来的?很多从
Windows
平台入门学编程的人,编了好几年程序,还是只知道编完程序点一个按钮就可以跑了,把几个源文件拖到一个项目里就可以编译到一起了,如果有更复杂的需求他们就傻眼了,因为他们脑子里只有按钮、菜单的概念,根本没有编译器、链接器、
Makefile
的概念,甚至连命令行都没用过,然而这些都是初学编程就应该建立起来的基本概念。另一方面,编译器、链接器和
C
语言的语法有密切的关系,不了解编译器、链接器的工作原理,也不可能真正掌握
C
的语法。所以,
IDE
并没有帮助你学习,而是阻碍了你学习,本来要学好
C
编程只要把语法和编译命令学会就行了,现在有了
IDE
,除了学会语法和编译命令,你还得弄清楚编译命令和
IDE
是怎么集成的,这才算学明白了,本来就很复杂的学习任务被
IDE
搞得更加复杂了。
Linux
用户的使用习惯从来都是以敲命令为主,以鼠标操作为辅,从学编程的第一天起就要敲命令编译程序,等到你把这些基本概念都搞清楚了,你觉得哪个
IDE
好用你再去用,不过到那时候你可能会更喜欢
vi
或
emacs
而不是
IDE
了。
致谢
本书的写作得到北京亚嵌教育研究中心
www.akaedu.org
的全力支持,尤其感谢李明老师和何家胜老师,没有公司的支持,我不可能有时间有条件写这本书,也不可能有机会将这本书公开在网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