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名称: TEC-2实验计算机运算器实验 |
实验地点:10-413 |
||||||||||||||||||||||||||||||||||||||||||||||||||||||||||||||||||||||||||||||||||||||||||||||||||||||||||||||||||||||||||||||||||||||||||||||||||||||||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和掌握Am2901运算器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2. 认识和掌握TEC-2机运算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认识和掌握TEC-2机运算器相关控制信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
|||||||||||||||||||||||||||||||||||||||||||||||||||||||||||||||||||||||||||||||||||||||||||||||||||||||||||||||||||||||||||||||||||||||||||||||||||||||||
二.实验原理 Am2901运算器 1.Am2901 芯片内部组成结构 AM2901 芯片是一个4位的位片结构的运算器部件,是一个完整的运算器,只是位数较少,具有很好的典型性,是个理想的教学实例。其内部组成结构如下图所示:
①。4 位的ALU,实现实种运算功能,其每一位上的2个输入端数据分别用R和S表示,则这8种功能是R+S,S-R,R-S 3种算术运算和R S, R S, /R S, R S,/(R S)5咱逻辑运算,这8种功能的选择控制,是用外部送入的3位编码值I5—I3实现的。ALU还能给出CN+4,F,OVR和F = 0000 4位状态信息,并能接收最低位的一个进位输入信号CN。ALU还给出了超前进位信号/G和/P。
②。16个4位的通用寄存器组,用R0-R15表示,和1个4位的Q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组为双端口读出(用A地址与B地址选取择每个寄存器)和单端口(用B地址选取择)控制写入的运行方式,而且运算后的结果经一个移位器实现写入(左移,不移,右移)。Q寄存器本身具有左移,右移功能且能接收ALU的运算结果,左右移位时,就有移出,移入信号RAM3,RAM0,Q3,Q0, 4个入号,它们都通过具有双向传送功能的三态门实现的。
③。该芯片能接收外部送入的4位数据D3-D0,并输出奇制胜们的数据Y3-Y0。Y3-Y0可以是通用寄存器A端口上的输出或ALU的运算结果F,并还受输出允许控制信号/OE的控制,仅在/OE为低时,Y3-Y0才有输出,否则处于高阻态。 ④。从图上可以看到,ALU的两个输入端R和S分别可以接收D输入,A端口或逻辑0数据,和A端口,B端口,Q寄存器或逻辑0数据,Am2901器件只选取用了它们可能的全部12种组合中的8种,即A-Q,A-B,0-Q,0-B,0-A,D-A,D-Q,和D-0这8种,并用外部送来的3位控制码I2-I0来选择这是种组合。 ⑤。Am2901还采用另外来货位外部送来的控制信号I8-I6,一是选择向外部送出的数据的来源(A口数据还是ALU运算结果),二是选择其内部的通用寄存器组和Q寄存器接收不接收和如何接收数据库写入(左移,右移,直送)。 ⑥。通用寄存器组通过A端口,B端口读出内容的输出处均有锁存器线路支持,以保证在执行诸如A+B结果送B运算时操作的正确性。
3.2.3Am2901芯片的控制信号及其控制码与操作 Am2901芯片的控制信号有9个,即I8-I0,这回个控制信号分成三组,它们是:
这三组控制信号与相应控制码的关系如下表: 表3.1 Am2901 9个控制信号I8~I0
注:R、S中的“0”为逻辑0。
3.2.4:TEC-2机运算器 一:TEC-2机运算器主体结构 4片间的连接关系是: (1)16位的数据 输入由4片各自的D3-D0组成,其位序号人高位芯片向低位芯片顺序排成D15-D0 (2)16位的数据 输出由4片各自的Y3-Y0组成,其位序号人高位芯片向低位芯片顺序排成Y15-Y0. (3)有高低位进位关系的3组信号,在高低位相邻芯片间连接关系是: ①:高位芯片的RAM0与低位芯片的RAM3相连 ②:高位芯片的Q0与低位芯片的Q3相连 ③:在串行进位方式下,高位芯片的Cn与低位芯片的Cn+4相连;若选用AM2902芯片(与74LS182芯片功能相同,两者可以互换使用)实现并行进位,则低位的3个芯片的并行进位信号/G和/P应送往Am2902的相并没有管脚,并将各自对应的片间进位输出信号送入相邻高位芯片Am2901的Cn管脚。同时支持串,并行丙种方式,有利于教学实验中方便地观察与测量每种进位方式的进位延迟时间。 此时,最低位芯片的RAM0与Q0是该16位的运算器的最低位的移入/出信号,最高位芯片的RAM3与Q3是运算器最高位的移入/出信号,均需有另外的逻辑电路与之连接,最低位的Cn是整个运算器的最低位进位输入信号。最高位的CN+4是16位完整运算器的进位输出信号。 同理,只有最高们芯片的F3和OVR有意义,低位的3个芯片的F3和OVR不被使用, 4个芯片的F=0000管脚连接在一起,并经一个电阻接到+5V电源,已得到16位的ALU的运算结果为“0”的标志位信号。 (4):其它的几组输入信号,支4片Am2901器件来说应有相同的值,包括/OE(控制选 通Y的输出),A地址,B地址,I8-80(控制Am2901的运算功能,数据来源,结果的处置)和工作脉冲CP,故应将4个芯片的这些的各对应管脚连接在一起.
微指令中三位微码(SST)与标志位的关系
三位微码与这8种处理的对应关系,已用表格形式给出。 本器件共用了4个输出端,即引用17.18.19.20分别组出CZVS4个标志位的值,并采用寄存器型逻辑记忆本次操作结果,此时每个输出引脚的表达式必须用C:=…的形式定义,且引脚的时钟脉冲信号必须引入。引脚13的/OE信号接地,表示输出信号是不被禁止的。 本器件共有14个输入信号,分别人引脚2-11,引脚14,引脚21-23送入,信号名字已给了央Gal20v8的描碠信息中。这些输入如何决定每一个输出位的结果,以逻辑表达式形式组出在每一个输出位的定义中。描述表中每行最右侧在分号之后给出的是注释内容。
表3.2三位微码与状态位的关系表
二:运算器最低位进位信号的给出与控制(SCi) 运算器最低位的进位信号Cin,可能为0.1.C标志的值 ,为了调试与实验的方便,有时可送入一个连续的进位方波信号,当认运算器执行16位全1与这个最低闰的进位方波信号相加时,则加法器每一位的输出结果均为方波,有利于观察与调试. 表3.3
三:运算器最高位,最低位的移入信号(SSH) 移入通用寄存器中的移入信号RAM15和RAM0,以及乘商寄存器中的移入信号Q15和Q0.左移时,向RAM0,或RAM0与Q0移入数据,右移时,向RAM15,或RAM15与Q15移入数据,我们把5条移位指令和剩除法计算中的联合移位都考虑进去,可以归纳出如下4种结果,并用两位微码SSH区分它们。
表3.4
说明: • 表中“X”为任意值,表示取任意值都不受影响 • 当通用寄存器本身移位时,Q寄存器不受影响 • 乘除法运算要求通用寄存器与Q寄存器联合移位,没有Q寄存器单独移位功能 • 左右移是由指令功能确定的 • SSH为0,用于逻辑移位指令 为1,用于循环移位指令 为2,用于乘除法运算的联合移位及上商 为3,用于算术右移指令,或补码乘法计算
|
|||||||||||||||||||||||||||||||||||||||||||||||||||||||||||||||||||||||||||||||||||||||||||||||||||||||||||||||||||||||||||||||||||||||||||||||||||||||||
三.实验内容: 脱机和联机时运算器实验 在脱机与联机两种方式下,可以用一些数据实现多种运算,以控制其操作过程与功能 检查所得结果的正确性。 (一) 脱机方式 1. 将TEC-2机功能开关FS4置为“1”。 2. 将TEC-2机主脉冲置为单步方式,即将STEP/CONT开关拨向STEP一边。 3. 用D0+0→R0将立即数D0(A000H)置入寄存器R0(0000)。具体的微型开关和数据开关按下表进行设置: 波特率开关 数据开关 SW2(共12位,最末三位未用) SW1(共12位) MI876 MI543 MI210 未用 A口 B口(R0) SCi SSH D15-D0 011 000 111 000 0000 0000 00 00 A000H 设置好各控制信号(MI8-MI0),并设置好十六位数据开关为“A000H”,即“1010 0000 0000 0000”后,按压一次STEP键,将立即数D0置入寄存器R0中。
4. 用D1+0→R1将立即数D1(4000H)置入寄存器R1(0001)。具体的微型开关和数据开关按下表进行设置: 波特率开关 数据开关 SW2(共12位,最末三位未用) SW1(共12位) MI876 MI543 MI210 未用 A口 B口(R1) SCi SSH D15-D0 011 000 111 000 0000 0001 00 00 4000H 用同样的方法将立即数D1置入寄存器R1中。 5. 对寄存器R0、R1初始化后,便可对R0和R1进行各种算术、逻辑运算,此时R0保存的数据为D0(A000H),R1保存的数据为D1(4000H)。 6. 将开关S2 S1 S0置于“110”时,指示灯将显示ALU的运算结果;将开关S2 S1 S0置于“000”时,指示灯将显示SVZC的状态,对应TEC-2机上H25 = S,H26 = V,H27 = Z,H28 = C。
7. 对R0和R1进行各种算术、逻辑运算。
(二) 联机方式 启动TEC-2机,进入监控程序状态:具体操作如下:
1. 将TEC-2机的FS1~FS4置为1010,STEP/CONT置成CONT。 2. 打开计算机电源开关,使计算机正常启动。打开TEC-2电源开关,TEC-2大板左上角一排指示灯亮。 3. 运行通讯程序PCEC,在DOS下命令提示(按默认设置:选择1,N)。联机后,进入联机状态,用A命令输入下列程序:(ENTER表示) 4. 用“G”命令运行程序 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 > G800 执行上面输入的程序 5. 用“R”命令观察运行结果及状态 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 >R 观察运行结果及状态 屏幕将显示: R0=8001 R1=4000…… 6. 用“T”或“P”命令单步执行 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 >T 或 >P 执行之后,观察运行结果及状态。 |
|||||||||||||||||||||||||||||||||||||||||||||||||||||||||||||||||||||||||||||||||||||||||||||||||||||||||||||||||||||||||||||||||||||||||||||||||||||||||
四. 实验器材 1. TEC-2机一台,电脑一台 2. TEC-2模拟软件一套
|
|||||||||||||||||||||||||||||||||||||||||||||||||||||||||||||||||||||||||||||||||||||||||||||||||||||||||||||||||||||||||||||||||||||||||||||||||||||||||
五. 实验分析与设计 1. 脱机实验
2. 联机实验 |
|||||||||||||||||||||||||||||||||||||||||||||||||||||||||||||||||||||||||||||||||||||||||||||||||||||||||||||||||||||||||||||||||||||||||||||||||||||||||
六. 思考题 在脱机方式下进行运算器实验时,在按STEP键之前和按STEP键之后,ALU的输出结果及状态SVZC有何不同,为什么?根据Am2901运算器的组成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加以说明。 答: (1)设置好相应微码和AB口地址之后,立即输出该运算功能的运算结果,此时ALU也已经得到SVZC的值,但并没有传给标志寄存器。按STEP之后,ALU的输出结果则为运算器再做一次运算的结果,这时SVZC所显示的值则为上一步标志位寄存器的值。 (2)根据Am2901运算器的组成结构可以知道,ALU是一个组合逻辑电路,设置A、B相应的值之后,相应的数据便会立即被传送到ALU中进行相应的运算,并且显示出对应的运算结果也会被存在存储器里面。按下STEP之后,在脉冲的作用下,. 上一步的运算结果也会被存在寄存器里面,但控制码和地址没有改变,所以上一步的运算结果会重新被送到ALU中进行运算,此时ALU的结果为一步运算结果再进行一次运算的数据。 SVZC存储在状态标志寄存器中,其值的改变需要有脉冲信号的作用才能改变,所以在按STEP之前,SVZC的值不变,按下STEP之后,SVZC显示的值才是上一步标志位的状态值。
|
|||||||||||||||||||||||||||||||||||||||||||||||||||||||||||||||||||||||||||||||||||||||||||||||||||||||||||||||||||||||||||||||||||||||||||||||||||||||||
七. 实验心得 1. 了解和掌握Am2901运算器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2. 认识和掌握TEC-2机运算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认识和掌握TEC-2机运算器相关控制信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