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自然观、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科学观

A 科学研究的起点

自然辩证法概论分为:自然观、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科学观

一、关于科学研究起点的主要观点

1 经验论或归纳主义

认识的来源:认识起源于经验
认识的检验标准:检验认识的标准也是经验
“或”:说明经验论和归纳主义大同小异,归纳是指从个别总结到一般

从经验论角度上看,科学理论是通过归纳法从观察(经验)中产生的(先有观察,后有理论),即:科学始于观察

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的看法

反驳:观察之前真的没有任何预设吗?
观察结果很大程度取决于预设,观察之前是有预设的,这个预设可以是你对某种知识的掌握,比如如果你懂得医学知识,那么你就会懂得看X光片子,那你就会在观察之后得出正确结果,但是如果你没有正确的医学知识,无论你怎么看片子你都看不出个所以然。观察的前提除了客观因素——比如你的眼睛的存在,还有主观因素——对观察对象相关知识的了解

从鸭兔图和酒杯人头图可以看出解释什么问题?
观察之前存在预设

反驳 得出经验论也是不全面的,那么怎么提出自己的观点呢

2 唯理论或演绎主义

爱因斯坦认为:是理论决定着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

科学理论是通过演绎法从某些清楚明白、不证自明、绝对可靠的公理或假设出发推出的。即:科学始于理性

这个说法很符合数学的情况,它过于相信理性(这不对吗),就像一群数学家只要有纸笔不与现实打交道就可以推理全世界,跟现实世界没什么实际联系,这好像也有点太片面了

经验论——过于相信感性认识
唯理论——过于相信理性认识

3 马克思主义及当代科学哲学

科学始于问题 : 集前两者之大成

*鸭兔图实验等实验的启示

  • 对“ 事实”概念的再认识:事实渗透着或负载着理论或价值,但这并不是使其失去客观性,事实依然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 (科学)事实、观察、证据与理论的关系:观察渗透理论
  •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B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及其当代发展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1 历史上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世界是由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所组成的,万物由它而生,最终又还原复归为它
    1.把自然界看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2.自然界的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论等。这种主义也被称为机械唯物主义:牛顿尝试用力学理论解释世界, 在当时欧洲机械原理的探索的背景下产生,但是不能解释电力、磁力
    什么是形而上学?简单来说,就是把一切内容脱离掉,只留下一个空洞的形式,将其视之为本体,就是形而上学。(来源知乎)
    局限性:

    1. 机械性
    2. 形而上学性,它把事物看成是孤立没有联系的
    3. 直观性,对待事物缺乏实践
    4. 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 什么是辩证法

辩证法的发展历史(不作记录)
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实例:

苏格拉底说:我自己一无所知,我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于时我在公共场合,以提问方式说服民众,让他们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以期让他们成为像我一样有智慧的人。

欧提德谟斯: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欧提德谟斯: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欧提德谟斯: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

欧提德谟斯: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
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欧提德谟斯:这是善行。

中国哲学传统里面的辩证法:
老庄哲学:“道法天”;
儒家:“钓而不纲”,“厚德载物”;
佛家:“无情有性、珍爱自然;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3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 哲学基础
    康德、谢林、黑格尔等人的理论
  • 科学基础
    各种科学理论——地质学上的,元素周期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等等
  • 主要内容
    1.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员,而不是外来的征服者
    2. 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
    3. 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看成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
    4. 人类和自然界的辩证关系决定了人类要与自然界共同进化、协调发展
  • 主要特征
    1.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2. 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
    3. 人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
    4.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统一

4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发展

  • 系统自然观:根植于系统科学等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 人工自然观:将自然界作为人类改造的人工自然界并加以考察
  • 生态自然观:揭示了人与生态的辩证关系
    生态文明也是其中一个内容,就是讲人类和自然要和谐相处,可持续性发展
    十九大提到很多生态文明的内容,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

思考题:

  1. 请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2. 请结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谈谈正确认识人和自然关系的现实意义

C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1 科学技术:一种特殊的社会建制

  • 科学技术体制化:条件与过程
    什么是科学?英语与德语、中文的区别,德语的科学 Wissenschaft 同时也是人文科学的意思
    建制化是什么意思?像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有交流,有权威评判机构等等(科学建制的综述)
    科学技术建制化的趋势?(略),比如从小科学到大科学,比如航天需要大量的科学技术
  • 科学技术的内部运行机制:科学共同体及其行为规范
    共同体(community),科学共同体指从事相似研究活动、有着一定联系的从事科学活动的人群
    科学家的行为动机?智力的快感,心理的满足,金钱的获取,超功利性,声望、信念,首创性的满足
    科学共有理论:科学是公有的,需要一定的奖励机制,科学独创权 ,同行的承认更具有意义——“承认是科学王国的最高通货”,谋求“成果—承认”,科学共同体内部是有层级的,有衡量科学技术的指标SCI等
  • 科学技术的外部行为机制

2 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

  • 引言:
    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是一个历史现象,具体而言,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产物

  • 机器生产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资料

    1. 手工业工具是人的工具,其使用受到人的身体器官的限制,即受人的自然力的限制
    2. 机器是由发动机、传动机构和工具机三个部分组成
    3. 机器的出现导致了两个方面的改革,一方面创造了大工业的生产和世界性分工,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另一方面使得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密切结合起来
    4. 机器的出现→生产对科学和技术的需要→科学技术进入生产过程,称为现实的生产力
  • 科学技术的生产过程及其应用的肯定性——推动科学发展,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 科学技术的否定性——异化,科学技术从属于资本,科学技术并不是为了解放工人,而是“为了使工人从属于资本”,是要“压制工人本身的智力”,应用的异化,根本解决方法:否定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 面对当今社会中自然科学研究的很多课题,如人体克隆、基因编辑、器官移植、遗传工程、电脑网络以及核能的应用等等,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伦理学、政治学等如何对其产生作用?

    1. 哲学社会科学对自然科学的影响:背景意识+方法论意识
    2. 哲学社会科学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澄明思想前提与价值导向
    3. 哲学社会科学对现代科学技术本身的性质进行不断反思

思考题:请各位同学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以及所面向的生活世界的思考,任选一个视角谈谈自己是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

总结

讲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但是重要的是总结出了一些抽象化的理论,平时没发现的道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