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视域下都柳江流域水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

绿色发展视域下都柳江流域水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第二章
第三章 都柳江流域水族传统生态文化体系阐释
第一节 生产领域中的生态文化
一、水族稻作农耕生态文化
(一)主要农作物
水族地区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农作物主要有水稻、油菜、玉米、小麦、棉花、大豆、红薯、烟草、蓝靛等;蔬菜主要有韭菜、旱菜、青菜、白菜、辣椒、西红柿、南瓜等。其它还有小米、高粱、蚕豆、木薯也在历史上有种植习惯。
水稻:水稻是水族人民的主要粮食作物。水族种水稻的传统节令是“清明撤秧,重阳打谷”。在种植水稻的历史中,为保证水稻获得好收成,水族地区形成了不少习俗与禁忌,都是经过生产实践的总结,例如提醒注意农时的农谚:“六月六,抽秧上坎”、“过白露不熟也得收”等。还有一些习俗禁忌,例如撒种、插秧等都得避开祖父、父亲亡故的忌日,插秧前要对秧种进行供祭,祈求祖先降福和谷神施恩。此外,每当有刚过门的新媳妇首次到夫家栽种时都要举行仪式:娘家派人在开秧门这天把糯米谷抬到夫家,以此祝福新娘在夫家的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都顺利丰收,新娘要穿着盛装下田栽秧,表示着将少妇旺盛的生殖能力转嫁到稻田中的美好祝愿,祈求水稻丰收。
玉米:水族人民又称包谷,在水族地区有历史悠久的种植习惯,在粮食作物中的地位仅次于水稻。玉米除了作为主食的辅食以外,还大量用于酿酒。同时,玉米也是牲畜家禽的精细饲料,青玉米杆叶的用途是仅次于稻草的牲畜饲料。解放后,随着耕作技术的提高,产量逐步增加。
棉花:水族先民因为御寒需要很早就掌握了棉花种植技术,棉花除了在有限的平坝熟土上种植外,还种植在向阳的斜坡和河谷地带。棉花地还可间作套种辣椒,开荒种植连续两三年的棉花地,地力逐渐减退,需要再向别处开荒另种。由于棉花在生活中有重要作用,水族妇女们极为重视棉花丰收,在棉结桃时,三洞乡有一项祭拜仪式,当地妇女会把糯米饭和熟鸡蛋拿到地里虔诚供祭。然后将蛋壳完整穿在竹枝上插在棉地中央,看起来像结满了棉桃,并且喃喃祈祷,期望棉花能像这样茂盛丰硕。这是水族妇女用来催产增收农作物的传统祭地方式。
此外,小麦和油菜的种植在水族农业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二)畲山为田
水族先民自秦汉时期迁入黔贵边境之后,便在这多山环境中开始从事稻作农业,对低洼平旷地带的高度重视利用是水族开发利用自然的原则,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改造,才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山区梯田稻作农耕文化。水族传说中最大的男性神灵恩公,就是一位开山造田的水族祖先。
《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当时包括水族聚居区在内的牂牁郡,采取的是一种所谓“畲山为田”的耕作方式。“第一年先清除草木,叫做畲田,第二年政治沟洫道路,叫做新田,第三年开始耕作,叫做畬田”。 水族先民初到月亮山地区时,其社会的发展水平处在青铜器时代,他们所使用的铜制生产工具无论在锐利还是耐用性方面,比起后来的铁质工具都有较大局限,于是人们借助火攻来清除土地上的大量草木。这是最初烧畲的原因。长期烧畬之后,使人们获得了对土地肥力的知识与经验,烧畲不但清除了待开发土地的树木、杂草,而且通过烧畲,使得农作物生长有了肥力。烧畲之后的土地,第一年不用翻耕,直接在这些火烧地上种植小米、包谷等旱地作物,第二年再进行翻耕,但仍以种植早地作物为主。经过儿年耕种之后,人们会根据耕地周围的环境所提供的水源大小来决定,是将烧舍地开辟为水稻田,还是留作永久性的熟土旱地,在这种选择过程中,也有部分水土不易保持的烧舍地被自然丢荒)一般说来,由于水族地区丰沛的降雨以及生态植被系统所提供的水源条件,都会促使人们将这些烧畲地开辟为水稻梯田,只有一小部分缺乏水源灌溉的烧畲地成为熟土旱地或被自然丢荒。这种烧畲过程,是梯田开发的过程也是水族人民拥有永久性耕地的过程。与“刀耕火种”为生计方式的居民先据有坡头或半山腰的开发方式不同,水族的这种烧畲,一般从山麓开始,新的梯田开发出来之后,人们会根据该山坡水源出水位置与梯田位置的高低来决定是否在梯田之上进行新的一轮烧畲。如果水源出水位置远远高于梯田的,那么梯田上方仍然会继续烧畲,耕种几年之后也仍被开发成梯田;如果梯田的海拔位置已经接近水源的出水位置,烧畲就会自然停止,梯田之上的有限生态植被系统也会被严加保护,以便生态植被所涵养的水源能够保证对山下所有梯田的灌溉。
烧畲总是最先发生在丰水的山麓地带,然后沿着山坡拾级而上,这种开发顺序蕴涵着水族先民的生态智慧,是人们获取耕地的重要手段,是水族山区梯田开发的基本模式。
此外,经营梯田稻作农耕的水族村寨,其村寨位置总是追求一种“居中耕地”的选择,以减少劳动半径,从而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建立在稻作农业基础之上的干栏式木结构建筑,掩映在村旁的参天古树之中,错落有致,村寨依山傍水,融于自然。这种开发自然的一致性和有序性,使这些世代生活在不同地域不同山区的水族同胞,打破了空间的界线,形成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得他们的梯田稻作农耕共同蕴藏着丰富的水族文化内涵,从而形成鲜明的水族地方性文化特色。
(三)畜力选择
一般来说,在山区的非稻作区域多养黄牛,而稻作区域多养水牛。因为比起黄牛,水牛更适用于稻作的生计方式。张振江、杨庭硕等学者的研究表明,人们在畜力的选择上的确有生计方式上的考量因素。端节区的水族,其基本的生计方式是定居的稻田农业,畜力为牛,我们所调查的坝街、坝辉、红星村这些地方池塘较多,地势起伏相对不大,选择水牛。而其中火烧寨、滚豆组等地位于山顶处,池塘少坡度大,以选择黄牛为主。马也是畜力选择对象之一,水族喜好养马,在访谈时我们得知过去男性老人过世,都要宰杀马或者水牛,而极少杀猪。水家欢度年节“端节“时,一定要在新年“初一”在特定的山坡上举行隆重的跑马比赛。跑马的山丘称为端坡,是血缘氏族联盟的社交娱乐场所。在山坡陡峻的地方,跑马改在田坝中举行,解放后在公路上跑马。跑马这一天,人们盛装而出汇聚端坡。水歌有“男骑马去相姑娘,女梳妆去看新郎”之句。对于马儿壮、骑技高、跑得快的骑手,颇受人赞扬。端节跑马是水族血缘氏族联盟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的遗风,在西南少数民族中,如此喜爱马并以赛马为年节重要活动的民族,似乎只有水族。这种习俗,大概源于水家先民在中原发样地生活习性的遗存。
(四)稻鱼共生的生态文化
水族养鱼的传统,来源于水族先民最早的采集经济时代渔猎经济的残留。鱼类对水族饮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对鱼类习性知识的了解以及生计方式之中对鱼类的需求,使他们在由采渠渔猎经济向稻作衣耕经济转型时,很自然地发展了“稻田养鱼”的文化传统。现实生活中,鱼类对于水族宗教、祭祀及其礼仪仍有特别的意义,稻田养鱼,是满足人们这种需求的最佳途径。而且,稻田之中所喂养的草鱼或鲤鱼,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还具有清洁稻田和防治病虫害的生物生态作用。稻田养鱼,也诱导人们在水稻生产季节的田间管理中,倾注着更多的热情,从而使“饭稻羹鱼”成为水族稻作农耕文化的理想生活追求。
稻田养鱼在实际操作中有两种:一是稻田放养;二是池塘屯养。
稻田放养:在裁秧之后,将鱼苗放入稻田之中,随着秧苗返青,水稻生长,鱼儿也伴随着水稻的成熟而生长,到了稻米扬花、抽穗的季节,也正是鱼肥谷黄的季节。人们在开沟放水准备秋收之际,首先收获鱼类。收获后的鱼类大小均被屯养于池塘之中,大鱼随时可以捕提食用,鱼苗越冬之后,成为第二年的再生产资料。稻田放养并没有投放专门的鱼食,鱼儿主要靠稻田中生长的水草、微生物以及水稻生长过程中附生的细稻蚊虫和一些夏季生长的幼虫为食。这种“稻鱼共生”,鱼儿伴随着水稻生长而成长的稻田放养过程,使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管理具有双重的意义,即不但要使水量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也必须同时考虑适当的水量对鱼类栖息环境的形成。一般说来,稻田养鱼,要求稻田的屯水量形成一个逐渐升高水位的过程。以鲤鱼、草鱼和细鱼为主。
池塘屯养是水族稻田养鱼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族村寨,每户人家一般均拥有一个大小不一的鱼塘,有的人家甚至拥有几个鱼塘。一些没有专门鱼塘的人家,也会选择水资源丰富、靠近村庄利于管理的水田,充作临时鱼塘。稻田开沟放水之后,被用来充作临时鱼塘的水田,会被加高田埂,增高水位,以适应大量电养各种鱼类的需要。水族村寨的鱼塘,一般要求水深一米左右,共形成三个养殖层,底泥层一般喂养黄蜡、泥鳅及泥绘;中层水面喂养鲤鱼及鲫鱼;上层水面喂养草鱼。一些离住屋很近的鱼塘,人们还在鱼塘之上,建有粮仓,形成稻鱼共生格局。与稻田放养不同,池塘屯养需要投放鱼食。

二、水族林业生态文化
三都县坝街社区处在都柳江两岸的山谷,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条件适宜林木生长,早先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水族学者潘一志的《水族社会历史资料稿》中写道:“都柳江两岸,广豪数百里的杉木,在很早以前,就由都柳江运到柳州、梧州和广州等地供应。” 可见水族地区森林丰富,并以产杉木著名。杉木,是水族地区森林资源中最占优势的品种之一,生长快且树干笔直,上部和下部的粗细差距小,木质些韧细致,是制作房屋和家具的好材料。油桐和油茶是传统经济林的主要品种。油桐是经过长期人工栽培的树种,产区主要分布在都柳江上游海拔400米的低山缓坡地带。
树木与水族人民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水族口头文学中就有大量的古歌及神话传说表现先民伐木造屋的生活情景。古树崇拜也是水族先民鬼灵崇拜中的一个内容。古树崇拜至今还有广泛的传承。在坝街乡的坝辉村还保留着一颗千年大榕树。树高40多米,腰围5人合抱,枝叶擎天。坝辉村的YXB老人跟我们讲述了坝辉保寨树的故事:

这棵大榕树一直被当地村民视为神树,过年过节都要杀猪、供奉酒、茶来祭拜。民国34年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水,大雨连下七天七夜,把大榕树旁边和对面的树都冲走了,只有这棵树安然无恙,之后,这树在寨子里人的眼里地位更高,祭树仪式更加隆重了。(YXB,68岁,坝辉村,2018年6月)

其他村寨同样对生长在河畔、井边、路旁和村寨门口的有庄严景观的古树,如银杏、古榕、古杉、古松和倒鳞树等崇敬如神。尤其是被巫师认为是命中五行缺木的孩子,还要“拜寄”给某一棵古树,认树作“保爷”,虔诚地举行拜寄仪式,以后不断地向“保爷”供奉香火。有的更以修桥补路行善积德之举来祈求孩子平安。修桥补路必须在桥两头或路边种植景观秀美的柏枝、榕树或樟树等,并精心保护,待这些树木长大后,还要在树下安砌石凳,供人乘凉休憩,以此象征建造“阴德”,补偿命中缺“木”之不足。这些树木经几代的培护管理,就成为庇佑一家人或一族人的鬼灵,从而受人们的尊崇与保护。凡是水族村寨周围,都种植有高大秀美的树木与竹林。寨前村后的树木,被人视为“风水树”,不准砍伐。如有违禁,会受到议论、谴责与俗规的惩罚。在一些村寨中,婴儿问世时会到地里植一棵树,祈愿婴儿长大成为栋梁之材。由于这树与婴儿的命是连在一起的,家里人对树非常重视,决不让它受到伤害。水族人还习惯在坟山墓地上种植枫树。在人们的传统意识中,这些坟地古枫依附着逝去祖先的亡灵,是庇佑后人的力量。因此,任何人不得砍伐、损伤坟山树。水族喜爱树木,甚至崇拜古树,但主要表现为爱护和崇拜“风水树和坟山树”。而并非对所有的树都奉若神明,不敢触动。生活中也必须得向森林索取,靠林木生存。于是也出现了不少破坏森林资源的现象。后来的木材商品化导致了森林资源人为的破坏。大量的采伐,致使森林砍伐量大于生长量,破坏了森林的后续力。这一现象,在清代末年已显露端倪,至20世纪初叶,都柳江两岸的杉木已砍伐殆尽,都江地区出现大面积荒山废地。生态平衡失调,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明显的标志是冬春时节,都柳江枯水期延长;而夏秋之际,江水又易泛滥成灾。“文化大革命”给森林资源带来了又一次浩劫,当时爱护树林,崇敬神树的意识的有关规约被当作“四旧”“横扫”后,人们对森林的神秘感淡化以至消失了,取而代之以单纯的经济利益。乱砍滥伐几成风气,森林防火意识淡漠,森林覆盖率下降惊人。但改革开放至今,经过长期的恢复和保护,森林生态环境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
如今水族保护树木的意识依然强烈,在调查中访谈坝街村第一书记Z书记时,他提到了一个案例。
个案:2017年,有工程队接了项目在坝街修高速公路和拉电杆线,得到了有关一棵树赔款 50元的批准后就肆无忌惮乱砍滥伐,当地水族村民集体抗议,称他们不要赔款,只要树木。双方起了很大的冲突,带头的几个村民砸坏了工程队砍树的设备。他们只能停工。这个事情闹到县里处理,最后的结果是工程队不得再乱砍树木并赔偿村民的损失。Z书记说,平时在林业工作方面,他发现这里的老百姓根本不需要动用植树造林就非常喜欢自发地在空地上种树。(ZGH,56岁,坝辉村,2018年6月)

通过这个案例可见当地人民对森林树木的感情。但是在森林资源的管理和维护方面,由于生态补偿相对较少、采伐证办理严格,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人种树积极性。坝辉村杨会计讲述了他家种植杉树的情况:
个案:我小的时候是没有看见很多人种杉树的,80年代土地改革承包后才开始栽经济杉木。现在有生态保护补偿呢,2009年的时候每亩补的5块,2016年每亩补13块,这个补偿太少了。我们向政府反映了,85年载的树三十多年了,老化了再长不大了,慢慢就得退化、干枯、死掉。但是就是不让我们砍啊,林农已经失去了种树的兴趣,以前政府号召我们载麻竹,麻竹好种,周期短,长的快,说是有人会出钱收购来加工绳子,但是一直都没人来。

三、自然灾害与应对灾害的本土策略
当地因经济生活打破生态平衡诱变的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冰雹、虫灾以及山崩、地陷、地裂等情况,进而导致人体病疫和饥荒。笔者梳理《三都县志》中的灾害情况,以期呈现当地的自然灾害面貌。
1.干旱
干旱有春旱和夏旱、夏旱比春旱严重。三都俗谚有“不怕犁靶少,只怕洗手干”,“人怕老来穷,稻怕苞胎旱”之说。干旱是以降雨量的程度为标准。春旱是以3至5月份降雨量少于20%至60%为一般旱,少于61%以上为重旱。夏旱是以6月至9月中旬,当第一次较大降水过程结束后,五天内没有1毫米以上降水日数算入旱期,连旱10天以上或在10天内日平均降水量小于2毫米算干旱期。其等级划分是10天至14天为小旱,15至30天为中旱,31天以上为大旱。
春旱,历史记载,民国26年(1937年)1次,民国33年1次,受灾面积60137亩,被灾户6851户;民国34年1次。建国后,据1960至1987年资料统计,3月份出现一般春旱13次,严重春旱4次;4月份出现一般春旱11次,严重春旱2次;5月份出现一般春旱6次,严重春旱1次。
夏旱比较频繁,28年中,共出现小旱210次,中早10次,大旱4次。
2.暴雨
县境常有暴雨发生、年平均4.5次,主要集中在5月至9月。这5个月的暴雨次数占全年总次数的81.6%,其中又以5月份居多,6月份居次。暴雨标准:在24小时内的降水量大于或等于50毫米称暴雨;以日雨量大于或等于
70至100毫米为大暴雨。暴雨造成的灾害主要是山洪。由于地形的作用和重力场的作用来得快,来势猛,具有较大原冲击力。特别是山地集雨面积大,山高坡陡的地方,其破坏力相当惊人,对新开荒地的破坏尤为严重,被冲得山崩坡塌、泥流石滚,殃及下游良田,对人民生命财产威胁也很大。建国前、因暴雨造成水灾,有历史记载的共9次。其中:
清乾隆二十四年已卯(1759年),独山巴开(今三都县大河镇境)一带被水淹。
清道光十三年七月癸西(l833年8月19日),都江厅(今三都县都江区)遭受水灾。
民国14年(1925年),夏季暴雨为灾,三合县鼠、马二场及沿河一带俱成泽国。
民国20年11月(l931年12月),三合县大雨10多天,河水陡涨2丈多,县城低洼地带水深三、四尺,田园被淹,房屋倒塌,受灾4632户,23683人;都江县受灾4853户,25725人。
民国31年6月7日(1942年),三都大雨,都柳江水陡涨,沿江居民颇受损害。
民国34年8月12日(1945年),因连续7天暴雨,三都县城水深丈余,房屋全部倾塌的有211户,死亡的有95户。209人,其中绝户13户,沿江两岸冲毁农田1万多亩,为百年来最大的一次水灾。水文站据当年洪水痕迹之高程推求得洪峰流量每秒为6052立方米。
民国35年6月16日(1946年),又遭第二次大水。县境沿江两岸田土冲毁不少,上年灾后垦复之田土再次被洪水淹没。
民国38年6月5日至7日(1949年),连续3天大雨,河水陡涨,水高约3丈。三都县城变为泽国。县境都柳江主流百余华里及沿江支流两岸房屋、货财、牲畜、家具等损失较重,田土及农作物被水淹没殆尽。
建国后,据县气象站28年(l960至1987年)的资料统计,共出现暴雨l26次。
超过120毫米的大暴雨或特大暴雨有三次:
1979年7月17日、日雨量达124.2毫米。
1982年6月14日晚上至次日中午12时内雨量达159.6毫米。
1983年6月22日,日雨量达167.7毫米。
县境水灾频案,主要发生在都柳江流域一带。南部地区处在樟江流域上游,地势平缓,水灾威胁不大。
3.冰雹
春季至夏初,是冰雹发生时段。它的路径主要从北部苗岭山脉的丹寨县境的龙泉山。由北向南直泻三都县境的阳基、高洞乡和普安镇,其次是西部的巴佑、尧目乡和大河镇以及西南部的阳安乡。三洞、苗龙等乡也偶有发生。冰雹在县城附近出现的次数很少,28年中其中9年出现过12次,都未造成灾害。而普安、阳基、高洞。河坪、大河、巴佑、尧吕、三洞、阳安、塘州、水龙等乡镇,基本上是两年一遇、尧麓乡则是10年一遇。冰雹袭击,一般都伴有大风、对农业生产破坏很大,轻则损坏油菜、小麦,重则颗粒无收。
4.倒春寒
3月中句至4月中句,受强冷空气人侵,造成日平均温度下降至10度以下,并持续3天以上,称“倒春寒”。这时,正值早、中稻育秧,玉米播种,红营和辣椒育苗季节,如遇上3天以上日平均温度低于10℃的低温阴雨天气,往往造成早稻烂秧,而对玉米出苗,红苕、辣椒育苗影响不大。这类气候在1960-1987年的28年中,有l6年出现过“倒春寒”计17次,平均每年发生l.l次。出现时段在3月居多,机率为83%。倒春寒强度分一般和严重两个等级。一般倒春寒为3-4天,严重倒春寒为5天或5天以上。在28年中,共出现一般倒春寒13次,严重倒春寒4次。
5.寒潮
因受北方冷空气侵袭,使气温剧烈下降、日平均温度在24小时内降温等于或小于10℃,同时最低温度降至5℃以下,称为“寒潮”。出现这种天气时,牲畜容易受冻而造成病亡,人则因突然降温而引起感冒。1560年至1987年的28年中,有10年出现,占35.7%,计16次。

第二节 生活领域中的生态文化
一、建筑民居的生态美
古代越人“巢居”于栏,至今的水族住房多为干栏式建筑,下面喂牲口和放置农具,上面住人。这种住房适应于南方多雨潮湿和多虫蚊的环境。在丧葬方面,水族盛行干栏式石板墓,这是越人建筑特征的反映。至今很多地方还保存有明代水族古墓葬,均为干栏式石板墓,部份墓葬石刻上尚存有干栏民居图案。《水书》典籍中可以发现,《起造卷》中有不少关于干栏式建筑的图符记载,水族是较早使用并一直沿袭干栏式民居风格的民族。一般底层饲养牲畜和安放石磨、石硅及堆放杂物等,二楼住人。中央是客厅,中堂板壁上设有方框式(小阁子)神龛,供祖宗牌位。牌位下面有张八仙供桌。几乎家家都是如此。晒台在水族地区民居中,是正房的附属品,又是晾衣及晒粮之处。第三、四层一般作为储存粮食的仓库、卧室及亲戚朋友来访时的休息住所或杂物间。在门、窗、梁、柱、隔断、神龛等处有形式各样的浅浮雕、深浮雕的木雕部件,图案大多是生活体现,如耕种、收获、纺纱、织布、狩猎、捕渔等,还有人们所熟悉的飞禽走兽,如蝙蝠、鸟、凤凰、牛、马、鱼以及花卉瓜果等,这些图案以象征或寓意的手法,表达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也体现了他们希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潜在心理。水族民居重视风水也与人居环境选择有很大的关系,反映了人们对自然与人关系协调的心理要求。
水族地区民居建筑,一般说来都建在依山傍水之地,较少建在山坡顶上。村寨四周喜植竹木,形成茂林修竹、苍松翠柏环绕,鱼塘满寨的环境。村寨的大小规模要根据地势地形以及周边田土面积而定。在村寨布局上,选择在峰丛谷地,峰丛坡立谷峰丛洼地、峰林槽谷、峰林盆地等环境中落位,靠近季节河和地下河出水口,紧靠山脚,依山就势布局;山上的腐蚀质和冲积物确保了洼地、盆地的土壤和养分,丰富的森林滞留水和喀斯特季节河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证,农耕文化与聚落文化完美结合。
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水族自身的宗教意识,民族迁徙的历史渊源,区域经济落的相对落后,周边文化的相互渗透等诸多原因,使水族民居形成不同于汉学风水的风水观念,比如房屋朝向最忌讳正南方位,水书认为南方是火工之位,房屋建成后容易失火。此风水理论与汉学风水的南北朝向利于采光纳气的说法完全相悖。村寨均依山脚顺势而建也没有遵循汉学风水中阴阳平衡及纳气采光的空间布局,而是更多地顺应自然,以农耕生产生活为前提,以对土地的依赖和对环境的保护为基础,用水族独有的风水观念择居建寨,最大程度地节约村寨周围的可耕作空间。访谈中坝辉村的老人指着不远处的山说:
好像说我们旁边那个山叫姑飞山,当时祖先过来以后,有水书先生会看风水,说这个山沿成了一条龙脉,还有说啥子天鹅抱蛋哦,反正就是这里风水好很,适合我们住。(YWL,70岁,坝辉村,2018年6月)
村寨的落位、布局、建筑风格及以生产发展为前提、以顺应自然为基础的风水意识,并与此同时派生出来的农耕文化、生态意识,对研究水族的生态保护、社区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服饰中的生态审美取向
三都水族男子服饰的式样与布依、苗、侗等民族无大差异,女子服饰则独具水族特色。三洞乡水族妇女衣裤相对其他水族地区来说有所不同,比较贴身,不显肥大,坎肩银布都较窄短,衣长不到膝,无论是青年女子还是已婚妇女以及老年人着装上的坎肩、衣襟、抽口、裤脚都要镶上花边斜面青布边。以绿色、浅绿色、蓝色以及深蓝色为主。头帕是方格黑白帕子,妇女腰部上捆扎根花边带子,脚穿高尖鞋及花布鞋等。
水族服饰的产生、发展、演变与其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首先,水族服饰原料及制作服饰的工具、染制原料都是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人们从种棉栽靛,直到印染成衣,都亲手制作。服饰中的纹饰图案也多受自然界中植物花卉、动物、昆虫的启迪。
其次,在色彩审美方面,水族居住地区几乎四季都充满着翠绿,着蕴育了水族人民对色泽的偏爱,形成了以绿色、蓝色、青色为主色调的审美观。中老年人喜欢以黑色为主,青年男女着装多是以蓝色为主,反映崇尚自然、效法自然的民族心态及审美情趣,使人联想起远山、水面、宁静、万里晴空的天然美景。同时,这些色彩与年轻人的朴素、活泼的性格很匹配,且又与青山绿水、居住环境及劳作比较协调。绿色是大自然的生命之色,水族孩子们以绿色为主调的服装意喻着他们充满着蓬勃生机和希望。
“兰杆”花边,在水族地区还有许多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古时候,水族居住的地区山高林密,杂草丛生,蟒蛇等害虫经常出来伤害人,之后一位叫阿秀的姑娘从锦鸡能啄伤毒蛇的现象中得到启发,便仿照锦鸡的羽毛,在自己服装上的领子、袖口、裤脚等处绣上了花花绿绿各具特色的“兰杆”,蟒蛇等害虫不知情,便认为是锦鸡,就再不敢出来害人。从那以后,姐妹们便都学着阿秀的办法,在各自的着装上绣上了“兰杆”花边,从而避免了蟒蛇等的侵害。虽然这是传说,但爱美、追求美,自古以来就有之,水族姑娘在围腰里绣花鸟虫鱼的图案。衣服的式样、花纹、图案作为一种艺术,不单间接反映着不同时代、不同阶级阶层、
同民族、不同工种的人们生活的特点,还反映着人们的心理特征、个性、文化内涵、民族理意识和审美情趣与价值取向。
总之,水族服饰的制作与色泽和居住环境有关,与人们的审美情趣、审美心理也有密切的关系,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饮食文化的生态性
水族以大米为主食,偏爱糯食,还有玉米、小米、红薯等杂粮为辅粮。蔬菜以青菜、广菜和韭菜为主。口味喜酸辣,各种牲畜禽和水产品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必需的肉类。以稻鱼共生为特点的农耕文化造就了他们饮食文化的主题——“饭稻羹鱼”。在尝新节的祭仪之中,用新谷鲜鱼祭祀,尝新当天的饮食亦以新谷鲜鱼为主,端节祭祖的仪式上,用当年新米煮好的糯米饭和当年收获制成的鱼包韭菜是主祭品。糯米饭和鱼也是待客佳肴。而每年秋收后都要举行祭谷魂仪式,其主祭品也是糯米饭和酸汤煮鲤鱼。水族人家,若有小孩厌食,体弱多病者,其最简单的仪式是“吃姑妈饭”,就是吃孩子姑妈煮的鱼和糯米饭。鱼是水族节日祭祖和待客佳肴,有独特的烹调制作方法——“鱼包韭菜”。相传在古时候,水族地区遭受特大洪水灾难,致使贫困、疾病、饥饿的阴云笼罩。他们采集九种菜和鱼制成一包医治百病的良药,治好了许多在病人。后来用九种菜和鱼虾制成的药方失传了,为表示纪念,便用韭菜来代替失传了的九种菜,沿袭成了今天的“鱼包韭菜”,并在隆重的节日里,用这种菜招待客人,表示祝愿大家永远康寿。从水族饮食的考察中不难发现正是其“稻鱼共生”的农业生态文明造就了“饭稻羹鱼”的饮食主题。
四、民间艺术中的生态内涵
(一)马尾绣
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以马尾作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与方法。这是水族独有的、贵州特有的水族民间传统工艺。水族马尾绣工艺,主要体现在制作技艺与方法:一是取马尾3-4根作芯,用手工将白色丝线紧密地缠绕在马尾上,使之成为类似低音琴弦那样的马尾白色预制绣花线;二是按照传统刺绣纹样或剪纸纹样,将这种马尾白色绣线盘绣于花纹的轮廓上;三是用7根彩色丝线编制成的扁形彩线,填绣在盘绣花纹的轮廓中间部位;四是其余部分按通常的平绣、挑花、乱针、跳针等刺绣工艺进行。当地妇女酷爱刺绣,最复杂、最典型的代表作是马尾绣工艺。水族马尾绣背带的实用性功能是背带小孩,为了表达对新生儿的保护疼爱,水族民俗工艺品创作者把它作为图案元素绣于水族马尾绣背带上。有时候是以植物的元素编织成饕餮纹的表现形式出现。关于马尾绣,笔者访谈了三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的主任PY。
笔者:为什么会选用马尾作为绣线呢?有什么特殊的涵义吗?
PY : 除了能使图案更立体更具有雕刻感外,马尾绣也承载了我们水族对马的感情,我们端节一定要赛马,以前男性老人去世时也要杀马祭祀。还有就是水族人的万物有灵观念影响下对毛发的敬畏,认为肉体会消失但毛发是有灵性的,会长期存在,能让作品更具有灵力,同时毛发油脂可以起到润泽作用。马尾绣的图案多来自于自然崇拜,比如水族神鸟“尼诺鸟”、鱼、缠绕的南瓜花藤等等。
(二)源于自然的水族民俗图案
水族民俗图案是吉祥与美相结合的装饰艺术形式,来源于祈福避害的心理诉求,他们相信无论是山石河流花草树木都有神灵。为了避开不利于生存的各种险情,在图案上力求善和美。那些被认为有避凶化吉保平安的图案符号就成为了水族创作者世代相承的图案内容。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图案内容的象征意义做以下讲解。
1.凤凰。水族自称生活在凤凰栖息的地方,凤凰在水语里称“若缅”,它生性高洁,是水族传说中的神鸟,水族民间相传,很早以前水族姑娘因经常遭受狂蟒的袭击而不敢上山,有一位叫水秀的姑娘因母亲病重不得不冒生命危险上山采药,却遭到了巨鳞的伏击,眼看就要被吞噬,忽然天边飞来一只巨大的凤凰,它鸣叫着,鲜艳的羽毛映红了天边的云霞,巨蟒吓得仓皇而逃。回家以后,她把这只救命鸟用美丽的丝线绣在了胸着的围腰上,配以祥云、花草,以后外出便再也没有遭到蟒蛇袭击,母亲的病也好了。她的这个办法流传开来,从此,凤凰便成了水族驱邪降妖的吉祥物,水族人认为它的灵魂分管着人间的“生育、雨水、播种”。水族婴儿满月时,外婆都要给外孙两件礼物,一件凤冠帽,一件凤凰背带。意为初生儿经过两件灵物的洗礼后能像凤凰一样能走能飞、逢凶化吉。
2.鱼。传说水族地区发生了千年不遇的洪灾。粮草消耗殆尽,瘟疫肆虐。他们只能捕鱼作为主食,没想到很快病就好了,而且吃鱼后人人精神饱满,平安渡过了疫情期。从此以后,鱼便成为了水族的教命恩人。无论是姑娘头上的插花,围腰上的银吊,手镯、耳环,还是孩子带的小帽上都有鱼样图案,精致小巧。水族尤其喜欢把鱼绣在鞋上再配绣一些水波纹和水草以不忘鱼的教命之恩。
3.蝴蝶。水绣中常采用马尾编制好轮廓,再填绣出花、藤、果、蝶等主要图案。这样的绣法形象清晰、流畅,结构严谨并富于立体感。特别是需于其正中央的大蝴蝶最为引人注目。在《蝴蝶遮阳》故事中说:相传很早以前天上共有九个太阳,树木枯萎,河流干涸。一位水族妇女背着儿子去找水,热辣的太阳晒得他们接近昏死。这时,一只大蝴蝶用双翅挡住了强烈的阳光,母子俩得救了蝴蝶却被烧焦了,为了纪念蝴蝶的救命之恩,从此蝴蝶的图案也就成了本家刺绣和银饰加工的永恒主题,世代相传。
此外还有虎、云纹、雀鸟等象征祥瑞呈报的图案,都体现了水族马尾绣背带的文化内涵和生态审美。这些水族民俗图案作为娘家人赠与女儿马尾绣背带中的元素,所要传达的言语有父母对儿女的教导,有娘家人对出嫁女子的祝福等等。一般来说,水族出嫁的女子一生只有一次从娘家人那里得到赠送的马尾绣背带的机会,这也教导着出嫁的女儿要从一而终、遵守妇人之道,这还体现出了水族人的道德伦理文化。
(三)神圣的铜鼓
《独山州志》载“水家苗,衣尚青,长不过膝,好酒猎,……丧则打铜鼓,宰生马,聚远近亲戚会饮。” 此外,在水族地区流传着许多关于铜鼓的民间神话故事,如《铜鼓战孽龙》、《斗犀》、《虎鼓伏虎》、《铜鼓情》等,都是歌颂和赞铜鼓的威力。水族人民之所以崇尚铜鼓,是因为把铜鼓视为有万物之灵气,能镇灾消魔,能给人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此外,都江镇一带还流传着弦鼓,是用整个木头掏空制作而成,鼓身有四只牛角、三根弦以及牛皮,牛角代表耕种,弦代表纺织。即是乐器,也是水族祭祀活动的主要工具。弦鼓是水族耕织文化的体现,也是水族人民在独特生态环境下创造的产物。

第三节 制度中的生态文化
一、习惯法与村规民约的生态文化
习惯法作为一种制度,在维护社会秩序及解决纠纷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水族有祖训:凡上山砍柴或造物取料,伐木不能齐腰而砍,否则视为对树木不敬,会导致自己不顺。在坝街,很多村寨都有古树,这些大榕树或者大杉树被视为风水树和保寨树,不准任何人随意砍伐和伤害,传说如果谁敢动这些树, 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长期以来, 没有村民对这一说法进行过挑战, 即便在“大炼钢铁”时期, 寨子周围的山都被砍成了秃山,也没人敢动这些树。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当地仍有乱砍乱伐的行为,但也没有人敢打这些大树的主意 , 这就在客观上保护了寨子的生态环境。
都柳江两岸水族民间的“议榔”制,在保障生态伦理方面有着一定的作用。三都县中和镇曾有一块清代时期的“议榔”碑文,但现在碑已损坏,有村民记录了碑文的内容:
主劝讯出示彰贴与砍柴为业山林有主盗砍窃即以盗治罪等论但我受害无休终非民福因此聚众议其款禁而良善德安地方无虑矣。公议规条列于后:
一偷禾谷茶子公议罚一十二千文
一偷取砍柴视柴公议罚六百文
一挖掘墙壁盗取家财衣服公议罚钱一十二千文
一偷取杂粮等项公议罚钱三千三百文
道光二十二年元月二十五日立
“议榔”的执行者都是由村寨五至七人德高望重、阅历丰富的长者组成。有山林土地纠纷时就让寨老来协调,如兄弟分家分土地,寨老按照土地肥瘦、远近等合理搭配,并以抽签方式进行分割,以此达到双方心服口服的结果。如果榔组的处理方法当事人有一方不服,那就让双方斗鸡,在斗鸡过程中,谁的公鸡先叫,那另一方就得服从对方的条件。还有“轻罚三一,重处五一”的规定,这种方式适用于纵火烧房子、盗窃财物案件,按照“议榔”条约惩罚非常严厉,轻则倾家荡产,重则驱除外出,永世不得进入村寨。根据损失财物的数额来决定,情节较轻的处罚“三个一”,即榔组成员按照每人一斤酒、一斤米、一斤肉来赔礼,当面认错,这是首次犯错的处罚;若第二次犯错,就给整个寨子所有男女老少按照“三个一”来赔礼;第三次犯错,整个寨子男女老少“五个一”,即在之前的基础上再加上每人一块豆腐,每人每天一块钱。
现在也有明文规定的村规民约,在坝辉村、坝街村、红星村都有张贴村规:

第九条,不得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病死畜禽不准乱投入河沟及田间地头,必须深埋焚烧,影响卫生的处罚金100-300元;
第十四条,保护生态不得毁林开荒和乱砍滥伐树木,不在野外用火,对违规野外用火经核查属实村委会暂缓办理一切服务事项、暂缓享受惠民政策。

这些习惯法保障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稳定秩序。
二、历法与节日的生态文化
1.水历是水族民间一种时代传承的传统历法,是以水稻物候为基准创造的历法。水历分冬春两季,春季开始于清明,终于秋分,正好是水稻种植期180天。在秋收时节的水历年尾、年头两端庆祝隆重的端节,在水历端月逢亥日过“端节”,意为辞旧迎新。并且经过水族人民的长期观察,发现端节亥日的天气情况与来年的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总结出这样的农谚:水东、拉佑端节亥日雨,有撒秧水;延牌、恒丰端节亥日雨,有栽秧水;三洞端节亥日雨,有薅秧水…”据此来预测第二年的晴雨气候,安排农事生产。至今水历仍然事水族农事活动的依据,但中原地区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也被水族接受来指导农事安排。此外,还有一些水族气象谚语,这些经验都是水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例如:当年冬天冷不冷,芭茅草抽穗齐,则不冷,若不齐,则比往年更冷;喜鹊做窝在高枝,主旱,风大,在中间,主丰收;正月初一看天色,带红方位主旱情;南风晴,北风雨,东风西风下不起;虫蟮出来滚干灰,酷热干旱不减威。
2.端节,水语称为“借端”, 是水族众多传统节日中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节日,集中分布在都柳江上游地区,坝街便是其中之一。过端节的时间从水历年末的十二月到岁初的正月或二月(农历八、九、十月间)逢亥日分批进行。端节是为了庆祝谷熟和丰收因为不同地区的海拔高度和气候条件不同,具体的播种收获时间也不同,谷熟的时间差形成了过端日期的差异。农耕生活决定了人们的日常作息,只有在谷熟收获之后,才能有时间祭祀和庆祝,这种活动习惯了顺应自然,体现了水族人民顺应自然规律的心理特点。通过与神灵沟通的仪式,使人与自然始终保持一种和谐、协调的关系,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安慰。通过供祭仪式,表示祈求和感激之意,然后敲起铜鼓,庆贺丰收,宴请亲朋好友。这种朴素的 “天人合一”的思想,显示出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关系,这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态环境保护不无启迪。
3.敬霞节。具体时间也要根据《水书》来定,一般在水历九、十月间,是重大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短的两三年一次,长的6年或12年才一次,主要目的是祈雨,主要活动是供祭一块外形与人体形态相似的石头,这块石头被称为“霞神”,地点多在水井边和稻田边进行,仪式过程隆重严肃,整个活动包含着浓厚的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的成分,人们坚定地相信虔诚敬奉霞神必定能保佑当地风调雨顺。活动中要牵母猪绕场游行,因为他们认为母猪具有极强的生育能力,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征,他们也把母猪视为雷神的化身,是祈雨巫术最理想的动物。敬霞节是一个关于水的节庆。“霞”是水语“水神”的意思,“敬霞”即敬拜水神。水族通过对水神的献祭,再次达成本族文化对水的强调。对水神的敬拜不仅是敬拜神灵,祈求风调雨顺。水神其实是以神象征对水资源的“敬畏之心”。敬霞节可以看成是水族文化通过节日的形式对水资源的一种潜在重视,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可以进一步阐释为水族对水资源的“集体意识”:水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极其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绿色发展视域下都柳江流域水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